哪些宗教可以开玩笑?老拿宗教开玩笑有点道德底线好吗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700

与信佛教的人如何聊天

如果您是一位佛教徒,假设有人对您周围的人做一个调查,想了解一下,在他们眼中佛教徒是什么样的一群人,答案也许有好有坏。而您日常的所作所为,以及与亲人、朋友、同学交往的点点滴滴,就是这些答案的解题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借由我们,他们形成了对佛教徒群体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哪些宗教可以开玩笑?老拿宗教开玩笑有点道德底线好吗

不可否认,当代社会对佛教徒的看法不全是正面的,比如迷信、神神道道、麻木冷漠、不适应社会等,和佛教徒真正的形象背道而驰。这说明,某些佛教徒的行为和社交方式,可能已经偏离了佛教的本义,所以才产生了误解和歧义。

佛教徒身肩世间和出世间两副担子,在修学佛法的同时,还要与周围人合理交往,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尽到世间的各种责任。只有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认可,才可能为学佛创造各种顺缘,最终利用佛法帮助身边的人。就好比双手协调配合,灵巧自如地弹奏钢琴,才能奏响美妙动听的音乐。

那么,与他人交往时,佛教徒需要秉承什么样的原则?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呢?

作为佛教徒,起码应该是真诚的,不骗人、不撒谎,相信因果、尊重因果,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们应该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步趋于完善。

如果佛教徒毫无顾忌地杀盗淫妄,随意点杀、吃海鲜等活物,其他人看到这种情况,就会对佛教徒失去信心。虽然佛教徒不可能在学佛的第二天,就把所有的杀盗淫妄都放弃,但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尽量不杀盗淫妄。

有些人学了一点法以后,行为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度化众生、弘法利生的事情不做,整天就是讲神通、讲鬼神等,行为古怪,与大家格格不入。

如果没有度化众生的特别需要,大乘佛法不允许有讲神通等故弄玄虚的行为。大乘佛法要求,内心要发菩提心,外表上弘法利生的事业能做多少是多少,除此以外,其他行为都要跟普通道友一样安分守己。如果行为太出格,就会引起其他人对大乘佛法,甚至对整个佛法的误解。虽然这些人的行为不代表大乘佛法,但外面的人本来就不懂佛法教义,分不清楚这些差别,故而会认为这些人的行为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迷信,等等。

其实,真正的佛法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智慧和大悲的总集,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东西。作为修行人,外表上应该不露声色,但却理当默默无闻地私下修行。所有的修法,都要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静悄悄地修,净化自己的心,才是真正的修行。

老拿宗教开玩笑有点道德底线好吗

打人违法,教师打学生也不例外,可以报警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宗教

建教是要有自己的根本思想的。但有根本思想后,也不算教。宗教就要有章程,有心徒,有经典,能解决人类内心的某种矛盾才行。你要想好是你当神还是别人当神,抑或捏个神出来。

能解决以上问题,就有了基本条件。

但现今社会,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这要与人民思想,社会形态有很大关系。在中国,我劝你借鉴道教经验,由思想入手,先立言,再立行,接着立德,立党,最后立教。

很佩服你,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宗教不是企业,非一朝夕之事。

这不是钱能解决的,主要取决于思想。

不要妄图学别的教,那些“神迹”要真弄出来,新闻记者就先烦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