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笑话马大哈(幽默大笑话马大哈是什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800

跪求 超搞笑的笑话

1有一天走到一个小妖洞,妖怪出来劫道,孙悟空不慌不忙,连棒子都懒得提,直接给110打个电话,pol.ice哥哥就把妖怪抓走了。。。

幽默大笑话马大哈(幽默大笑话马大哈是什么)

2狮陀洞的三个妖精刚露面,孙悟空就拨通如来的电话,“如来吗?你们家的鸟,狮子,大象都跑出来了,赶紧把他们收了,不然我叫动物园!告你虐待动物!!”

3唐僧每天给如来打个电话,喋喋不休,报告路上的艰难,如来不胜其烦,告诉手下,“赶紧把你们的妖精收了,让唐僧快点走,不然每天抱怨一回都快把我烦死了。”

4唐僧赴女儿国国王的宴,明知此去凶多吉少,就事先安排孙悟空在几点几点给他打电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女儿国国王大眼睛就开始忽闪了,慢慢走到唐僧跟前,刚想勾搭,唐僧的手机响了,唐僧接电话,“喂,老婆啊,我还在饭局上,马上回家马上回家。”说罢,唐僧告了个罪,一溜烟跑了。

5六耳猕猴冒充孙悟空,两猴从天上打到地上,打得天翻地覆,最后到了玉皇大帝殿前,玉皇大帝命取照妖镜来,照来照去,也看不出来。两猴飞到西天,请如来辨真假,如来也看不出来,突然灵机一动,拿起手机拨了一个号码,《男儿当自强》的歌声从其中一个猴的身上传出,如来大怒,指着另外一个猴说,“孽障!冒充孙悟空也不彻底点,这猴子的手机号码,你总冒充不得吧,拿下!”事后,悟空给神州移动写了封感谢信。

6唐僧对着手机说,“阿琳呀(女儿国国王),我在西天大雷音寺,有空吗?有空的话派个波音747来接我。”

7唐僧:“此番取经应当找个快捷方式!”

悟空:“坐飞机比骑马快!”

八戒:“神六更快!”

这时,沙僧拿出一支枪:“听说这玩意儿立马送人上西天!”

8唐僧赶走悟空之后又遇到妖怪,他只好念紧箍咒想呼唤悟空回来救命,不久空中传来一个的声音:对不起,您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请稍候再试。

9铁扇公主状告唐僧师徒

尊敬的XXXXXXX最高纪律检查委员会:

我姓罗,叫罗刹女,也有人(大多数人)都称我铁扇公主。

今有一事,虽已过去多年,觉得还是有必要向最高纪律检查委员会举报,检举和揭发唐僧师徒四人一行自开始纠合直至去西天外国取经路上的许许多多的腐败,以及丧失国格、人格和相互包庇、纵容沿途杀害生灵,放火毁尸灭迹的种种行径。

一、唐僧

利用其外祖父曾任国家最高领导成员的有利条件,大搞裙带关系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得以进入国家宗教最高阶层,受最高领导接见后,被委派为宗教佛学出国考察团团长,其实,依靠裙带关系的唐僧虽对宗教佛学略有涉猎,但正经(比如金刚经、法华经、大乘经、小乘经、般若经等等)从未有人听他念过,可以说所有人听他念的最多的也不过是“紧箍咒”而已。

在组团初期,就大搞不正之风,先后凭关系和人情等人为重要因素先后收留了黑社会打手——孙悟空;生活严重堕落和贪财的腐败分子——猪八戒,以及窝囊无能、不思进取、毫无一技之长的下岗无业游民——沙和尚。

整个出国考察代表团除唐僧一人勉强称的上专家外,其余,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是对颂佛念经一无所知和一窍不通的混混——可想而知——以这样素质的人员组成的出国考查取经团出国能够学到国外的任何先进经验吗?还美曰其名为取经。为其此番的游山玩水大量地浪费了国家的外汇储备。

整个出国考察途中,唐僧一行自始至终一路白吃白喝从不自掏腰包,其主要原因是在国内时已习惯成自然,并且不知贿赂了哪个文物管理部门。将国宝级文物古董——紫金钵一路炫耀,作为招摇撞骗和骗吃骗喝的工具。差点使该国宝级文物流失异邦,该团一路的所作所为严重地丧失了国格人格。建议纪委和有关部门彻查此事。

二、孙悟空

此人是一个典型的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之辈,是一个好勇斗狠之徒,而且坐无坐相,站无站相。绝对又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家伙。直至如今尚查不出该家伙的父母籍贯和家庭背景,其自称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且历朝历代的捕快和公安也不负责任。据其不实的口供为准,不加追查。

孙曾因目无领导违反天条罪,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罪、破坏和扰乱国家秩序罪、妨碍公务罪、及拒捕罪、盗窃罪和闹冥界罪等等罪行,数罪并罚。被最高法院合并判处有期徒刑五百年。是十足的黑社会打手,唐僧出国前,适缝其刑满,在不加任何考察的前提下,再加上有领导说情,就把这么一个神鬼皆厌之辈收录至该出国取经考察团中,一路上,该恶徒草菅人命,死于其棒下的各种生灵不计其数,还大肆放火毁尸灭迹。

此外,孙还巧取豪夺,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到水利部龙部长那儿将一根定海神针(又名金箍棒)强行夺走,该水利工程用仪器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孙却说只不过拿了一根绣花针而已。

