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军工厂都有哪些
中国新十大军工企业名单及简称:
一、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
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
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
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
五、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
六、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
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工。
八、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装。
九、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
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
【拓展资料】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中几个部门核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也曾经叫过五机部、七机部等,这就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公司的前身。后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把这些部门改为公司,1999年为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这五大军工集团均一分为二,形成了军工十大集团公司。
1998年,国防科技工业是全国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成立十大军工集团公司后,各集团公司改革脱困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截至2002年,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实现持平并略有盈余,扭转了连续八年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
2003年底,各集团公司实现利润36.59亿元。十大军工集团还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和产权多元化改革,累计有39户军工企业股票上市。中航二集团整体重组上市,在十个军工集团中率先完成主营业务股份制改造。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取得重要突破,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实现重要跨越。十大军工集团公司全力以赴,奋力攻坚,一大批技术含量高、质量性能好的武器装备已交付部队使用。
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军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大力推进民用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最早的军事工厂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中国最早的军事工厂是咸丰十一年(1861)冬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安徽省城兴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同治元年(1862)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建上海洋炮局,随后又建立两个炮局,分别由英国人马格里和安徽人韩殿甲主持。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将后建的两个炮局迁往苏州,故皆称苏州炮局。这一时期的军事工厂主要是生产洋枪、洋炮和弹药,以供湘、淮军镇压太平军之用,同时也开始小轮船的试制工作。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奉命以钦差大臣率湘、淮军北上剿捻,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由苏州移驻江宁,遂将由马格里主持的苏州炮局迁至江宁,建立金陵机器局,并同曾国藩合力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和江南制造局主要是为湘、淮军赶造军火,以供屠杀捻军之用。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建立福州船政局,专门制造轮船。同治六年(1867)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亦奏准在江南制造局内建立船厂。同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建立天津机器局。从此,风气大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中原到边疆,到处都有军事工厂出现,甚至连京师重地也建起了机器局。到90年代初,全国军事工厂已达24个。
中国十大兵工厂洛阳有几个
有两个,分别是中信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1、中信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要的大口径火炮研发及制造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206号。
2、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军用高精度精密轴承及重型特大型轴承研发制造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