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对联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个作家的哪首诗?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清代刘凤诰题山东济南大明湖沧浪亭的对联。
一城山色:千佛山在城南,为附近最高的山,全城人都能看到它苍翠的山色。
半城湖:大明湖在城的北部,周约八里多,所以说它占了“半城”。
今译:
上联: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树,红荷绿柳相映衬,分外美丽。
下联:济南满城都映着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占了城的一半。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边,有铁公祠,纪念忠义不屈的明代兵部尚书铁铉的祠堂。
铁铉(公元1366~1402年),邓州(今河南邓县)人。他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赐字为“鼎石”,任都督府断事。
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登基,任铁弦为山东参政。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为与其侄子朱允炆争夺王位,并以讨伐主张削藩的大臣齐泰等人为借口,从北京发兵南下“靖难”。
兵至济南时,铁铉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师,抵抗燕军南下,几次挫败燕军,并焚毁他们的攻城器械。
当燕军炮火攻城时,铁铉令人在城上竖起朱元璋的牌位,使燕军不能开炮,还设计诈降,在城门上预设铁板,待朱棣领军进城,铁板骤落,打在了朱棣的马上,朱棣本不纯洁的心灵受到了无情的打击,换马落荒而逃。而后朱棣久攻不下,只好撤兵,建文帝朱允炆闻报,擢升铁铉为兵部尚书。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朱棣再次兴兵,绕过济南,攻下南京,自立为帝。然后发兵复取济南。铁铉寡不敌众,兵败被俘,朱棣亲审铁铉,铁铉坐在地上,大骂朱棣叛逆。
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头、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锅,死时年仅37岁。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一城山色半城蒲”。
作者:刘凤诰,出自《咏大明湖》。
全诗:
济南好,潇洒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蒲。
这句话也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扩展资料:
刘凤浩(1761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进士胡长龄榜第三人(文探花)。乾隆称刘凤诰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称他为“江西才子”
“四面荷花”是指作者一进入大明湖,映入眼帘的全都是荷花,顿时令人眼花缭乱,同时伴随着还有荷花淡淡的清香。作者顺着大明湖走了一段时间,面前出现一片柳树,正所谓“万花丛中一点绿”,更是让作者眼前一亮,心情不禁大好。
四面荷花三面柳下一句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红。
出自:刘凤诰《咏大明湖》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附:
“江西才子”刘凤诰
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什么?
01
一城山色半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的楹联,祀明人铁铉,作者刘凤诰。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描写了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的景色。
清嘉庆九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四面荷花”是指作者一进入大明湖,映入眼帘的全都是荷花,顿时令人眼花缭乱,同时伴随着还有荷花淡淡的清香。作者顺着大明湖走了一段时间,面前出现一片柳树,正所谓“万花丛中一点绿”,更是让作者眼前一亮,心情不禁大好。
刘凤浩(1761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进士胡长龄榜第三人(文探花)。乾隆称刘凤诰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称他为“江西才子”
四面荷花三面柳下一句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这副对联道出了济南柳、荷、湖、山辉映一体的独特风貌,成为游览济南的人争相欣赏的名句。实在说,这大明湖对于济南的风土人情果然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
解释:四面都是荷花三面都是柳树,一半的山城风光一半的大明湖的景色。一盏寒冷的泉水推着秋天的菊花,三更天画舫穿梭在藕花里。
作者简介
刘凤诰(1760-1830),字丞牧,号金门,是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乡石观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其后历任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其间先后任过广西、山东、浙江等省的学政,充当过湖北、山东、江南等省的乡试正考官。乾隆皇帝很赏识他,称他为“江西大器”。
关于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对联是什么和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