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赵本山一年收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赵本山一年能挣多少钱能缴多少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德云社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多少和本山传媒比哪个多一些
本山传媒与德云社的总收入好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本山传媒在10年前的总收入就已经拉开德云社一条大街了。
我记得在2005年的时候,本山传媒的总收入就已经超过了3.5个亿了,而那个时候的德云社总的注册资金好像只有一点点。
在此之后,本山传媒拥有6家大型企业,其他的小企业数不胜数,而德云社的发展除了最开始的德云饭店和墨尔本的薰衣草小熊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来的东西。
只不是在近几年的时候德云社的发展突飞猛进,以郭德纲于谦为领衔的相声艺人在相声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好,同时对于相声的传承和文化的宣扬也起到了一个非常积极有力的作用。
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去忽视,那就是本山传媒之所以如此优秀,或者说企业如此庞大,是因为赵本山几乎整合了整个东北的二人转市场和二人转舞台。
而目前的相声领域或者说相声圈子里面依然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分,体制外也不是德云社一个社团说了算的,而是有着很多的社团,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
所以无论是从企业的体量上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历史渊源来看,本山传媒都要比德云社的发展要高上几个档次。
当然了,在相声领域里面好像还没有哪一个社团能够有德云社一较高下的,德云社现金的发展状态已经成为了所有相声领域同行的风向标。
赵本山老师每年都要投资很多的影视作品,收入大概在3亿左右。自己的本山传媒公司也能有2亿的收入,再加上一些副业还有自己的代言费,每年最起码也得有上千万吧。最重要的是他建造了一个影视基地,投资不到一个亿,但现在已经价值7亿左右了。
从这点也可以看得出来,赵本山也算是全面发展了吧,想要超越他还是有些艰难的。那郭德纲的收入又是怎么样的呢?同样是投资拍摄一些影视作品,但郭德纲投的大多数影片,票房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低的,所以收入就没有那么的高了。
对郭德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云社,虽然现在德云社确实是很火的,但这些成员的年收入也都不低,虽然他们给德云社挣了很多钱但自己也拿了不少。据了解郭德纲每年能拿到3600万左右,这和赵本山相比那差距就有点太大了。
德云社的运营模式,跟本山传媒根本不是一个类型,而且企业收入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具体是指公司账户流水,还是扣除一切运营成本后的净利润,这两者算法是不一样的。
但无论哪个方面来讲,德云社的收入,也跟本山传媒差距很大,基本就是麦当劳跟麦香鸡的差距。
赵本山旗下的公司,就算只把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本山传媒拿出来,忽略本山控股以及所有挂着本山商标的企业,也足够把所有德云系公司吊起来打,包括郭德纲王慧夫妇之外,钟朝晖于增生张文波王钦俣王海等所有关联人物的公司加起来,也不够跟本山传媒较劲。
首先比较一下企业注册资本,虽然企业注册资本不等于企业收入,但注册资本是企业运营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你的注册资本意味着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其他合作企业对你的重要考量,比如一家注册资本只有一百万的小微企业,别人跟你合作超过一百万的项目就会胆战心惊,一旦项目黄了导致资不抵债,那么这家小微企业也只能在一百万的范围内承担责任,超出部分法律无法保障。
而德云社的主体企业——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至今也只是一家注册资本140万的小微企业,而德云社其他三家关联公司,黑龙江德云社(100万)、南京德云社(100万)、吉林德云社(50万),感觉都是凄凉感慢慢的农村小卖部级别。这四大德云社注册资本加起来,还不如曹云金的星月文化(500万)。
而本山传媒则是一家注册资本12500万元的大型传媒公司,零头都比德云社拧一块还多,至于其他关联企业就不用再拿出来比较了,赵本山集团最小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也是五百万级别。
商业版图方面,德云社方面最大头还是在相声商演市场,其他投资领域比如餐饮、德云华服、红酒、薰衣草小熊、面膜等,都是小打小闹而且大部分是没有盈利的,不得不说郭德纲除了相声商演,还真的没什么商业头脑,干一样赔一样,最惨的就是影视投资,背着“烂片王”的名号,至今甩不掉,刚刚上映的《鼠胆英雄》首映就扑街,至今也没能突破八千万票房,看来郭德纲今年又要多开几场商演,才能把这个窟窿补上了。
而本山传媒旗下,是一个由文化、广告、影视剧、办学和煤炭经营等组成的商业帝国,不光在东三省和全国范围都有覆盖,海外市场也做的风生水起。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一共九家剧场,一年收入过亿。相比起来德云社在全国的九家小剧场,用郭德纲的话说,基本都是赔钱的,全靠商演走穴养着。两者一比实在是云泥之别。
另外比较德云大家长郭德纲跟赵本山,两人的财富差距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赵本山在2016年就被曝出,坐拥三十亿资产。而郭德纲年收入最高的一年,也就7000多万,大部分时候在三千万~五千万之间徘徊,而且这些收入大部分要用来维系德云社运营,补贴亏钱的餐饮红酒影视以及小剧场,哪怕全部一分不落的算进郭德纲的资产里面,他要累积到30亿这个数字,也还要再不吃不喝奋斗二十年以上。
请提问弄清爽,
本山传媒已更名辽宁民间艺术团,什么原因呢?太耀耀耀了,确实有些事做过了,该收收了。
德云社这几年刚上轨道,在相信界是一枝独秀,但是在电影方面有点那个不好意思。注意夹起尾巴做人做艺,不能飘,有的领域千万不能碰。
德云社郭德纲2005年刚火遍全国时,赵本山己经叱诧江湖10多年了。
其实德云社真正大火也就五,六年时间,郭德纲的徒弟们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张鹤伦等走上舞台,上电视,开商演,有影响力才有利润。
论注册资金,请看,赵本山的辽宁民间艺术团1.5亿,相关企业6家,都在500万左右。
德云社,王惠控局(郭德纲全国最好男人)注册资金140万,相关企业10家,多数在50万左右。
二家完全不在一个量级,重量级对轻量级。
但德云社相对属于后起之秀,近几年影响力大涨,今年已进入电视剧行业,据有关网络资料,德云社2018年营业收入3.8亿,辽民营收不详。
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好!