还有,对我的羞辱也使我难以启齿——他不知在哪个美容院请人给他化妆,扮成我丈夫牛魔王的模样,骗走了我的祖传宝物——芭蕉扇。如不是我丈夫碰巧回家夺回,又被他象强夺金箍棒一样了。在此之前,孙还趁我不防备,钻进我的肚子里,把我折腾得死去活来,至今还留下严重的妇科病,除在此以前和牛魔王生下红孩儿外,我至今再也没有怀孕过。

三、猪八戒

此人一惯好色,流氓成性。原本也在军界高层领导岗位——海军元帅---掌管天蓬河八万水军。众所周知,因调戏嫦娥,所幸未出人命。以调戏侮辱妇女罪和强奸未逐罪被最高领导和最高法院判处撤销了一切职务,削除仙籍,发配凡间。但其仍不思悔改,利用自己原先当过领导的资本,仗着傻、大、黑、粗的无赖嘴脸,强行入赘高老庄当女婿,后实因高老太公和高小姐实在不堪其无休无止的骚扰,在贿赂唐僧和孙悟空后,唐僧也将其收入出国取经考察团的名单。

此人在出国考察期间,从未干过正经事,好逸恶劳,贪色成性,一路上丢尽了国格和人格。看见女人就涎脸搭腔,见到好吃的就奋勇争先,遇见困难,就躲避三舍,实再躲不过就多次吵闹,闹分裂,吵分家,撂挑子,所有劣迹,世人皆知。

四、沙和尚

此人是一个典型的无能之辈,原先也在军界担任较高职务——卷帘将军,因毫无责任心,犯损坏公共财物罪——失手打碎了七宝琉璃灯,也被撤职和削除仙籍,发配凡间。也是经过同一领导打了招呼后得以进入唐僧的出国考察团名单。在出国考察取经的整个过程中,从未发表任何高见、低见,深见,浅见和愚见,此人得以能随唐僧出国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乃猪八戒三表婶的四堂姑的外甥的叔丈人的干儿子的朋友。在此以前是经常和猪八戒一起在天蓬池和流沙河一起洗桑拿,唱卡拉OK的密友。

以上举报,句句属实。如若不信,可参阅XXXX报社,特邀主编记者,特邀评论员吴承恩同志的长篇通讯——《西游记》就可知我所举报的真实性。

举报人:铁扇公主(罗刹女)

举报时间:猴年马月狗日鸡时

住址:火云山芭蕉洞

联系电话:不三不四七零八落

(83847086)

证人:牛魔王、红孩儿

10唐僧收徒

孙悟空大闹了天宫之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biu”的一下,五百年过去了

观音:悟空!

悟空:靠!又是你?这五百年来,你每个星期都要来一次,你知不知道你很烦啊?

观音:这就是你的错了,我今天来是要告诉你一件好事的!

悟空:要不是放我出去,免谈。我现在很忙,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邀请我做形象代言人,特奥会都请阿诺德了,我只是挣些零用钱而已嘛。

观音:可是你现在是被压在大山底下啊?

悟空:大山?要不是为了给如来一点面子,我早就变成一只苍蝇飞走了。只是住在别的地方还要收费,这里山清水秀,又有观音MM来看我,我就只好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睡觉了?

观音:那你今天为什么没有上班呢?

悟空:靠!双休日,understand?(明白吗?)

观音:SURE!(当然!)

悟空:那你今天来是要告诉我什么呢?

观音:你听着。(说话间,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孙悟空,男,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而被压在五行山下,现经天竺地区街道管理委员会全体大妈举手表决,将此人指派给唐朝一僧人做徒弟。如不从命就插~他老木,泼~他硫酸,踩他的小底迪,注销他的登陆权限

悟空:什么?

观音:嘘~

悟空:嘘嘘?

观音:靠!嘘你妈个头啊!我是让你别说话,那个和尚来了!我要闪先!

悟空:啊?就是这个和尚?

唐僧:按照地图的指示,应该就是这里了呀?

悟空:啊!你踩到我的手啦!

唐僧:哦,sorry,我没有注意到你这只大乌龟。

悟空:乌龟?

唐僧:是啊?不过我还真没见过像你这样驮着山一样大的乌龟壳,还长者猴子一样脸的乌龟。

悟空:看来观音是对的,像你这样的智商,一个人是到不了天竺的

唐僧:哦?你也认识观音?她一定是本地最红的MM。不知道你认不认识这里一个叫孙悟空的猴子?

悟空:这是我的名片。

唐僧:哦?你也叫孙悟空?太巧了,那你一定知道附近和你同名的那个人了?

悟空:shit!(狗屁!)用脚后跟想你也该想得到我就是你要找的那只猴子了吧?我是被压在了山底下了!

唐僧:不会吧?你不要骗我,你以为我是傻子?

悟空:傻子?你是傻子?你是在夸自己还是在骂傻子?哪有你这么傻的傻子?

唐僧:这也被你看出来了?我要是不傻,谁tnnd(他妈的)愿意出来干这活?

悟空:好了好了,你现在马上到山顶把上面的封条揭掉,我就可以和你一起去取经了。

唐僧:好的,你等着

悟空:喂~找到了没有~

唐僧:找到了~可是我不知道哪个才是啊~

悟空:靠!上面贴了多少条子啊?

唐僧:很多啊!“要想富,多种树”、“只生一个好”、“周星驰社区,不上白不上”、“此地无银三百两”、“此处禁止照相,违者罚款”

悟空:对对对,就是照相的那张。

唐僧:好了!我已经揭下来了!

悟空:ok!你快走远些!

咯噔咯噔(马蹄声)

悟空:再远些

咯噔咯噔

悟空:再远些

咯噔咯噔

悟空:再远些

唐僧:靠!再远就到印度啦~

悟空:俺出来啦!

