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下有哪些著名的大将
比较知名的有5个,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周勃、樊哙。
1、韩信(?-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2、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砀郡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
3、英布(?—公元前196年),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人,坐罪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秦末汉初名将。
4、周勃(?—前169年),西汉开国将领、宰相。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威武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侯。
5、樊哙(公元前242-公元前189),沛人,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
刘邦手下有几个大将各叫什么
十位大将。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最终被吕后胁迫,留了下来。病死在长安。谥号留侯。
樊哙:刘邦同乡好友。为人武勇无比。曾多次解救刘邦。但在刘邦病危时听其作乱谣言,竟令陈平周勃前去杀之(未遂)。
陈平:原项羽手下。后投刘邦。虽然行为不检点但并不为刘邦所忌。后为丞相,吕后死后帮着剿灭吕家余孽。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沛县小官。主管后勤,为所有功臣中功劳第一。后为丞相,主管内政。
周勃:刘邦手下大将。吕氏乱政风波后为文帝朝丞相,但能力远不及陈平。后辞去官职。景帝朝名将周亚夫是其子。
曹参:与萧何一样都原为沛县小官。丞相。素有“萧规曹随”一说。
韩信:汉初最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受跨下之辱,但不改其志。最终投得刘邦做成大事。后被吕后计杀。
彭越:三王之一。为刘邦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但后被刘邦流谴,最终被吕后所杀。
英布:又称黥布。本为项军手下大将,后投刘邦,为三王之一。最后被刘邦出兵击杀。
卢绾:刘邦同乡。随其征战,封为燕王。但最终投降匈奴。
刘邦手下大将10位分别是
刘邦手下大将10位分别是:
1、韩信:
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2、彭越:
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
3、英布:
早年坐罪,受到黥刑,俗称黥布。初随项梁起义,迎娶吴芮之女,拥立楚怀王继位,封为当阳君。项梁阵亡后,成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屡破秦军,封为九江王。受到汉朝游说,叛楚归汉,为楚将龙苴所败。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封为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4、樊哙:
樊哙出身寒微,以屠宰为业,因迎娶吕雉之妹吕嬃,深得刘邦和吕雉信任。参加沛县起义,骁勇善战,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颇有功勋。鸿门宴时,曾出面营救刘邦。西汉初年,担任大将军、左丞相,封舞阳侯,参与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王信等。
5、周勃:
周勃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封为威武侯。参加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带兵攻取曲逆、泗水、东海两郡,凡得二十二县。汉高祖六年,封为绛侯。
6、陈平: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东征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
7、萧何: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辅佐沛公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8、灌婴:
秦二世二年,灌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
9、曹参:
初仕秦朝,起家沛县狱掾。秦二世元年,参加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
10、张良:
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