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进入汛期(进入汛期意味着天气有哪些变化)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269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我国全面进入汛期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我国全面进入汛期的知识,包括我国进入汛期,进入汛期意味着天气有哪些变化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南方汛期是几月到几月

我国全面进入汛期(进入汛期意味着天气有哪些变化)

江南地区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为汛期,其中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长江5月至10月中旬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黄河7~10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

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因正值桃花盛开时节,故亦称桃汛(或桃花汛)。中国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冻引起的涨水现象专称为凌汛。黄河在宁夏-内蒙段,山东河口段和松花江下游等由南向北流的河段都有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中国习惯上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水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常年,夏季风会和副热带高压联手,给我国带来大范围的降水,各条河流也会进入水量最大的汛期。每年4月初开始,随着副热带高压第一次北进,夏季风给华南地区带来一场又一场降雨,进入前汛期。

我国进入汛期,进入汛期意味着天气有哪些变化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指一年中河水有规律地上涨的时期。河流因季节降水或冰川消融等原因,导致水位持续升高的时间称为汛期。“汛”主要是表达水量充沛的样子,遇到“汛期”不等同于遇到水灾,但是水灾普遍都是发生在“汛期”。有时水量过于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就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我国七大河流由于地理位置和气象等系统的不同,汛期自然也有一定差别。同一条河流的年份也早有晚。在我国,根据季节的不同,又分为桃花汛(春汛)、伏汛(夏汛)、秋汛和凌汛。伏汛和秋汛的一般较大。一般所说的汛期,主要是指两个汛期。主汛期是指这两次汛期中,特别容易发生洪水的时段。

进入汛期,天气变化很大。进入主汛期,我国大气对流活动频繁,强降水集中,暴雨、洪涝等灾害时有发生。同时,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高温极端天气等情况也随之增多,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所以,天气的变化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除高温暴雨外,还有高温热浪天气。天气预报一般以日最高温度达到或超过35℃为高温标准,“高温热浪”又称高温酷暑,是一个气象术语,通常是指持续数天的高温天气超过35℃,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造成人、畜、植物适应能力差,并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高温热浪标准主要是根据高温对人体的影响或危害程度来制定的。

为了科学、高效地防洪,必须了解汛期常见的灾害类型,汛期自然灾害可以概括为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主要由降水引起。洪涝灾害具有局部性和突发性,雨量大,灾害严重,常伴有大风和冰雹,并由此引发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结合暴雨、洪涝等因素,采用雨量和水位两个指标来确定入汛日期。降水量指标是指连续3天50毫米以上降雨累积区的覆盖面积。各地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有较大差别。七到八月份是全国发生洪水最频繁的时期。

一般在暴雨发生前,有关部门将向社会发布由弱到强的预警信号,将预警信号分成四个等级,分别用蓝、黄、橙、红表示。人民群众可以根据这些预警信息,提前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做好应对汛期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

我国进入主汛期,防汛要提前做好那些预案

6月27日,从国家防总、水利部获悉:当前我国已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处于关键阶段和重要关口。监测预报显示,未来南方还将有两轮降雨天气过程,分别是6月26日至28日、6月29日至7月2日,主要降雨区位于江汉、江南大部、华南西部及西南地区东部。

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各级主管机关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落实防汛预案“早”部署。

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精细化管理,扎实做好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救灾应急响应措施,指导乡镇街道规划避难场所,划定紧急疏散通道,组建志愿者队伍,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利用乡镇(街道)、村(社区)宣传栏等宣传暴雨灾害科普知识,确保灾害应急期间各项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保证信息上报“准”确率。

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自然灾害灾情信息网络,实行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增强灾情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确保灾情初报及时,评估科学,上报规范。

保证应急联动“快”进度。

建立救灾应急工作联动机制,构建城乡综合减灾服务平台,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村)为平台、设施为基础、制度为支撑的城乡防灾减灾格局。县民政局与大型超市签订物资采购储备协议,健全防汛物资台帐和管理档案,备足备齐防汛应急物资。

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单位职能作用,加强与县防汛指挥、气象部门的横向联系,密切关注天气汛情的发展,及时做好有关隐患排查、险情排除工作,对重大雨情、水情,要安排专人做好截污管网及提升泵站溢流井闸门启闭工作。对相关险情、灾情,要全面掌握并及时汇总上报,便于上级指挥、决策,确保城区安全度汛。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我国全面进入汛期和我国进入汛期,进入汛期意味着天气有哪些变化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