唐僧:嗯?山都没有倒,你怎么就出来了?

悟空:你从山洞里往外爬还要把山弄到?

唐僧:你是爬出来的?那封条?

悟空:走走形式嘛..其实封条早就过了保质期了,又没有人来更换,售后服务真~是差劲!我们走吧?

唐僧:你这一身上下一丝不挂的,不好吧?

悟空:我有毛啊?

唐僧:有毛了不起啊?我要不是当了和尚,比你毛还多呢!来,戴上这个。

悟空:师傅,此去西天路途遥远,你要总是这样,恐怕是到不了西天了。

唐僧:怎么了?

悟空:我的确没有穿衣服,可是你给我这个铁圈戴在头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啊?

唐僧:哪那么多废话?叫你戴上就戴上!

悟空:靠!要不是看在观音MM的面子上,我一棒子打死你也说不定!(说罢,悟空戴上了金刚圈)

唐僧:§▲※〓◆◎☆■↑

悟空:?我的头!

唐僧:哈哈哈!你怕了吧?

悟空:这难道就是江湖中失传已久的“摇头咒”?

唐僧:不错,这摇头咒你一经听过,你就会立刻上瘾而无法自拔。一日不听就会筋脉倒流;两日不听就会周身溃烂;三日不听就会气血两亏,脸上长出黄褐斑,前列腺肿大,还会伴有更年期症状,就算吃了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盖中盖口服液也救不了你了!

悟空:好狠毒!

唐僧:呵呵,正所谓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悟空:人家以后听你的就是了嘛.死鬼,还弄什么“摇头咒”,讨厌了啦!

唐僧:不好!

悟空:怎么了?

唐僧:老虎!

悟空:师傅,老虎并不可怕,你难道没有听过那首诗么?

唐僧:诗?

悟空:是啊!正所谓“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饭,专吃大坏蛋”

唐僧:拜托,这是儿歌

悟空:我的意思是说,有我在,老虎不会死的!

唐僧:靠!我是让你保护我,不是让你当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形象大使了!

悟空:了解!瞧好吧!

唐僧:悟空,为什么不走了?

悟空:前面有一条河挡路!

唐僧:河是什么东东?你把他打死不就结了?

悟空:你看,这就是河。

唐僧:哦,thisisriver!

(说话间,只见白光一闪,唐僧的坐骑不见了)

唐僧:悟空,为师的马不见了!

悟空:马不见了?靠!你还能干点什么?内裤还在不在啊?

唐僧:(伸手摸了摸)还好,没有丢!

悟空:是被河里的小白龙叼走了!

唐僧:白龙?太刺激了,没想到今天竟然先后被我遇见了会说话的猴子和会吃马的白龙。

悟空:什么时候你才能见得了大场面啊?你等着,我下去抓他!

唐僧:什么?你游泳也行?太厉害了!

悟空:猪水脑!

(不多时,悟空把小白龙揪出了水面,白龙化作人形跪在了唐僧面前)

白龙:你就是东土来的和尚?

唐僧:正是。

白龙:师傅!

唐僧:谁?我?认错人啦!

白龙:没错,就是你,是观音JJ让我在这里等你的。

唐僧:又是观音?你怎么会在这里的?

白龙:我本是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没想到我马子背着我又吊了一个凯子,还在我新婚之夜两人私了奔!我一气之下砸了洞房。顺手烧了一颗夜明珠,没想到这珠子是玉皇送来随分子的,玉皇罚我说绕口令,我不会,他就把我贬到这里了!

悟空:绕口令?什么意思?

白龙:就是“老和尚端汤上塔,塔滑汤撒汤烫塔”。

唐僧:哦?你说的不是挺好的么?

白龙:废话,我已经在这里练了五十多年了!

唐僧:原来是这样,不如我来教你一个新的。“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炮兵怕踩标兵标,标兵怕碰炮兵炮”。

悟空:什么什么破跑表发飙?再说绕口令,我可要发飙了!

唐僧:悟空,这你就不懂了,绕口令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重叠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快的时候,读音很容易发生错误的!

悟空:靠!

唐僧:你又打我?

悟空:快说正事!

白龙:哦,对不起,师傅,我吃了你的白马,就让我变作一只白马驮~您去取经吧?

唐僧:哼!想的到不错!我要宝马!

白龙:名车啊!

唐僧:你怕了吧?

导演:cut!

唐僧:喂!不用吧?每一集你都会出来喊cut?

导演:宝马耶!我们的经费已经不多了,哪来给你弄道具去?

唐僧:宝马,最好的也不过才几十万嘛。

导演:几十万?没有,别说宝马,PUMA也买不起啊?

唐僧:好,再来!

……

白龙:哦,对不起,师傅,我吃了你的白马,就让我变作一只白马驮~您去取经吧?

唐僧:阿弥陀佛!(唐僧从身后掏出一把宝剑,向天一指)

唐僧: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唐~僧~

悟空:西瑞?

白龙:该我出场了!

(白龙摇身一变)

唐僧:骡子!

导演:不好意思,经费实在不够,下一集一定换马。

白龙:那也拜托换一只白的,这黑骡子有损于我的形象啊!

唐僧:是啊,谁见过唐僧骑骡子出去的?

导演:各位,凑合一下先,今天晚饭我请。

白龙:好吧,就这么定了!

