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春秋打一字
1.从“春”字中取出上半部,从“秋”字中取出左半部,组成“秦”字。
2.从“春”字中取出下半部,从“秋”字中取出左半部,组成“香”字。
3.从“春”字中取出下半部,从“秋”字中取出右半部,组成“炅”字。
不过还是建议写“秦”
半部春秋,打一字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是:秦
解析:从“春”字中取出上半部,从“秋”字中取出左半部,组成“秦”字。而“秦”正处于春秋时期,所以谜底是:“秦”字。
基本字义:
会意字。在最早的甲骨文中,“秦”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的左右是两只手(“廾”),中间是“午”字,“午”是“杵”的初文,是一种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在石臼里捣粮食用的。
下半部是两棵稻谷(“秝”,读作lì),象征成熟了的庄稼。这是一幅两手举杵正在舂米的丰收景象。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秦砖
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秦代砖瓦,是以其颜色青灰、质地坚硬、制作规整、浑厚朴实、形制多样而著称于世,有人给予“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评价,也有人称之为铅砖,都是形容其质量之高。
2、仪秦
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苏秦的并称。
3、苻秦
(今读fú)晋时五胡十六国中之前秦。为苻氏所建,故称苻秦。
4、秦梁
地名。一说秦始皇东巡涉水时从官提石所填的石桥。
5、秦楼
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
半部春秋。(打一字)
半部春秋打一个字,是:秦
解析:从“春”字中取出上半部,从“秋”字中取出左半部,组成“秦”字。而“秦”正处于春秋时期,所以谜底是:“秦”字。
基本字义:
会意字。秦本来是地名和古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中部一带。由于这个地方产谷,所以用两只手举着杵来舂“禾”表示。“夫”是“舂”字的省写。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秦淮
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2、大秦
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也指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部地中海沿岸和美索不达米亚诸地区。汉、晋时大秦国曾两次派使节来中国。
3、苏秦
(?—前284)战国时期政治家。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曾说服六国联合抗秦。他的策略号称合纵,使秦国有十几年不敢向函谷关以东用兵。
4、后秦
十六国之一。为羌族姚苌所建,史称后秦(公元384年-417年)。
5、秦规
指商鞅、李斯的刑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