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爱新觉罗启骧,爱新觉罗·启骧的人物生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爱新觉罗·启骧的个人简介
爱新觉罗·启骧,字腾伯,生于1935年。启骧毕业于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后在北京城市建设学院学习。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师职高级工程师,1997年被聘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是当代中国传统书法传承人。目前,启骧先生的作品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国际奥委会博物馆、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及国内外朋友广为珍藏。
爱新觉罗·启骧的人物生平
早年受教
启骧幼年受祖父毓逖(清光绪帝禁卫军统领,与齐白石交往甚密,并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书画方面的熏陶,后受其堂兄启功的指导,在书法实践与理论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其书法曾临柳公权、二王、智永、欧阳询、赵孟頫等名家碑帖,博采众长、汲取营养,作品章法严谨,风格清秀刚劲,富有时代感,被新闻界、书法界称为工夫派、实力派的书法家。作品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并收藏。1990年爱新觉罗家族为亚运会捐赠书画作品近二百幅(包括溥杰、启功的作品),他作为家族的代表,在日本五个城市参展,进行书法交流活动。1991年书写的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精制册页,做为国礼由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瑞士洛桑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并被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永久珍藏。“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这是1990年爱新觉罗启骧先生临摹启功先生的作品。其落款颇有意思。一是:“老兄佳作甚赏,以临之自慰。———启骧”。第二条则是“此吾从弟启骧,戏笑拙书,观之增愧。一九九○年春。———启功”。1990年,作为建筑业的高级工程师启骧,在书法界还是初出茅庐。从启功先生的这一题款中不难看出,这位老人对这位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堂弟关爱之甚。
就在这一年,爱新觉罗家族四十多位书画家为亚运会捐献作品,启骧先生曾作为家族的代表访问日本。
多少年来,得到启功先生的悉心指导,启骧受益匪浅。但启功先生却十分严肃地对他说:“你的字什么时候不像我的了,那就好了。”启骧听后开始十分茫然,促使他更加刻苦,终于达到了反经合道的境界。启功说:“他的字已经没有我的“毒”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994年当启骧告诉启功,想把自己多年写就的一些书作整理出版一本《启骧求教集》,启功先生非常高兴,当即提笔,改题书名为《启骧书艺集》,并在序中给与“可入百年宗匠之藩篱”的极高评价。启骧看了说:“大哥,这怕不合适吧。”启功却连连说:“合适!合适!”但事后未见付梓,原因是启骧对拟将出书的作品,有的还不满意,尚须精雕细琢。于是,冬去春来,寒暑频移,几经筛选,到1997年底方交稿出版。
每次去看望启功,启骧一定要带上自己的“作业”。1997年底,有一次带的是小楷《洛神赋》,总计九百一十一个字,每个字只有一厘米见方。当时八十五岁高龄的启功先生的视力已经很差,可他老人家硬是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仔细地看完了,并谈了自己的意见。内中“翳修袖而延伫”一句的“伫”字,繁体启骧写成了单立人加一个“”,而启功先生说:““伫”字的繁体应作“”,清朝时为避咸丰皇帝的讳,也有你的这种写法,我们现在就没有必要了。”启功先生还非常严肃地说:“无论出书办展,都不能“玩票”。过去唱戏,多大的角,唱得不好,观众都会叫倒彩。你作为书法家,一点一画都要认真负责。”听了老师的这番教导,启骧回去后就又重新写了一遍。这后一幅作品在1998年4月展出时,令人赞不绝口,称誉它是“一气呵成,字字工整,个个珠玑。甚至有人任选其中的一些字放大尺余,竟发现毫无败笔之处。”
1998年4月启骧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启功先生在开幕式上说:“启骧,我们是一家的。在这里我只是代表他,请大家多提意见。”
这一次书法展搞得很成功,开幕式来了上千人,以后几天也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连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都说:“我们在这里几十年,书法展这样受欢迎,还是第一次看见”。
两年后,2000年初夏,当记者为启骧的事采访启功先生时,他还记忆犹新地说:“启骧,你在书法展上的那四个字“谦和诚朴”,那么大,我写不了。”启功先生还风趣地说:“启骧,你现在是大师了。”启骧说:“不!您才是大师,我是动物园里的大狮子。”启功说:“那我是咬人的虱子。”两人大笑。启功先生说:“我不能因为启骧有了成绩了,就贪天功据为己有。启骧是下了功夫了,下了大工夫了,这一点我可以证明。并不是因为我们是一家,我特别地对他吹嘘。……”兴致所至,启功先生一连讲了二十分钟。
启功先生对启骧的关心爱护以及启骧对大哥的尊重感激之情真非言语可表。对于启骧来说,不仅仅书法,启功先生的学识、为人,以至于一言一行都是自己的楷模。建筑师大卫和记者麦克是一对美国夫妇,在一次聚会中见到启骧,就对墙上的书法作品跷起大拇指,连连说“good!”“Beautiful”!启骧一边笑着诙谐地说,你们不会是因为知道是我写的,而有意恭维我的吧,一边给他们讲解中国书法的奥妙。他说:“一幅书法作品,就像一首乐曲,一个字就像其中的一个小节,而笔画就像其中的一个音符。作为整幅书法作品,首先要讲究总体结构,总体的美。用它的节奏,旋律,来表达一种感情。激昂奔放之处,如山洪暴发,电闪雷鸣,悠扬婉转之处,若潺潺流泉,细雨润物。每个字,一个小节,是一个组成部分,也决不可马虎随便,都要禁得起推敲。而笔画又是字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写好每一笔,是基本功。就像小提琴家是弓子摩擦琴弦,能发出优美的乐音,而未经训练的人可能就会发出噪音来。要掌握运用笔墨同样需要刻苦练习。”通过翻译,那位外国女记者竟感动得落下泪来。她情不自禁地说:“您一定是从小就练习的吧!”启骧也被记者的感动而深深感动着,启骧说:“这位女记者,虽然不认识中国字,竟然能被中国的书法艺术所打动。书法艺术沉淀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和精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艺术的魅力,对于美的理解,可以超越地理、民族、人种的界限……
爱新觉罗启字辈的有大人物吗叫什么啊
启功,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教育家,文物鉴定家。是清雍正帝第九代孙,他独创“启体”(书法),他一生豁达谦虚,从不用爱新觉罗姓氏,2005年病逝,享年93岁。
爱新觉罗启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爱新觉罗·启骧的人物生平、爱新觉罗启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