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力测试表上要用“E”字的原因
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制定的。国内使用的视力表有:国际标准视力表、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兰氏环视力表。视力表是基于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通过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正常情况下,人眼可以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形成的最小视角,也就是一点视角。视力表是基于一个视角设计的。【e字表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使用e字表是因为在整个世界标准的19500年中国医学会举行了第九届中华医学会大会,推荐了孙济中教授绘制的《国际标准视力表》。这个表是基于国际视力表的1分视角、5米距离、小数记录等标准。最后,全表改用了s音符“e”字眼标。相比之下,缪天荣教授于和平教授于生前提出了一个5分对数视力表。经过长期的推广,数表被广泛应用。不过,e视标中间的一个短点很短,容易辨认和猜测,视力就测不准了。1989年,对数表确认为国家标准嘲11per31989。这一版本的国家标准中,采用了郭良敏提出的改良e视标,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三划等长的e字视标,每一笔画或空隙都是正方形的5.1。”这个e更符合严格的视角分辨率设计的意义。视力检测表上为什么要使用“e”字?视力检测表【e表的好处】的一个好处在于,它有一定的栅格结构,这有助于测试散光。例如,某人可以清楚地识别左右e,但是上下e识别困难,所以可以合理怀疑他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散光。如果使用a、f、y等,即使看不清楚,也能区分出尖头方向。如果使用h、n、z等,四个方向只剩下两个,50%的正确率,完全可以。如果使用d、o、x等,还有什么可以测试的?所以其实可以选择的词母不多。三边整齐的方正外形是e的一大优势。但是,e也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选择。用其他字母测试视力,并非不可能,比如c、g、x。飞行员使用c表进行视力测评。再比如中文制表,完全可以不用英汉字母改用中文字,这样的选择就更多了。只不过e表够好用,没有这个必要罢了。
我们国家的标准视力表为什么用E
从小到大我们都要测视力,在国际上有那么多的视力表,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视力表中是英文字母E呢?有人说,因为E是Eyes,眼睛的首字母,其实这个解释是不科学的,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标准视力表用E吧。
我们常用的E字国际标准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在1952年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大会上,中华医学会推荐的《国际标准视力表》就是E表,后来这个表作为全国标准普及开来。所谓的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在5米距离,10行的E字上下两横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正好是1度角,计算公式为:视力=1/度角。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远视力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先遮盖一眼,单眼自上而下辨认“E”字缺口方向,知道不能辨认为止,然后记录下来。近视力:近视力多采用耶格视力表,同样方法辨认E字缺口方向,正常视力在30厘米处看清1.0即可。同时E字具有一定的栅格结构,对于测试散光有一定的帮助。
E表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在用,美国现在还在沿用的“Snellen
chart”是由各种拉丁字母组成的,是最初版本的视力表。日本采用的兰德特环行视力表又常被叫做“C表”,“C表”也是我国飞行员招收所采用的标准。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标准视力表要用e
相比较起来,这个“E”字更加符合严格的视角分辨率。
因为近代的视力测定等技术欧美国家一直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所以我国也一直引进并沿用字母测试表。另外还因为汉字笔画大都较多,用汉字实际上也难以达到精确测定视力的目的。此外,我国所选用的“E表”,也适用于无法顺利阅读拉丁字母的人群,同时也适用于母语不使用字母表的人群。
平时所说的测视力其实是检测眼睛看远处的能力,其准确定义是测定能够认识其形状的最小视网膜上的成像。
我们常用的“E”字视力表是根据视角原理设计的,用一个公式表达即V=1/a,a就是视角,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
在5米距离,10行“E”字上下两横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正好是一分视角,而我们所熟悉的三划等长的“E”字,其每一个笔画或空隙均为正方形的五分之一。
因此相比较起来,这个“E”字更加符合严格的视角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