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是怎么回事,切糕的梗是怎么回事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940

“切糕”是怎么回事

因售卖切糕者出售玛仁糖时一般用刀从大块玛仁糖切下小块,这是“切糕”的由来。

切糕是怎么回事,切糕的梗是怎么回事

2013年1月11日晚,网友“洛阳同城会”发微博称,当日下午5时许,洛阳市涧西区中州西路谷水西转盘处,发生拦车强卖切糕事件。

微博援引爆料人的话称,售卖切糕者强行拦车后,司机无奈下车询问价格。对方回称:5元一两,但瞬间挥刀切下11斤,共计550元。随后有人及时报警,售卖切糕者则电话召集同伙赶到,围堵司机。

这条微博经多家媒体官博转发,迅速引来数万名网友关注。多名网友对强卖切糕行为予以谴责,并有网友感慨:珍爱生命,远离切糕。

切糕是玛仁糖的俗称,是一种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民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

切糕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被坑过么

也许你经常在城市的闹区见到,几个新疆人推着一个小车,上边卖着看着甜甜糕点,很有卖相,如果您经不住诱惑,上去买一小小块,很可能你的钱包就会扁了……最近有个“切糕”事件非常火,有人甚至发出感慨说宁撞宝马车,不惹切糕车,这是怎么回事呢?有没有切糕事件完整版呢?

12月3日微博上最火的话题无疑是切糕。上午岳阳公安警事在微博上称处理了一件价值16万元的核桃仁糖果纠纷,下午新周刊发布了一张切糕图,并称之为硬通货。网友纷纷跟帖,或回忆那些年吃切糕的经历,或吐槽切糕是检验高富帅的重要标准。”你是否曾今也被“糕富帅”坑过?

岳阳公安近日处理了一起“切糕纠纷”,称由于“语言沟通不畅”,买卖双方打起来了,把切糕和摩托车也损坏了,最后警方判买方赔偿新疆人损失,新疆人遣返回新疆。震撼点在于赔偿的数目:摩托车加上两个伤员值4万,切糕值16万。

网民们还是比较有幽默感,没有一味攻击少数民族,而是专心吐槽这“16万”,最有意思的一则是:由于通胀升级,售楼处已经弃“潘币”而改用“切糕”计价了,这天某男子提了一坨切糕交给售楼小姐:“这一套房子我要了!”售楼小姐红着脸又掰下一小块还给他:“全款97折。”

切糕是玛仁糖的俗称,是一种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民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因出售时一般用刀从大块玛仁糖切下小块,因此又被称作“切糕”。

由于采用了压紧的制作工艺,使切糕的密度变得非常大,很小的一块切糕重量就可以达到1-2公斤。

切糕之所以又硬又重,是因为掺了大量的糖、花生和面粉,而且经过了层层压制,密度非常大,有点像“压缩饼干”。其中,糖可以起到防腐作用

由此可见切糕不会比黄金还贵。

切糕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前段时间是有一些和我同民族的切糕商人存在卖切糕时有意无意间切大整块切糕中的一部分,强行卖给顾客的现象,造成买切糕的人不满,发生争执的现象被称为切糕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