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P代表什么
数学中P代表概率。
概率亦称“或然率”。它反映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likelihood)大小。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
例如,从一批有正品和次品的商品中,随意抽取一件,“抽得的是正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设对某一随机现象进行了n次试验与观察,其中A事件出现了m次,即其出现的频率为m/n。
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常有m/n大概率越来越接近于某个确定的常数(此论断证明详见伯努利大数定律)。该常数即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常用P(A)表示。
扩展资料:
一、概率的相关历史
概率是度量偶然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假如经过多次重复试验(用X代表),偶然事件(用A代表)出现了若干次(用Y代表)。以X作分母,Y作分子,形成了数值(用P代表)。
在多次试验中,P相对稳定在某一数值上,P就称为A出现的概率。如偶然事件的概率是通过长期观察或大量重复试验来确定,则这种概率为统计概率或经验概率。
研究支配偶然事件的内在规律的学科叫概率论。属于数学上的一个分支。概率论揭示了偶然现象所包含的内部规律的表现形式。
所以,概率,对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有重要的作用。比如,社会产品在分配给个人消费以前要进行扣除,需扣除多少,积累应在国民收入中占多大比重等,就需要运用概率论来确定。
二、概率的相关性质
1、性质1:P(Φ)=0;
2、性质2:(有限可加性)当n个事件A1,…,An两两互不相容时:P(A1∪...∪An)=P(A1)+...+P(An);
3、性质3:对于任意一个事件A:P(A)=1-P(非A);
4、性质4:当事件A,B满足A包含于B时:P(B-A)=P(B)-P(A),P(A)≤P(B);
5、性质5:对于任意一个事件A,P(A)≤1;
6、性质6:对任意两个事件A和B,P(B-A)=P(B)-P(A∩B);
7、性质7:(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和B,P(A∪B)=P(A)+P(B)-P(A∩B)。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概率
p数学字表示哪个
(1)全排列:将m个元素全部排列,有多少种排法,例Pm=m!P₃=3!=1×2×3(2)选排列:将m个元素中取n个排列,有多少种排法例A(上n,下m)=m(m-1)(m-2)(m-n+1)A(上7下10)=10×9×8×7×6×5×4(10-7+1=4)(3)组合:m中取n,有多少种取法,例C²5=5!/2!×(5-2)!=5×4/2×1=10(种)
数学中的s.f和d.p是什么意思
4s.f是standardform,即标准形式,写成科学计数的形式,也就是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d.p全称是dicimalpoint,即小数点后保留三位数字。
4sf和3dp是一个意思。
数字往往是四舍五入,以避免报告微不足道的数字。
例如,如果秤仅测量到最接近的克,读数为12.345公斤(有五个有效数字),则会产生12.34500公斤(有七个有效数字)的测量误差。
数字也可以简单化,而不是指示给定的测量精度,例如,使它们在新闻广播中更快地发音。
扩展资料:
有效数字的末位是估读数字,存在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只取一位,其数位即是测量结果的存疑数字的位置;有时不确定度需要取两位数字,其最后一个数位才与测量结果的存疑数字的位置对应。
由于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不确定度所在的位置,因此有效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测量值的不确定度(或误差限值)。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越多,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越小;有效数字位数越少,相对不确定度就越大.可见,有效数字可以粗略反映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例子:d=(10.430±0.3)是不对的,只能写成d=(10.4±0.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效数字
百度百科-科学计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