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掷铅球技巧这个问题,掷铅球技巧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推铅球的技巧
浅析青少年推掷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郭飙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分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中常出现的几种错误,探究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其纠正方法,以便学习者更准确的掌握背向滑步技术,提高铅球的投掷成绩。
关键词:滑步推铅球错误左臂牵引跪蹬
一、引言
推铅球运动是我国引进较早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达标项目之一。它能锻炼上肢肩背肌肉韧带,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同是还可以培养练习者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但我国的铅球成绩一直处于世界三流水平,特别是青少年成绩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没能很好的掌握投掷技术。现对青少年在推铅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加以指正。
二、常见错误及其危害
2.1持球方法不正确。铅球是单手将球从肩上推出的爆发力项目,但大多数青少年对持球技术理解不清,持球时总要将球用手指包裹起来(尤其是女生)手指与铅球完全是包与被包的关系,从侧面看就形成了拿铅球的手型。这种持球方法将严重影响到铅球出手时手对铅球的制动性发力和拨球动作的顺利完成。
2.2投掷肘过度下垂。许多青少年学习者认为,铅球出手前的身体资势是怎么放松就怎么做。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他们投掷臂的肘会自然下垂,下垂后的肘部使人的胸大肌、肱二头肌等多块和铅球成绩有紧密联系的肌肉无法充分伸展,人为地缩短了肌肉的初长度降低了肌肉的兴奋性,直接导致肌肉无法产生较大的肌力,从而严重影响到铅球的成绩和动作的协调性。
2.3背向滑步时无左臂牵引动作。铅球最后用力部分由“左腿支撑”和“左臂牵引”两部分构成。其中“左腿支撑”普遍受到重视,而另外一个环节“左臂牵引”却往往被学习者忽视掉。笔者发现大部分青少年在做背向滑步时,左臂在整个过程中无任何作用,只是在惯性的牵引下一挥而过,没有“左臂牵引”就无法调动左肩周肌肉群积极参与工作,也无法使左侧支撑更为积极主动。
2.4右脚蹬地方式方法不正确。当滑步完成到右脚蹬地转髋时,多数青少年无从下手,他们不知道是先转后蹬还是先蹬后转;动作过程模糊直接导致动作完成的不协调不完整,对力从下向上的传导造成非常大的障碍。结果是铅球仅用上肢力量发力投掷,成绩可想而知。
2.5铅球过早离颈。在没有推球前学习者都能将铅球置于锁骨窝处,可当推球时很多人都要将铅球拿离颈部,在肩上的某处空间将球推出。这样做使学习者不能很好的控制铅球重心,使很多本应为动力的力变成了阻力,另外这也是形成包球手型的一主要原因。
2.6出手角度过低。铅球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出手速度又与力量,灵敏等多方面有关。但出手角度多受技术因素影响。笔者发现在因出手角度不适而导致成绩不佳的学习者中,多数是因出手角度过低而不是过高,出手角度过低对铅球成绩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可以说出手角度低就一定不会有好成绩。
三、错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3.1持球的正确动作是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拇指贴在球的两侧。[1]造成包球动作的主要原因有二:(1)持球概念不清;(2)手指力量不足。
纠正方法:(1)要求投掷者持球时手指紧张并竖直分开;(2)辅导投掷者多做些发展手指力量的练习如指卧撑,连续抓提放铅球(抓提放动作都在空中完成)。
3.2在持球预备阶段投掷臂应尽可能多的外展,肘部微微上抬,上臂与躯干保持约90°角,躯干与头部保持正直。产生肘部过度下垂的原因有二:(1)投掷者不清楚推球时肘部的位置;(2)推球时右手持球过早离开锁骨窝,使肘部下降。
纠正方法:(1)加深肘部在推球时正确位置的认识,改进和掌握正确的推球技术;(2)在身体转向投掷方向以前,右手将球始终紧压于锁骨窝处。
3.3“左臂牵引”是在最后用力过程中,躯干形成“侧弓”并即将向投掷方向“反振”的瞬间,左臂领先于躯干向投掷方向迅速牵引挥摆。当胸部转到投掷方向的瞬间左臂制动。[3]产生无“左臂牵引”的原因有二:(1)头部位置不正确,过早地抬头转向投掷方向,致使左肩向左转动;(2)滑步中左脚向后摆伸时使左肩随之后撤或向左转动。纠正方法:(1)始终保持头部的正确位置;(2)滑步结束时,左臂向前下方伸直,使肩轴与投掷方向保持平行。3.4正确的蹬转是一个连续过程,根本没有先蹬后转或先转后蹬的区分。动作是由跪蹬连续完成的。所谓跪蹬就是膝关节在保持一定夹角的情况下,右脚提踵转向。膝关节在转向的过程中运动轨迹是稍稍上斜的直线。转向后完成身体重心的提升和右脚的充分蹬伸。产生右脚蹬地方式不正确的原因有三:(1)技术动作的概念不清;(2)用力顺序错误;(3)大腿肌群的力量不足。
纠正方法:(1)加深跪蹬技术动作的理解,多次无负何练习建立动作程序;(2)反复进行滑步接蹬传练习,并强调身体蹬转前右手持球不离右锁骨窝;(3)多做些半蹲、全蹲、等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
3.5铅球的正确放位是在锁骨内端上方,紧贴颈部。产生铅球放位错误的原因有二:(1)推铅球的完整技术动作理解不清楚将推铅球理解为扔铅球;(2)上肢力量不足。
纠正方法:(1)要求推掷者始终将球紧压于颈部;(2)增加上肢力量的练习,如采用抓举、快挺、挺举等上肢力量练习方法。