(夕阳西下,悟空挑着担子,唐僧骑着骡子,向着落日的余辉,走向神坛)

生活中有些人被称为“马大哈”,这一说法和大马哈鱼有什么关系

“马大哈”就是指那些性格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无拘无束的人,他们做起事来也是全无所谓、怎么都可以的态度,对任何事和任何人从不挑剔,是非常开朗、乐天的那一类人。

02、“马大哈”这词怎么来的呢?对于这个词的由来,身为天津人的笔者不免有些暗暗自豪呢!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马老就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他曾在50年代时表演过一个相声,名叫《买猴》。这则相声的主人公就叫“马大哈”,所以。这个“马大哈”是从马三立的这个《买猴》相声中来的。

03、“马大哈”背后的故事在马三立马老的这个《买猴》相声中,这位“马大哈”行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有一次单位领导们想要采购猴牌肥皂五十箱,这事就交给了这位“马大哈”来写通知传达。可这个马虎的大神却写成了“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更巧的是,写完通知的“马大哈”又将文本交给领导们审批、签字,结果这些马虎的领导们也没仔细看,随手签字后“买猴”这事就开始操办了。

于是他们不仅跑遍了东三省,甚至足迹遍布了全国,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将50只活猴凑齐拿到了单位!这个相声中的桥段可以说是笑话百出,再加上马三立马老独特的幽默表演形式,让这个相声迅速火遍了全国!

同时,“马大哈”这个词也被人们所熟知。久而久之,“马大哈”这个词也就在民间传开、普及了。在我们身边也经常会听到有人在使用这个词。

04、结语我想,其实在你们的身边,这样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的人也大有人在的,而且不分男女,笔者这话没错吧?

那么在你眼中,这样的“马大哈”是好还是坏呢?来说说你身边的马大哈吧!

马三立《买猴》台词

甲:噢!您哪好啊?

乙:好啊,好啊!

甲:少见,少见。

乙:可不!有很多日子没看见您啦。

甲:是啊,我呀,工作太忙,所以,咱们很少见面。

乙:是,您在哪儿工作?

甲:我还在那儿。

乙:还在哪儿?

甲:啊。

乙:还在哪儿啊?

甲:在那个……公司。

乙:市政公司?

甲:不,不是!公司。

乙:进出口公司?

甲:也不是。

乙:什么公司?

甲:千货公司!

乙:千货公司?

甲:对。

乙:没听说过。

甲:是啊?

乙:我知道有百货公司!

甲:大呀!比那大得多!我们公司比百货公司还大十倍!

乙:嚯!

甲:所以,就叫“千货公司”。

乙:啊,你们公司在哪儿?

甲:在那个……哪儿?早先在大直沽,后来搬小王庄去啦!

乙:我怎么没看见过?

甲:你没看见过?这……这保密的!

乙:啊?这公司还保密?

甲:反正我在千货公司。

乙:噢。您在那儿搞什么工作?

甲:我呀,我在采购科。

乙:采购科。

甲:我是采购员。

乙:啊。

甲:各处去办货。

乙:是啊?

甲:这不最近办了批货吗?嗬!太好啦!

乙:是啊?

甲:太需要啦,嘿!这货办的,太好啦!

乙:办来的缝纫机?

甲:不是。

乙:自行车?

甲:也不是。

乙:电视机?

甲:哎,更不是啦!

乙:办来的什么货?

甲:这个……猴儿。

乙:猴儿?

甲:对,猴儿。

乙:哦,皮猴儿、棉猴儿?

甲:不是!猴儿!

乙:什么猴儿啊?

甲:猴儿嘛,就是那个活的!浑身上下都有毛的那猴儿。(学猴状)

乙:耶……。

甲:就有这么一天呢,我在我们家呀,刚要吃晚饭,这时候,我们科里头通讯员给我送家里一张紧急通知。我接过来一瞧,上写着是:三立同志,今派你到东北火速买猴五十个。紧急任务,马上动身。

乙:哟?

甲:我一瞧:噢?紧急任务?

乙:啊。

甲:我得走,完成买猴任务。买火车票,奔东北呀,我走。

乙:哎?等等,等等!您这个公司买猴干什么呀?

甲:是啊,可说呢。

乙:什么叫可说呢?

甲:对呀!

乙:我问你呐,买猴干什么用?

甲:我也纳这个闷儿了嘛。我想:我们千货公司货物齐全,我们绝不能卖猴儿啊!

乙:对呀!

甲:猴有什么用啊?

乙:是啊?

甲:喔!后来我一想,对!我想起来了。

乙:想起什么呀?

甲:猴有用!

乙:有什么用啊?

甲:猴儿能看家。

乙:啊!对对。你们这千货公司,大企业,楼上楼下,科室多,部门儿多,哪一部分不得用几个猴儿看哪!……这不像话呀!有用猴看家的吗?

甲:那不对吗?

乙:不对。

甲:那猴儿有什么用?哎?猴能耍呀,哎,耍呀!带着小花脸儿,穿着小红衣裳,一敲锣,“嘡嘡……,耍一趟”。

乙:好好好!你们公司有耍猴儿部?那成马戏团啦!

甲:对呀!

乙:那猴干什么用啊?

甲:干什么用?我又一想:哎?对啦!猴有用。

乙:有什么用?

甲:猴毛有用。

乙:干什么呀?

甲:猴儿毛织毯子、织毛衣,对不对?

乙:织毛衣?好,穿上猴毛的背心,猴毛衣,那好!穿上蹭痒痒玩不是!不成!

甲:要不然……你说买猴儿干什么用?

乙:那我哪儿知道啊?

甲:那怎么回事呢?

乙:哎,也许,这通知他给你写错啦!

甲:噢,这通知写错啦?不能!

乙:不能?

甲:不能、不能、不能!老马已经调走啦!谁还能办这种错事儿啊?

