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唱戏歇后语
孔夫子唱戏(歇后语):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出口成章,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kǒuchéngzhāng,意思是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出自《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成语典故
钱塘金寿门先生农客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至。一日,有某商宴平山堂,金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次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座哗然,笑其杜撰。金独曰:“此元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綦切。”众请齐全。金诵之曰:“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皆服其博洽。其实乃金口占此诗,为某商人解围也。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馈之。
翻译:扬州的盐商们仰慕金农的名气,竞相宴请。一天,某盐商在平山堂设宴,金农首座。席间以古人“飞红”为题,行令赋诗。轮到某盐商,因才思枯竭,无以为对。众客商议罚他。盐商说:“想到了!柳絮飞来片片红。”宾客笑他这是在杜撰。金农说:“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佳作,他引用的很恰当。”众人请他补全。金咏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都佩服他才思敏捷。其实这是金农自己杜撰的,为盐商解围。盐商很高兴,第二天,馈赠他千金。
孔夫子唱戏下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孔夫子唱戏下一句歇后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歇后语:
孔夫子唱戏
答案:
出口成章
解释:
孔子的文思敏捷,知识面广,设想他唱戏,其唱词也会即景生情、脱口而出的。
此歇后语形容文思敏捷。话一说出来就成为规范,成为文章,比喻有知识、口才好。
更多关于孔夫子的歇后语:
1、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2、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3、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7、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9、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10、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1、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12、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13、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14、孔夫子肚皮——书橱(舒徐)。
15、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16、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17、孔夫子的手巾——包书(输)。
18、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19、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20、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21、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22、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23、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24、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25、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26、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27、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28、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29、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30、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31、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32、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33、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4、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3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36、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7、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38、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39、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40、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41、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42、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43、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4、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45、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46、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唱戏(歇后语)的下半句是什么
这句歇后语是: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类似的歇后语还有: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