3.6出手时出手角应保持在35°~45°之间,头向上看。产生出手角度过低的原因有三:(1)头部位置不正确;(2)左臂没有制动;(3)左侧支撑不足。
纠正方法:(1)加深头部正确位置的理解;(2)投掷时向天上看,并在适合推球角度尽头的天空中假想一目标,看着这一目标推球;(3)强调滑步结束前的左脚快落,使之形成强而有力的支撑;(4)滑步结束时,身体重心应置于右脚上方,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反复进行各种滑步的专门性练习。[2]
四、结论
推铅球的完整技术是一种有美感的连续性动作,只有整个动作合理,协调、连贯的完成才会取得理想成绩。本文中所强调的几点,都是推铅球技术动作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如投掷者能正确完成本文所强调的环节,就不在会出现用力不当、用力脱节等技术问题,成绩也将会得到提高。
参考资料:体育教育网
扔铅球有什么技巧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简单谈一下我的训练方法,首先纠正您一下,是推铅球,不是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用扔的话,你力量在大也扔不远,手腕还容易受伤,记住铅球是用推的,也就是说出手时有顶肘的动作,并且注意要抬肘,不能往下放。技术动作和力量都很重要,技术动作:右手为例,拇指和小指卡住球的两侧,球落在食指和中指上,掌心最好悬空,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两脚自然开立,略比肩宽,将球放在右侧锁骨与下颚骨之间,注意大臂要抬平,右臂肘关节与肩膀在一条直线上,身体重心移向右前方,落在右腿上,膝关节自然弯曲,左臂自然抬起,出手时右脚蹬地,转髋,挺胸,重心过度到左腿,右腿积极跟上,出手后重心回到右腿,身体是超越器械的,注意发力顺序,自脚到手,全身发力,并不只是靠手臂的力量,出手瞬间食指和中指用力拨球(弹),出手角度要大,出手后要有高度,出手速度要快,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好的初速度,力量方面,并不只练习上肢力量,全身都很重要,尤其是腰腹力量,腰腹力量是很多运动的基础,杠铃等器械训练就最好了,同时配合一些徒手的练习,如俯卧撑,跪跳起等等一系列的田径基本素质练习,同时要注意有一个效果很好的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等等,训练期间作息时间要有规律,不要喝酒吸烟,我就想到这么多,就先说这些吧,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可以补充,去年我就是这样训练学生的,在县运动会上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初一的男生推了11米多
掷铅球技巧有哪些
原地掷铅球的技巧有哪些?铅球运动的发展变化过程:公元14世纪,战争中出现了炮兵,当时发射的炮弹是圆球形,重量为16磅。在炮兵的训练中,时常进行投掷石头的比赛,这个石头与炮弹的样子和重量差不多。后来人们为了统一规格,不用石头,改投金属做的圆球,重量还是16磅。以后统一用公制。16磅折合成7.26千克,并一直沿用下来。儿童比赛时用的是3千克铅球。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掷铅球的技巧,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原地投掷铅球的技巧
铅球比赛要在直径2。135米的投掷圈内进行。铅球的前半圈弧线当中安一个抵趾板。由静止姿势开始试掷。推出的铅球必须完全落在40度角度线内沿以内为有效。
推铅球时应注意安全,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手指、手腕、肘关节、腰等部位,要做充分活动,以免拉伤、扭伤。同时必须在规定的场地内向规定的方向推铅球练习。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实践证明,速度力量已成为投掷铅球的核心素质。初级、中级水平的运动员腿部力量较差,致动作停顿,破坏了不间断用力节奏,成为运动员发挥速度力量的最大障碍。如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就能体现整体效果,大大提高出手速度,实现推铅球的.经济性与时效性。
具体操作如下:(以右手推铅球为例)
1、正对投掷方向,高姿站立。右手持、握球。预摆前,上体伸展,左臂自然前伸,作为最后用力的初次肌肉体验。身体先向投掷方向反向转体90度并稍前倾,提高腰部肌群的扭转效果,重心落于左脚。
2、预摆开始,左脚内侧蹬地,腰部肌群带动上体反向转体270度,形成重心向右脚平移的双支撑的超越器械技术,提高支撑反作用力效果。
3、预摆结束瞬间,左腿支撑,右腿开始快速蹬伸发力,通过展髋、挺胸、振臂、伸腕、拨指将球弹出。
从生物力学意义上说,它具有以下特点:
1、预摆前,上体伸展,左臂自然前伸,作为最后用力的初次肌肉体验。
2、预摆开始时腰部位扭转效果的准确控制,为大幅度转体奠定了基础。
3、预摆结束瞬间,增加右腿支撑反作用力,使蹬地效果明显。
通过身体扭转和超越器械等方式将预摆时身体获得的动能储备起来,在最后用力阶段配合双腿、躯干用力和投掷臂的快推动作,作用与铅球,提高出4、既可单独运用,也可作为背向滑步的过渡技术,提高动作的连贯性。由于提高支撑反作用力效果,加大身体扭转的程度,提高了出手速度。最后用力时,对腿部力量的要求较高。
建议:投掷铅球的技术,体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速度为核心的技术,主要强调动作的连贯性,整体性。既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教学内容,为发现人才提供机遇;又可作为业余训练的辅助手段,过渡技术,提高运动成绩;还可作为专业运动员的改进措施,提高动作的连贯性。
关于掷铅球技巧,掷铅球技巧有哪些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