乙:老马是谁呀?

甲:咳!从前我们科里呀,有一位文书,姓马,叫马大哈。

乙:马大哈?怎么叫这个名字啊?

甲:就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

乙:好嘛!这叫什么名字呀?

甲:他外号叫“马大哈”。他是我们科里的文书,写字的,一些通知呀,报表呀,文字材料啊,都归他管。这马大哈的工作不认真。

乙:是。

甲:总是迟到啊、早退呀,交假条啊,不上班。就算他上了班,也不干正经的,坐在那儿啊,打电话,跟他对象聊天儿玩儿。

乙:哦。

甲:遇上我们这位科长啊,不管大事儿小事儿,他都要书面通知。他倒不怕费纸。

乙:哈!文牍主义。

甲:可不是吗?有一次就这样嘛。科长要派一位王同志去办事,找马大哈给写通知。马大哈没来,天天迟到,两点上班,三点三刻才来。

乙:好嘛,迟到了一个多钟头。

甲:科长一看马大哈来了,“哎,老马!你给王文元写个通知,让他到锦州道批发站提货,明天就要办。快点儿!”马大哈,“哎,好啦!”慢慢腾腾地、不慌不忙地,点上烟、沏上茶、拿起笔来,要写通知啊,就在这功夫,就听“哗愣愣……”

乙:哎?这是什么响啊?

甲:电话来啦。找马大哈,马大哈接电话一听,“喂!老马呀!看电影去呀?我买了票啦!啊?啊,去呀!”

乙:这是谁呀?

甲:这马大哈他对象,经常俩人儿在电话聊天儿。

乙:噢。

甲:马大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电影?什么片子?”那个说:“是啊,我告诉你呀,《冷酷的心》。我没看过,快点儿来啊。”马大哈,“哎!我不行!我在班上,没有时间去呀!”“哎哟!你看看你,我都买了票啦!完了,完了!不看不看吧,我知道啦,你对我就是‘冷酷的心’!”

乙:咳!这挨得上吗?

甲:马大哈这就没办法了。“哎!等等我去,我去!这你着急干吗?我去呀。你在电影院儿门口等我,我马上就到。”“啪!”撂下电话,操起笔来这就写,大笔一挥,三下五除二,他写得真快,写完了,科长也没细看。

乙:哟哟!

甲:签字、盖章。通知送走了。马大哈装模作样的,还开个联单,好像是上医院看病去那意思吧,拿着联单,大摇大摆,出门走了。

乙:上医院了?

甲:哪儿啊,电影园子啦!

乙:咳!

甲:人家出外办公的这位同志呢?接到通知,一看就愣了。

乙:是啊。

甲:写的是:文元同志,今派你到锦州批发站提货,明日办妥!一瞧就急了。

乙:是啊?

甲:天津离锦州一千多里地,明日办妥?人连饭都没吃啊,跑到火车站,买票,走啦!到哪儿去啦?锦州啦。哪儿找去?哪儿找这批发站呢?没有啊。给天津打长途,回电话联系一下,一问呢,好嘛!锦州道批发站,就这儿!

乙:您瞧瞧!

甲:少写一个字,他就写个“锦州批发站”。

乙:这多耽误事啊。

甲:少写一个字,让人家跑出一千多里地去。

乙:那甭问了,他让你去东北买猴儿,准是他写错啦。

甲:哎,不能,不能!不是他啦。从打他那回弄错了,给他调工作了,不当文书啦!

乙:干什么去了?

甲:给马大哈调仓库,当管理员了。

乙:噢,那就好啦?

甲:更糟啦!

乙:怎么啦?

甲:嗨!马大哈的工作到哪儿也好不了。

乙:是啊?

甲:让他到仓库去,当管理员,正赶上仓库进货,来了五十桶香油啊,五十桶桐油,这一百桶油啊。

乙:哎,你等等,怎么你们公司还卖油啊?

甲:你看看,千货公司!千货公司嘛。

乙:太齐全啦!

甲:为吗叫千货公司?什么都有啊。

乙:噢。

甲:这一百桶油啊,模样都差不多,要不细看,简直分不出来。

乙:您瞧瞧!

甲:正赶上马大哈值班。仓库主任怕他有这手儿,怕他弄错了,“老马,注意一下,千万别弄错了。”马大哈,“嗨!这你就甭管啦?有办法呀!”

乙:他有什么办法呀?

甲:倒是想出办法来啦!他裁了五十个纸条,每一个纸条啊,写上俩字——“香油!”又裁了五十个纸条,每个纸条写俩字——“桐油”,他想着往油桶上就这么一贴,得!

乙:就分清啦!

甲:就满乱啦!

乙:怎么?

甲:他字条写好啦,拿着糨子瓶儿,要去贴去呀,就在这工夫,“哗愣愣……”

乙:得!电话又来啦!

甲:找马大哈,马大哈接电话一听,“喂,老马!看戏去!”

乙:好嘛,还是她!

甲:(学女)“看戏去呀!啊?你快点买票去。《杜十娘》,我爱看。李甲、孙富,快点儿!你快点儿买票去。”马大哈,“看戏我也买不了票,我值班呀,我出不去呀。”电话里就急了。(学女)“哟!你看你这人,你不说吗,怎么说了不算呢?你不说看评戏吗?完了,完了,算了吧!甭看啦,我知道了,你跟李甲一样,你对我都是假的。”

乙:咳!这挨得上吗?

甲:马大哈这就没办法了,这儿对付,“得得,你别着急,我去,我去。我现在找杜十娘买票行不行?”

乙:啊?托“杜十娘”买票去?

