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全诗拼音(七律长征的全诗拼音)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5030

七律 长征 拼音

[chángzhēng]

七律长征全诗拼音(七律长征的全诗拼音)

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七律 拼音

qīlǜchǎnɡzhēnɡ

七律·长征

honɡjūnbúpàyuǎnzhēnɡnán

红军不怕远征难,

wànshuǐqiānshānzhǐděnɡxiān

万水千山只等闲。

wǔlǐnɡwěiyítãnɡxìlànɡ

五岭逶迤腾细浪,

wūmãnɡpánɡbïzǒuníwán

乌蒙磅礴走泥丸。

jīnɡshāshuǐpáiyúnyánuǎ

金沙水拍云崖暖,

dàdùqiáohãnɡtiěsuǒhán

大渡桥横铁索寒。

gânɡxǐmínshānqiānlǐxuě

更喜岷山千里雪,

sānjūnguîhoujìnkāiyǎn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拼音版

《七律·长征》拼音版如下:

红hóng军jūn不bú怕pà远yuǎn征zhēng难nán。

万wàn水shuǐ千qiān山shān只zhǐ等děng闲xián。

五wǔ岭lǐng逶wēi迤yí腾téng细xì浪làng。

乌wū蒙méng磅páng礴bó走zǒu泥ní丸wán。

金jīn沙shā水shuǐ拍pāi云yún崖yá暖nuǎn。

大dà渡dù桥qiáo横héng铁tiě索suǒ寒hán。

更gèng喜xǐ岷mín山shān千qiān里lǐ雪xuě。

三sān军jūn过guò后hòu尽jìn开kāi颜yán。

《七律·长征》

【朝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内容品读:

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