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最经典的禅意故事,很短很真,破迷开悟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二】
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痛苦了,快乐便是天堂;你若孤独了,爱情便是天堂;你若被困了,远方便是天堂;如果没有其中一样,断然不会有另一样;天堂是地狱的终极,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失败者走了九十九,成功者只走了一。
【三】
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四】
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笑:“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五】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六】
乌龟只有伸出头才能向前挪动;蚂蚁聚在一起连狮子都能咬死;绵羊再多,对狮子毫无威胁。有了癞蛤蟆,天鹅才变得如此高贵。蛇不会飞,但它可以捉住以天空为家的鸟儿。有了适当的舞台,鸭子也会是呱呱叫的角色。在你最渴望的东西周围,总是布满陷阱。只有从网中逃脱出来的鱼,才有资格谈自由。
【七】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长;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从众。
【八】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茫然。“如同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米饭;在制饼者看来是饼干;在酿酒商眼中又成美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青年豁然开朗。
【九】
有人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余沉吟片刻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十】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听得懂吗?'
【十一】
我见过的最淡定的女子,没事从来不给男朋友发短信打电话,问她怎么想的?她说:他若不忙,就会和我联系。他若正忙,我打扰他干什么?他若不忙也不和我联系,那我联系他干什么呢?——乔叶。
【十二】
教授问老农:爱情与婚姻的区别是什么?老农随口答:很简单,您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想和她睡,这就是爱情。您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得和她睡,这就是婚姻。教授望着老农:多精辟啊,这可是我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课题啊!网友:所谓事业,就是今天干了明天还想干;所谓职业,就是今天干了明天还得干。
1.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会很痛苦。
2.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3.常以为别人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4.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5.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6.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图文均来自网络
一位年轻人问禅师,如何改正我的坏脾气
在很久以前,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一位人人知晓的禅师,他道行很高,很多信众都因为他的德行,和修行的功夫仰慕而来,过来请教禅师一些疑惑的问题,这个禅师就是盘珪禅师。在他为大众说法时,见地清晰,能够圆融摄法,化繁为简的方法给大众开示,而且信众们也很容易懂得禅师的开示,只要是信众们提出来的疑题,都会一一的方便他说,从不懈怠。
有一次,有位性情暴躁的年轻人多次因为暴躁的脾气惹祸,但他自己自己有过错,可是他就不能改掉与生俱来的坏习气,在多次别人都厌恶他的时候,打击到他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禅师应该可以为他解答这个难题,能够找到心中这个结。
到了第二天,来到寺庙,请示盘珪禅师说:“师父,我天生就有了这个暴躁的脾气,我想改也改不了,不知道如何去改?请师父为我开示解答我心中这么多年的疑惑吧。”禅师说:“你说你天生就有了这个暴躁的脾气,请说说你是怎么个“天生”法的呢?”
这位年轻人说:“师父,我现在心情很好,我只是说一旦我碰到我不愉悦的事情时,这个天生的暴躁脾气就会显现出来。”禅师回答说:“哦,你现在心情很好时,暴躁的脾气就没有,遇到事情就出现,也就是说当你遇到和人不愉悦的时候,那脾气是自己造就出来的,你现在口口声声跟我说脾气是天生来的,这不是把你的一切过错都全推给你的父母吗?这是不是很不公平呢?”
禅师的一个圆融的说法,这时候的年轻人知道羞愧,从此让他也不再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了,也更不会说天生就有了那暴躁的脾气,都是自己在制造烦恼。
世间一切万物都不是天生的,更何况是人那个坏习气,就算是大自然,也因缘聚合会生森罗万象,吾人的本性上都包含了善恶诸法,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每一个人只要有心,那就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气,万法唯心造,从心改起!《鬼谷子》里有说,心是人的主宰!