甲:他都急得不知说什么好啦!

乙:咳!

甲:撂下电话,戴上帽子往外跑,要买票去,刚一出门儿,又跑回来了。

乙:怎么?

甲:标签儿还没贴哪。

乙:对呀!

甲:拿着一百个纸条,“啪啪……”,真利索,一会儿工夫都贴完啦!

乙:贴上啦?

甲:就沉住气了。赶紧出门,打听打听,评戏《杜十娘》票哪儿有卖的?黄河呀,黄河戏院。一听黄河戏院,撒腿就跑。

乙:哎!

甲:直着俩眼跑起来啦。

乙:好嘛!

甲:连自行车都追不上他,汽车都不躲,俩眼都直了!直奔黄河戏院跑下来了。

乙:好嘛。

甲:老远到那儿一看,还挺高兴,门口儿人不多,没排队的。

乙:好。

甲:嗬!一瞧,高兴!掏钱,进门把钱往柜台上放,“两张!同志!两张,两张前排,两张《杜十娘》,前排!”人一问,“你买什么?”“《杜十娘》!”“你看看这儿哪儿?”一瞧:得!药铺。

乙:好嘛!成神经病了。

甲:都慌了神儿了,好不容易找着黄河戏院了,买着了。买了两张评戏的票。

乙:这他就行啦。

甲:他是行啦!仓库可就乱啦!

乙:怎么?

甲:马大哈就这么一慌、这么一忙啊,标签全贴错了。

乙:是啊?

甲:桐油桶贴香油,香油桶贴桐油。

乙:那赶快揭下来吧!

甲:谁都不知道啊。货都发出去了。三天以后,食品加工厂糕点部来人了,送来了两包大八件,两包蛋糕。

乙:送礼来啦。

甲:哪呀,讲理来了

乙:讲理?

甲:打包看看,桐油大八件,桐油蛋糕。

乙:好吗

甲:正在这儿看呢,一瞧:又来了,某个大学校食堂管理员,抬着大食盒来的。正赶上人家学校会餐,打开食盒盖一瞧,桐油炸丸子、桐油回锅肉。

乙:嘿!

甲:桐油辣子鸡、桐油黄花鱼。

乙:这怎么吃呀?

甲:四个大菜,人带筷子来的。把人气的,人脸都气白了,拿着筷子,“几位、几位,受累尝尝,尝尝这丸子瓷实不瓷实?”

乙:那还不瓷实?

甲:桐油炸丸子可不瓷实嘛!正乱着哪,一瞧:又来了,木器行,家具公司送来了香油油的桌子,又抬进来香油油的椅子。

乙:没听说过。

甲:你说,这怎么坐呀?

乙:这怎么坐。

甲:没办法,赔礼道歉,跟人家说好的吧!赔偿人损失,这才算完。

乙:马大哈呢?

甲:马大哈认个错吧,轻描淡写地做个检讨也就完了呗。干脆,调工作!不让他当管理员了。

乙:干什么去啦?

甲:调走啦!传达室!

乙:噢,传达室。

甲:到传达室工作了,离我们科不远儿,在我们科室旁边。马大哈老毛病——爱串门儿。

乙:那可得留神哪。

甲:哎呀!大伙儿早都注意了。从他走了以后,我们科里这文书就换了,换了一位姓王的,王文书。写得好,不单写的字好,这个人哪,做工作特别仔细,非常认真,一点也不闹错,好,好!就一样不好。

乙:怎么?

甲:这王文书啊,爱闹肚子。

乙:哎哟,肠胃不好。

甲:这肠胃不好啊!只要说去厕所,哎呀!刻不容缓!

乙:嗬!

甲:当时就得去。

乙:哎呀!这叫什么毛病?

甲:也不算大毛病,反正大家伙都相信他。王文书仔细,不闹错。尤其我,我相信王文书,这个人绝对没错。所以,我在家接到通知,我一看派我到东北买猴,五十个,紧急任务。我想:这一定有要紧的用项,别耽搁。

乙:对。

甲:赶紧走!

乙:走吧!

甲:奔东北了,头一站我就到沈阳,到沈阳一打听,人说:“这地方你买猴?买不了,这城里哪有卖猴的。”

乙:就是。

甲:“你到商业局联系也没有啊,这地方没有。山区!山区找猎户,手里都得有猴。”我想也对,上山区。哪儿有山区呀?我就想起来了,长白山哪。

乙:对呀!

甲:长白山上,准得有野兽、野猴啊!对,那儿找去!到长白山这几个村里,我也不知道谁家是猎户啊!找着一个村里,先找负责人,找着生产队的大队长。这老头子六十多岁,嗬,挺好!说话挺客气。我说:“您是队长?我们是天津来的,千货公司的,到这儿来买猴儿,买五十只猴儿。我们听说你这儿有猎户,猎户手里都有猴啊!您多帮忙,您带我呀,找这个猎户啊,我们完成这个任务。”

这队长看了我半天,“这个……到这儿买猴儿,哎呀!这个不好办。咱长白山上是有猴啊,可是咱们这儿有几家猎户啊,他们不愿意去逮猴,因为猴啊,第一样说不好逮;再说猴儿啊,销路又不大,所以这猎户们都不去逮猴。”我说:“那别介!队长,您得大力支持,帮忙啊!我们是国营企业呀,我们正需要这东西。

国营企业就是国家需要啊,您还不大力支持吗?无论如何,我不能空手回去呀,我得买上点子猴啊,您得帮忙!”这队长说:“你们要是非要不可呢,这个……我家呀,倒是有俩猴儿,可就是老一点了。”我一听,“老一点?老一点,老一点吧。”我说,“您家有俩,多少钱一个?您打算卖多少钱?”老头说:“咳,我不要钱,我还要钱?送给你啦!既然国家需要嘛。我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处,你就带走,算我献给国家了。”我说,“好哇!我跟着看看去吧。”到他家一瞧:这俩猴老的!牙都掉啦。

乙:咳!太老了就别要啦!

