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免费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一章)(2)
6、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语言”就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
语言=言语活动-言语,言语带着个人性,语言带着社会性。
7、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答:无法把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分开;声音离开了意义就不再是语音的声音,意义离开了声音也就不再是语言的意义,而且声音和所表示的意义一旦分开,语言符号也就不存在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语言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答: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柴交际工具的作用。
9、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答:一方面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细微的偏离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时间的推移,细微的偏离积累成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人口的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变,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出现,书面语的产生、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内部的阶层和行业等等的分化,都必然会引起语言在功能上的分化和发展。
10、语言是一个系统
答:语言是一个人和人之间表达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而人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系统也必然是非常复杂的。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是各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根据严密的组织规律分层次组织起来的,不同单位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系统”
11、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不平衡。
答: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有明显差异的,其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几乎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语法子系统的系统性也很强,但比语音系统稍差一些。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进行语言的发音、时态的变换等等。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均有这样的规律。
12、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答:系统性还表现为相对的封闭性,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对的封闭性也就不成其为一个系统。
13、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答:语言的出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语言的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都是分层次的,不是单一层次的,而且有上位层次、下位层次之分。大小依次为:语速—词—短语—句子,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句子和句子可以组合成语篇,语篇是的交际单位。
14、组合关系的含义
答: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部分和部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上。
15、聚合关系的含义
答: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6、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现为聚合关系的线性序列。
17、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答:普通语言学研究领域包括的内容有:语言的定义,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本体的语音、语法、语汇、语义和文字的一般规律,不同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性和特性等等。
18、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任何一门应用语言学都有自己的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是主要性质。主要研究领域:
1)最早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
2)实验语音学,是现代通讯领域应用语音学的理论和成果改进通讯质量和效能的体现。
3)计算机的广泛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等结合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形成的新的应用语言学。
4)也可用来侦破刑事案件。
19、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
答:不论中外,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辩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印度人、希腊人已经对语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后世语法研究的基础;中国人则对语义、文字、音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都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真正的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一章)(4)
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答:1)“相互理解程度”是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所采用的区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即他们认为: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同时主张: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其实,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单凭“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依据语言结构差异的程度,来确定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即可能会把本属于同一民族但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所使用的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当作不同的“语言”,从而认为这些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
2)客观上,在有些地区,分属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居民使用的语言差别很小,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话”,按照“相互理解程度”的理论,这些居民说的“话”应为一种语言,因而他们也应属于一个民族。这样推论与客观事实是不相符的。
3)实际上,按照“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并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区分“语言”和“方言”才是正确和可行的处理方式。
6、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
答:区别语言和言语是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所必须的,区别语言和言语可以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并把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一致的出均植系统的范围内,而使语言学回到本体研究部分,从而提高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
7、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符号”有一个根本特性,那就是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8、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形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形特征使语言系统的组合单位的成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个部分之间就都有可能形成各种关系,产生各种相互影响。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9、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
答:1)对语言的观察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目的不同、依据的理论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素材不同等因素会造成语言学存在着不同的理论。
2)即使以上都相同,但由于时代的不同,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态度等等主观因素不同,结论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3)客观语言是浑然一体的,并和参与交际的各方、周围的社会环境等等是分不开的。语言学家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现有的研究手段对研究现象加以切割分析,然后再进行综合。
4)作为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永远处于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2)
分类:“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
C是形象色彩。词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3.义项是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4.义项既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也包括附着在理性意义上面的附加色彩。
5.义项的概括性: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不包括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显现的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
6.义项可以进一步分解位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7.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8.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9.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法。
义素分析通常三个步骤:
①确定对比的范围。
②比较词义的异同。
③整理和描写。
义素分析的目的:揭示词义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10.义素分析的要求:
①力求做到准确。分析的结果必须准确的反映词语的所指范围不能过宽过窄。
②力求简明。分析的过程中应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揭示词义的特征。
11.义素分析的作用:
①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
②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③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
12.义素分析存在的问题:
①义素分析尚未有客观的分析标准和依据,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义素的数量也发生变化,不是预先设定的。
第三节词义的聚合
1.单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概括反映一类对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这类词叫“单义词”。
2.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几个互相联系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相互联系的义项,这类词叫“多义词”。
3.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4.多义词的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这些后来衍生出来的意义叫“派生义”,也叫“引申义”。
5.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由义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
6.本义和基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7.词由单义→多义的根源:
①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
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
8.派生意产生的途径:“借代”和“比喻”。
9.多义词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
①特定的上下文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特定的交际环境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10.多义词和同音词:
①共同点: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
②区别: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则没有任何联系;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有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
11.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就是同义词。同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12.同义词的类型:①等义词②近义词
关于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