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是什么意思
三教九流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按照等级的不同来审视规范道德行为,化解单一的道德规范引发的潜在社会矛盾,此词本无褒贬。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含有贬义。
一、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1、儒教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极目标。后为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华夏土生土长的宗教”,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
2、道教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
3、释教
释教指东汉时传入我国的佛教。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二、九流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
至于上中下九流之说,则是源于《汉书·艺文志》。此中将天下学说分为九流十家。
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
之所以以‘流’来形容,实际上是以社会形式比喻为水。无论是山河变换,还是水脉分流,水却一直遵守自然的规律的同时,依然展现自己的意志思想。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花子、九卖糖。
三、三教九流新说
传说中,鸿钧老祖一道传三友,老子与元始天尊创立“阐教”,通天教主自立“截教”,再加上三位人皇统领人间,称“人道教”,如此为“三教”。
九流,则是指尊卑不同的九种身份。由尊至卑依次是: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附:商人的身份很低。
“三教九流”成语典故【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1、“三教九流”一般都理解为古代职业的名称,并认为这是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教九流”,往往含有贬义。“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扩展资料: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三教”指的是中国儒、道、佛三大教派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五行:车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意思
三教九流的意思是: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三教九流
【解释】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出自】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和汉朝旧事,了解到目前。
【例子】他有很多三教九流的朋友,所以社会上的信息十分灵通。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九流三教、三姑六婆、五行八作
【反义词】正人君子
扩展资料
1、三教九流的近义词
五行八作
【解释】泛指各行各业。
【出自】民国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例子】院子住户里汇集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于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泛指各行各业
2、三教九流的反义词
正人君子
【解释】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出自】鲁迅《藤野先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例子】赚钱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做个正人君子为社会效劳。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