甲:不要?你说不要?不要哪儿找去呀?老点也得要,死不了就要。我说:“行!先来这俩。”我说,“别人家还谁家有哇?您给我找找猎户啊,我得要五十个呀,现在这儿有两个,我回去也没法交待呀!你是不是……您找找猎户,您动员动员,让他们逮逮猴,好不好啊?”

队长说;“我看也是不行。咱们这儿啊,有这两三户啊是猎户,他们都去逮猴我看也逮不了五十个,要是全村人都去还可以。那这样吧,咱们今天晚上啊,开个会,开个全村大会,咱们在会场上动员一下,让大家伙儿在业余时间哪,去逮逮猴儿。大伙儿要是愿意去呢,这不更好吗?”

乙:哎。

甲:我一听也行。我说:“对对,开个大会,主要看您的了。您一说话,动员大伙:走!上山逮猴儿,那没问题。”晚上开会,哪儿开呢?就找这么个大院子开会,人还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百多位,哟!这人哪!人家不知道开什么会呀?哪知道是这么个会呀?摆几个桌子、摆几个凳子,队长、村干部、村妇联主任,都坐一排。我也坐那儿了,把我还摆当间儿。

乙:您瞧,哎!

甲:我坐正当间儿。这队长就站起来了,“咱们开会吧。都别说话啦!这个……现在呀,有咱们上级领导派来这位同志啊,到咱们村啊,买猴来啦!咱们大家呢?咱们就响应这个号召哇,最好哇,咱们在业余时间呢,咱们就逮逮猴儿。下边呢,咱们就请这位同志啊,把这个买猴儿的意义,当前国家需要啊,这个重要性给咱们大家伙儿讲一讲,啊!咱们大家伙好好听一听吧!”

乙:哎,是得听听。

甲:我一听,哟?他让我讲,我心说:我怎么办?我认为队长站那儿号召大伙,走哇!逮猴去!不完了吗?他让我讲,没办法。队长这儿鼓掌,“哎,咱们欢迎吧,欢迎吧!”这一欢迎,大伙“哗哗”一通鼓掌,我就站起来了。我往桌子这儿一站,我先给大伙鞠了躬。

乙:噢。

甲:“同志们,老乡们!我们是天津千货公司的!到这儿来买猴儿。我们首先感谢村干部、队长、各位同志们对我们来买猴的大力支持。我嘛,表示深深的谢意。”

乙:还挺客气。

甲:“这个刚才,队长让我把这个买猴儿的意义和当前国家需要这个重要性,给大家伙讲一讲。”

乙:那讲吧!

甲:“我呢,对这个重要意义呢,理解的也不够深刻,知道的不多。”

乙:知道多少,谈多少。

甲:“哎,在这个不理解中加深理解吧。啊,这个当前,咱们国家正在大规模生产建设时期。这个猴呢,当然是没有什么用处啦!”

乙:多新鲜哪?这猴儿有什么用处?

甲:“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猴是很不好逮,猴是很聪明的。啊!咱们这人不就是他们变的吗?”

乙:咳,你说这个干吗呀?

甲:“对。究竟我们来买猴,有什么用处,我们来讲一讲。”

乙:好,讲吧。

甲:“这第一点:猴哇,能够看家。啊,见着生人就挠,就抓呀,猴爪子当然是很有力量的啊;第二点呢,猴哇,能耍。在文化娱乐上是有贡献的;第三点,猴毛……猴毛啊,大概能打毛线。”

乙:甭大概,打不了毛线。你讲讲买猴的意义和它的重要性。

甲:我也不知道,我怎么讲?什么重要意义?我说不上来,讲话瞎编一套,站那儿胡说八道。大伙儿听着不像话呀。

乙:就是啊。

甲:稀里糊涂,全走啦。就剩几个小孩儿,还有六七个小孩儿站在那儿没走,小孩儿站着等着看呢。

乙:等着看什么呀?

甲:这孩子们以为我耍猴的哪。

乙:咳!

甲:队长一看:也没人啦。队长就站起来了,“行啦!咱们就顶这儿吧。哎,散啦,散啦!会完了,完啦。”这怎么办呢?“队长您给想想办法吧?”队长说;“告诉你呀,实在没办法,大家伙不愿意逮猴儿,这个地方买猴哇,实在是真不行,我们不是不帮助,真正没有办法。”我一想:别耽误啦!赶紧走吧。得!把这俩老儿猴带回天津。

乙:这俩老猴儿还要?

甲:哪能不要啊?到天津先把它们背到我家里,跟我爱人说:“好了,好好喂着!这俩老猴儿,这可是宝贝!不容易,千万别给喂死。”

乙:好啊。

甲:我走!上广州。

乙:上广州干吗去?

甲:我听说过:广东人讲吃猴头,那地方一定猴多。坐火车至广州,到那儿一打听,什么呀?猴头紫菜,大蘑菇,蘑菇脑袋像猴脑袋,不是活猴。哎呀,我想这怎么办呢?哎!我忽然间想起唐诗。

乙:唐诗?

甲:唐诗有这么两句。

乙:什么呀?

