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怎么走百病 元宵节的走百病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930

元宵节 走百病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去病,称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怎么走百病 元宵节的走百病

元宵节的习俗有不同的表现,包括吃元宵、欣赏灯笼、猜灯谜、舞狮子等。事实上,走百病也是这个节日的一个重要习俗。

在唐代,走百病的习俗逐渐与祛病逐疫、元宵节的习俗融为一体。自明清以来,走百病已成为传统元宵节的一种重要习俗。在走百病中,参与者在元宵节晚上旅行,一起旅行,或走在墙上,或过桥,或郊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消除疾病和邪恶。

元宵节为什么走百病

元宵节走百病的原因是参与者元宵节夜晚相约出游,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这样可以驱病除灾。

走百病,也是一个元宵节期间的习俗来,也同样是在明清时期的时候,一直以来就是北方的传统民俗的文化,有的是在正月十五的时候举行,但是也是有很多的人都是会在正月十六的时候进行的。

在这天里,妇女们都是会穿着盛装,而也是结伴而走出家门,直接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到了午夜里才回家,在德州的妇女都是直接登上了南城门,而也是走到了大寺阁,其实这个也是有一句谚语说道“爬爬城,不腰疼”。

也是有说法到,每年这样走一次,都是能够永不衰老,能够青春常在。

元宵节起源:

相传,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其生性懦弱大权渐入吕后之手。汉惠帝病逝后,吕后独揽大权,刘氏宗室敢怒不敢言,吕后死后,吕氏宗室密谋作乱夺权之事,想彻底取代刘氏。刘襄为保刘氏江山,起兵讨伐诸吕。

“诸吕之乱”被彻底评定,大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正月十五走百病,过元宵节都有哪些习俗

过元宵有吃汤圆的习俗,有团团圆圆的寓意。还有舞龙耍狮的习俗,大街上张灯结彩,表演着舞龙耍狮,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