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闺女回家上坟要不要到厚待家吃饭
当然要厚待了,清明是每年祭奠先人的大日子。
一般家里有哥嫂的,妹妹,姐姐外嫁,清明回家给父母扫墓,哥嫂是要招待的。
农村一般闺女给父母上坟,除非是没有兄弟,否则一般都是要先在兄弟家落脚,聊一聊兄弟的生活近况,然后再去上坟,向已逝的亲人诉说兄弟及自己的生活,要他们安心。
如果有哥嫂,闺女过兄弟家门而不入,有的地方会笑话兄弟姊妹不亲,被变相的认为是闺女诅咒娘家后继无人,会被相邻看不起。
清明节日记200字
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清明节很快就到了。星期五,我跟着爸爸妈妈到老家——溱潼去扫墓。
溱潼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素有“苏中明珠”的美称,这里不仅有世界珍稀动物“四不象”———麋鹿,还有闻名天下的“溱潼会船节”。听住在老家的七奶奶说,会船节时这儿可热闹了!再过一天就是“会船节”了,我多想看看老家那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啊,可妈妈说,我当天回家,不能去看了,我觉得十分遗憾。
我们整个家族的人都去给我的太太太公扫墓,在路上,我看见他们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太生前对我的宠爱,眼前浮现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脸庞,回想起太太帮编毛衣的情景,想到这时,我的鼻子一酸,眼泪也“溜”了出来。记得唐朝诗人杜牧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天没下雨,阳光照在我身上,我却感觉不到一点暖意。太太的坟墓在小村的尽头,一到那儿,爷爷就在太太的坟前摆上了苹果、饭团等供品,然后把买好的黄纸点燃,我们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坟前,爷爷让我们一个个上前鞠躬。轮到我了,爷爷一边叫我鞠躬,一边请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学。我想在此长眠的太太一定能够听到我的心声的。
等扫墓仪式结束,太阳已经西斜了。大家纷纷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轻松了许多的原因吧,他们表情不再严肃了,而是相互说说笑笑,我也抬头欣赏四周的景色,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一条大河从我们身边伸向远方,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几只小船驶过,船上的人,撑着篙,还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随风飘荡,姑姑随手折了一根柳条编成帽子戴在我的头上,我一下子成了机灵的小红军。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风俗,它表达了我们对先人的怀念,同时又是家人团聚,踏青赏春的绝好机会。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ZKPrj5ptWHxSJvCL-ytPQ?pwd=4v1c提取码:4v1c
清明节烧纸起源是一个商业大骗局!为何这么说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祭祀节日,也是我们对缅怀死者的一种形式。但其实烧纸是一件非常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还伴随着许多迷信的传说。烧纸传说的起源,其实是商业骗局,是商家的一个噱头。
烧纸噱头的起源,来自于一个传说。在东汉时期的时候,蔡伦改造了造纸术,赚了非常多的钱,他的哥哥和嫂嫂非常的羡慕他,于是就向他学习造纸术。但是他的哥哥嫂嫂没有什么耐心,功夫还没有学到位呢,就急急忙忙的开了一家造纸作坊,造出来的纸质全都是劣质产品,自然这些纸张就无人问津,这时候他的嫂嫂就想出了一个妙计。
这天夜里,邻居们忽然听到了,蔡伦的哥哥家传出了大哭的声音,所以都赶过来看一看。问了才知道,原来是蔡伦的嫂嫂在前天晚上突然暴毙了。蔡伦的哥哥当着邻居的面,哭的死去活来,边哭还边烧着纸。烧着烧着,棺材里就突然有了动静,邻居们都惊呆了,这时有人壮着胆子上前打开了棺椁,蔡伦的嫂嫂就在这个时候突然跳了出来。
蔡伦的嫂嫂说,因为蔡伦哥哥为她烧了许多纸钱,而她把这些钱全都献给了阎王,于是阎王就把她放回来了。这个时候蔡伦哥哥就疑惑的问道:“我并没有给你烧钱啊”。蔡伦的嫂嫂指着火堆说:“你烧的那些纸就是钱,在阴间那些纸张是可以当钱用的。”
于是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买蔡伦的哥哥所制造的劣质纸张,用来祭奠那些已经死去的人,慢慢的也就成了一种习俗。另外,蔡伦的嫂嫂还阳这天正是七月十五,所以每到了这一天,人们都会为祖上烧纸,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到了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