甲:“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乙:那是四川。

甲:对呀,四川准有猴啊。走,奔四川,坐火车,我就到了武汉了,由武汉又坐船,我就到重庆了。

乙:有猴啦?

甲:有。买着啦!那地方猴还真不少。买了五十个,买齐啦,家有俩,五十二啦!多俩!到天津能领超额奖。

乙:啊?这买报还超额奖哪!

甲:哎,行啦。五十个猴儿,好。做几个大铁笼子,都装笼子里,别让跑啦!跟四川铁路局联系一辆大闷子车——大铁闷子车,连猴、带我一起运回天津。

乙:好。

甲:回来啦!大铁闷子车,不透气!这五十个猴儿把我熏的,弄得我身上跟猴一个味儿。

乙:好嘛!谁让你跟猴坐到一个车里?

甲:我不跟着?三天以后全饿死啦!

乙:对。

甲:当然我得跟着,到天津下了火车,给公司打电话,要卡车,拉猴。

乙:拉猴。

甲:卡车开到公司门口儿,卸下来,先往仓库搭,搁仓库后头。我回家看看,瞧瞧那俩老猴怎么样啦?到家一瞧:老猴儿跟我爱人打起来啦!把我爱人褂子都撕啦。

乙:好嘛。

甲:干脆弄走吧。走!带到我们公司。先到科里见科长。科长一瞧我,就愣啦!“哟嗬?你怎么这样啊?”“怎么这样啦?你知道多累呀?买猴来啦,五十!费多大事儿,都买齐啦!”科长一听,“买猴儿,谁让你买猴儿?”我一听,“啊,谁让我买猴儿?你让我买猴啊!这有通知单,这是谁写的?谁盖的章啊?你看看!”有他的盖章啊。有他的签字啊,科长一瞧:“王文书,王文书!这怎么搞的?”王文书过来一瞧,“这不是我写的,这不是我写的!马大哈写的。”

乙:马大哈写的?

甲:“马大哈写的?怎么马大哈又跑这屋里写字来啦?”

乙:是啊?

甲:就是那天的事儿——我在家接通知那天的事儿。临下班的时候,科长啊派王文书给我写通知,叫我到东北角某工厂买猴牌儿肥皂五十箱,让我赶紧去。王文书写通知吧!刚要写,哎哟,不行!要去厕所,哎呀!当时就要走!科长一看:嗨!这太麻烦啦!“你先把通知单给我,我先签个字,盖个章,一会儿你再写。”盖完章,科长走啦。马大哈正在这屋呢。

马大哈跑这儿干吗来呀?可巧哇,马大哈有一张戏票《闹天宫》,猴儿戏!这张票还挺好,五排十座,给他对象打电话,让她去。要两张,他就合适了,发票就发了一张,他打电话吧。传达室电话占线了,他跑这屋打电话来了。他一进门儿,他也听见啦,科长派我有任务。一看王文书正闹肚子去茅房,马大哈多事儿,“哎,老王,你走你的,我替你写!我替你写。”

王文书说:“你别管,你别管!我这就回来了。你别管!”王文书刚出去,马大哈操起笔来就写,其实他也听明白了,科长让我去东北角某工厂买猴牌肥皂五十箱。他写就写不了啦!他脑子乱啦,他净惦记着猴戏呢!五排十座,好座!可了的《闹天宫》,这出戏就一张票,心里想着这个,这一忙,得!写错啦!东北角的“角”字儿没写,“牌儿肥皂”也给落下啦!把这通知给我送来,我一看,正好!“今派你到东北火速买猴五十个”。

乙:咳!

甲:都说明白啦,给科长气的,“这马大哈,什么毛病?马大哈啊?他管得着管不着?给他找来,找他!”正要找他,仓库主任来了,跑着来的,“科长啊,科长啊,快看看去吧,马大哈吃饱没事儿逗猴玩儿,笼子门儿全打开啦!猴全放出来啦!”

乙:嗬!

甲:再瞧:千货公司变猴山啦!哪儿哪儿都是猴啊——铁笼子上坐着俩,窗户上站着仨。那边稀里哗啦,钢铜锅也倒啦;这边儿“咔嚓,嘭!”暖瓶也摔啦!

乙:你瞧瞧!

甲:大猴爬到货架子上去了,往管儿灯上跳,拿它当秋千。一跳!“咔嚓”!灯管儿也掉下来啦。科长一看,“不行不行,赶紧关门关门,大伙一起动手,逮猴!”逮吧!逮了俩多钟头,才逮住啦,抓伤了好几个人。

乙:你瞧瞧!

甲:千货公司变破烂摊儿啦!这猴没用啊,送走吧!都送给公园儿啦。

乙:马大哈呢?

甲:马大哈调工作啦,公园儿喂猴儿去啦!

乙:是啊?

甲:少写了几个字,罚我走了半拉个中国。

乙:是啊。

甲:我还得感谢他。

乙:干吗感谢他啊?

甲:幸亏这是买“猴牌儿”肥皂啊,要是买白熊香皂?我准上北冰洋啦!

乙:是啊?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相声《买猴》,五十年代曾风靡全国。故事主要说一位工人叫“马大哈”,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写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由于心不在焉,总想着去买戏票,飞笔疾书马虎草率,错写成“到东北买猴儿五十个”了。

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便挥笔批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习惯盲从作风,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令人捧腹不已的大堆知笑话。比如,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各地虽惊奇天津采购员的离奇“购货单”,仍到处捉拿猴子交货;猴子运回之际,群猴出笼大闹千货公司等。整篇故事诙谐幽默,又发人深省。如果人人工作都像“马大哈”一样,那国家建设该怎样进行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买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