日本著名禅师一休宗纯的故事
一休宗纯这位伟大的禅师,一生洒脱自在,却是最参透禅意,或许行为放荡,却心系千家万户,下面是由我提供的日本著名禅师一休宗纯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日本著名禅师一休宗纯的故事
一休宗纯的故事,在现在依然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作为一个大师,一休宗纯为日本的哲学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曾发生过一起著名公案。一对常出入大德寺的扇屋老夫妇,来向一休告别,流着泪说要回故乡去。一休询问其返乡之由,他们回答是因为金钱。一休问是否有了借债。扇屋:得到肯定答复后,一休可惜其因百两关门,提出“做扇屋的养子”的办法。扇屋连说不敢当。一休让其不要挂心,并于第二天早上到他店里,让他准备毛毡笔砚等,帮助他你无须返故乡。第二天,扇屋前来了许多人。因前一天晚上一休便出了告示称自己做了扇屋的养子,为披露起见,仅限买扇子的人,明天可免费挥毫。”知道扇屋收入不错后,一休曰:“那今天要离缘了,是,再见。”之后,扇屋夫妇继续于大德寺门前做生意。
另有其与华叟的故事。一日,华叟生病。一休为他切药草,伤到手指而出血,华叟骂称作为一个青壮年,他的手指为何如此脆弱不堪。后来华叟病笃,大小便皆流出,弟子们均使用道具进行清理,一休例外,他使用手指。刚好印证临济修行时的“行业纯一”。当华叟预知时日无多之时,将印可证书交给一休,他不但不接受,还将其撕毁烧掉。表明宗纯并不屑于庸俗作法同流。
此外,据说,京都商家会在元旦三天关起大门。缘于这三天,一休于竹竿上顶髑髅,沿门挨户叫着“小心”。商家怒骂其触了大霉头。一休回说髑髅眼睛飞走,成了虚空,为眼出。才是真的恭贺新喜啊。眼出日文为“目出”,表达恭喜之意。一休突显了人世间不知明日的无常,要人们张大眼睛,去看超越死生的世界。然而,京都人仍感不吉利,难怪关起了大门。
通过一休宗纯的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有智慧的大师。
日本著名禅师一休宗纯的成就
一休宗纯这位伟大的禅师,一生洒脱自在,却是最参透禅意,或许行为放荡,却心系千家万户。一休宗纯成就的伟大,让他永远在日本历史上熠熠生辉。
一休宗纯年少时,便表明了其对禅宗堕落之极度不满,亦有了改革禅宗弊风之意愿。在室町幕府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试图刁难时,他展现了超凡的智慧与胆识,保住了自己的生命与皇家血脉。
一休宗纯最大的成就,必是其对于真正禅修的参悟,并穷其一生去践行的本真。进华叟宗昙的门下实属不易,考验一重又一重,对求道之心十分重视。此外,生活异常清苦,甚至需自己寻医觅食。而一休宗纯追求纯洁信仰之心使他不惧一切,终为华叟门徒。开始认真的修炼生活。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学道者当贫”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循的。后偶遇黑暗之中鸣叫的乌鸦,突然有光照进他心里最深之处。他对自身本源实相,与禅修回归真我的目的有了深刻的认识。
师傅华叟对此十分欣慰。华叟曾公开表示一休是他唯一的继承人。一休宗纯禅师的绝伦之处,莫过于在华叟欲给予印可时转身离去。他一生帮助苦命之人,不为名利所趋,对权贵亦无所惧。他曾甘做扇屋养子,解决其凄惨境况,他也曾在将军与其妻不顾黎民百姓,只顾享乐时写诗痛骂。对于当时禅宗之伪信昭昭,不重真传,而依靠滥发得道证书,谋取钱财之猥琐行径,他辛辣讽刺,毫不留情。他心里干净透彻,又哪能忍这些污浊与不堪?他也曾教导不少有才华之弟子,于和歌、茶道、和画各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休顿智禅至今为人们口耳相传。
通过对一休宗纯成成就的解析,可以看出,他在日本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著名禅师一休宗纯的历史评价
作为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禅僧,亦是罕见的疯狂禅僧,一休宗纯自然会获得各种各样的评价。后人对于一休宗纯评价,基本上都是正面和积极的。
他超越戒法之表象,直契天真本性。他狂气逼人,任性洒脱,曾公然讴歌其与盲女之爱情,而正是因为如此,一休宗纯必定是最易受佛门内外误解与诟病的一位僧人。他做的许多易受人误解的事,与中国唐代的普化和尚极其相似。
一休宗纯之一言一行,均与普化相似,润达自在,狂人不自称狂。然而一休以狂云子为号,普化以佯狂为号,普化之师曾骂他佯狂,一休之师华叟则训他疯狂。
他们可能与黄檗骂开悟的临济疯癫汉有相似之处,但他们绝非狂人。一休之主张相似临济,由此可见,他推崇临济祖师。一休曾有言表示,知觉不正,一切劳而无功。临济亦曾表达类似含义,认为知觉不正,持戒也是无效的。必要的为觉,而非戒。不得不说,一休宗纯禅师实乃一位真实正觉的大修行人。
一休宗纯所处时代距今有五百六十年,当时的佛教界虽表面兴盛,内部却十分堕落。有许多僧侣遗忘其正的修行,转而结交权门,追名逐利。一休禅师对此极其厌恶。
他在青年时期,便全身心倾注于最真的道义,钻研最正统的学问,精进于禅行。而在其开悟以后,他以民众为友,对权门与荣誉则避之不及,专为一个爱、洒脱、理智的名僧,广受万民爱戴。“顿智的一休”已是人人皆知,这正是一休宗纯禅师人格所发出的魅力所致。他超越了世出世间的物欲和法执,走彻底的佛教大乘修行之路,过着其高荣的人生。他终其一生,以无我之大智大爱济世度人。他的才华横溢与真诚待人,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通过一休宗纯的评价,可以看出,后人对一休宗纯依然有着一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