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任务什么意思
在以前,政治任务往往是指与政治有关的重大任务,比如阶级斗争、政治方面的宣传、外交等等,往往伴随着宣教、政工、斗争等政治运作的手段。
但现在,随着时代进步,政治任务的外延有了很大的拓展,目前一般情况来说,组织上交付的,比较难完成但意义很大,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会被称作政治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口中常说的政治任务所指比较随便,一般组织上交付的、要求一定完成或是需要从整体上理解其意义的都有可能被称作政治任务。比如,要求党员做问卷,可能内容比较虚,但必须要做;或者单位里组织给某个候选人投票,就半开玩笑的说是“政治任务”。
扩展资料:
党的政治任务: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此《意见》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主要原则,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出的意见。
《意见》中明确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说到政治建设,首先,什么是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指执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政治方面所进行的工作。
政治建设指执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政治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即指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正确制定党的纲领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正确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各项工作方针政策。
并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其次,政治建设的任务是什么?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确保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那根本任务呢?根本任务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把经济搞上去。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最后,把党的政治任务摆在是首位。
第一,带头做到“两个维护”。
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把准政治方向,认真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学习和遵守党章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做到深学细照笃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作表率,强化自我约束,特别要自觉规范工作时间之外的政治言行,不准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
不准妄议中央,不准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不准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不准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经常学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党员、干部应当在会上把群众反映、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个人需报告的重大事项和有关问题说清楚。
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带头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负责。
第四,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充分利用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光荣历史和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锻炼,扎实推进对党忠诚教育,深入开展优良传统作风教育。
注重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探索总结既符合党中央要求又接地气的价值理念、职业操守等,打造体现部门特色的党内政治文化品牌,涵养风清气正的机关政治生态。
第五,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切实提高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积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专题培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治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官网-党的政治任务
什么是妄议国政
妄议,指胡乱的、逾越常规的议论。其中,“妄”是指“非分地,出了常规的;胡乱”,例如:妄动、妄求、妄作主张、胆大妄为;“议”是指“议论;评说”,例如:非议、热议。
国政、1、国家的政事。《东周列国志》第六回:“石厚曰:‘臣父碏,昔位上卿,素为国人所信服。主公若征之入朝,与共国政,位必定矣’”2、古代官名。
“议国是”和“议国事”有何区别,为什么议国是用的多点
1、范围不同
“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专指国家大事、国策、规划等重大事务有政策法规等含义。“议国是”就是指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如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政协委员“共商国是”。
”议国事“则指商议国家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具体事情,尤指与政治有关的事。”国事“包括”国是“。
2、适用对象不同
“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议国是”就是指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商讨国家决策和规划等事务。
而“议国事”则是国内外都可用的。
3、语体色彩不同
“议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议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扩展资料:
“国是”的出处:
“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是,则也”(《尔雅·释言》),而“则,常也”,“法也”(《尔雅·释诂》)。“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中的“是”即为则也,常也,法也,是国家长治的大政。“共,同也”(《说文解字》),即齐心协力的意思。这样看来,共商国是,即可解释为“齐心协力地商定国家大事”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