德云社一年商演算120场,据说一场100万。就是1.2个亿。
小剧场3000多场,平均每场3万,就是一个亿。
这些都是收入的小头,真正大头在郭德纲参加的综艺节目,还有德云社旗下艺人参加综艺的管理费(据说抽10%)
毛估估德云社一年4亿营收,但是纯利难说,毕竟400人吃饭,这么多小剧场的租金。。。
本山传媒应该从营收上没有德云社多,但是赵本山肯定比郭德纲有钱!
本山传媒在海南的地皮价值,就够德云社追好几辈子,怎么比?
一个小品大拿,一个相声大拿各有千秋,当然这也没法比,毕竟本山大叔叱咤江湖这么多年,但从他们徒弟门的艺术造诣上来讲郭的徒弟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口味,而本山大叔的那些徒弟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估计会遇到挫折。因为毕竟小品的竞争对手遇到了一个强敌那就是开心麻花。
二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就本山的地位,艺德方面,郭德纲只能算是小学生了,论年收入它就是十个郭德纲也比不上一个本山传媒
赵本山一年在家待着,能赚多少钱
本山大叔除去个人的一些隐性的投资,仅从公开的投资和产业来看,保守估计一年赚2亿~3亿。
他的收入主要集中在刘老根大舞台、辽宁民间艺术团,影视剧投资、广告代言,据说还有煤炭运营和房地产投资,但这些没有公开可靠的来源。
1、刘老根大舞台
在全国一共有10余家,光沈阳的一年就有超过1亿的收入,其它地方的,以日净收入10万元(实际可能远大于此),保守估计4000万。扣除交税、人力或者其它的开支,1亿是一定能赚到的。
2、影视剧、广告
在几年前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赵本山披露的年收入是1.04亿,包含影视、娱乐、广告代言这些,扣除税收的话,扣除税收的话大概是8000万左右。《乡村爱情》《马大帅》这些版权、广告费用可不少,还有霍香正气水这些代言,都是金矿。
3、实业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本山大叔的沈阳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是从事煤炭经营和运输业务的,这一年保守估计3000万的收益,兴建的影视基地市值7亿,保守估计一年盈利2000万。
本山大叔自己的身价早就超过50亿了,买私人飞机,用Virtu手机(百万一部),捧女儿,捧徒地,就算一年到头在家躺尸,也得雇人来给自己数钱。本山大叔凭手艺和眼光吃饭,比起那些套国家钱的国企老总,强太多了。
赵本山一年能挣多少钱能缴多少税
明星当老板,不是稀罕事了。日前,有媒体爆料称,经过长时间调查,通过明星的业绩和口碑,在2008年“星老板”收入排行榜中,赵本山以1.5亿元的收入,名列第一。该媒体爆料称,本山传媒董事长赵本山的二人转剧场已经形成连锁企业,到目前为止,北京等地的“刘老根大舞台”共9家,这也是他倾注最多心血的事业。2008年时,尽管北京的分店还没开,其余8家“刘老根大舞台”以每场500人观看,平均票价50元,每年举办200场计算,一个剧场每年就能带来500万元的收入,而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总共有8家,平均一年总收入4000万。辽宁省文化厅厅长郭兴文曾披露:赵本山辽宁民间艺术团,2008年共演出2127场,演出收入9660万元,上缴利税1752万元,收入列全国演出团体之首。预计今年10月,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将在北京开第二家店。而赵本山近年来还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电视剧的投资和拍摄上。一部电视剧收入五六千万不等。据此算来,2008年一年,赵本山各种收入加在一起,大约在1.5亿元人民币,成为“星老板”中名副其实的“大佬”。
关于赵本山一年收入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