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新个税计算方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
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一:税法规定
2019年起采用每月预扣预缴、次年统算多退少补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还是每月算一次缴一次,不同的地方是算法从根据单月数据算修改成按累计数据计算:
本月应扣缴税额=(本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预扣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本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5000*月份数
预扣税率表
一时看不出怎么计算来的,还是举个例子比较实在。
二:计算示例
1、王多余2019年1月工资30000元,所有扣除项合计3000元
本月预扣预缴税额
=(30000-5000-3000)*3%-0
=22000*3%
=660
提醒:扣减过费用和扣除项的收入合计是22000,从上面预扣税率表中看出适用税率为3%
2、王多余的2019年2月工资32000元,所有扣除项合计4000元
即本月累计预扣预缴税额
=(32000-5000-4000+22000)*10%-2520
=45000*10%-2520
=1980
2月应预扣预缴税合计=本月累计-上月累计
=1980-660=1320
3、王多余2019年3月工资35000,所有扣除项合计6000元
即3月累计预扣预缴税额
=(35000-5000-6000+45000)*10%-2520
=69000*10%-2520
=4380
提醒:3月累计预扣预缴税合计=本月累计-上月累计
=4380-1980=2400
这样看着还是好麻烦,难不成每个人都要输入不同的公式计算,别急别急,我们接着往下来:怎么设置公式。
三个税计算的Excel公式
1、工资表调整
首先,我们将工资表原个税列变为3列,分别是累计应缴预扣所得额、累计税额、本月应扣缴税额。
2、公式设置
第二步将1月工资表公式列为:
D2(累计所得额)
=B2-C2-5000
E2(本月累计税额)
=5*MAX(0,D2*{0.6;2;4;5;6;7;9}%-{0;504;3384;6384;10584;17184;36384})
F2(本月应扣缴额)
=E2
2月工资表公式:
D2(累计所得额)
=B2-5000-C2+IFERROR(VLOOKUP(A2,'1月工资表'!A:D,4,0),0)
注:使用vlookup查找上月累计应扣应缴所得额
E2(本月累计税额)
=5*MAX(0,D2*{0.6;2;4;5;6;7;9}%-{0;504;3384;6384;10584;17184;36384})
注:公式同上月
F2(本月应扣缴额)
=E2-IFERROR(VLOOKUP(A2,'1月工资表'!A:F,5,0),0)
注:本月应扣=本月累计应扣应缴个税-上月累计数
其他月份工资表跟2月一致,只需要把公式中引用的工作表改为上一月即可。比如说制作4月份工资表,公式中的2月改为3月即可。
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计算方法: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一、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二、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扩展资料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OK,关于新个税计算方法和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