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51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简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就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国家强制实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采用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负担的形式,社会统筹部分由企业和国家负担,个人账户部分由企业和个人按比例负担。

养老保险又称老年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基本养老保险又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以保证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其覆盖范围为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自由职业人员和城镇个体工商户。

我国当前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账结合”的管理模式,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工资总额的20%和8%的比例,分别参加社会统筹调剂和存入职工个人账户中,缴费满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者可以领取养老金,计发办法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新规定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逐步过渡”的方式。

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缴费满15年一律发给15%,以后每多缴一年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计发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计算。对于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老人仍按过去的由企业缴费形成的社会统筹部分来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缴纳职工社保

养老保险分,单位缴纳部分的统筹账户和个人部分养老账户。

养老保险缴费金额

职工缴费金额等于缴费基数乘以8%,企业缴费金额等于职工缴费基数乘以16%。

缴费基数

1.城镇职工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

2.缴费工资基数低于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0%的,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3.超过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

4.刚刚参加工作的,以第一个月工资为准。

参保人员中途死亡的:

1.缴纳期间死亡的,个人缴纳8%那部分养老保险金及其利息可以依法继承。

2.退休期间死亡的,个人缴纳8%部分未领完的,由继承人继承。

养老保险退休金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1.基础退休金=(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X缴费年限X1%。计算公式里有三个变量今天是不知道的,一个是退休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一个是缴费年限,一个是退休时个人缴费总金额。所以,今天谁也测算不出来未来退休能够领取多少退休金。

2.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3.什么是缴费年限百分比?如果缴费累计年限是20年,就是20%,如果是15年,就是15%。

4.必须累计满15年的缴费,才能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

退休年龄

男性统一60岁退休,女性为干部身份的55岁退休,为工人身份的50岁退休。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最低缴费年限15年。缴费必须累计满15年的,当然可以多交,到时才能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

到退休时,累计缴费不够15年的怎么办:

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2.如果个人不愿意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的,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此养老保障制度规定领取养老金。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由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构成。

一、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制度

(1)基本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模式,均衡单位负担;个人账户部分采取积累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2)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企业招用的农民工。

(3)基金筹集: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8%,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养老保险资金补助。2007年中央财政给予养老保险资金补助873亿元、地方财政补助260亿元(主要用于转制转轨成本和历史清欠)。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4)基本养老金待遇:1997年国发26号文件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如5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70,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由于1997年前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以补充个人账户养老金。

(5)领取资格:一是达到退休年龄,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二是缴费年限累计达到15年。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6)待遇调整: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幅度为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2004年调整比例是60%,2006年是80%,2007年是100%。

(7)统筹层次:从长远看,基本养老保险应当实行全国统筹,但是,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养老保险基金跨省调剂困难,实行全国统筹难度比较大。因此,统筹层次比较低,2007年底,全国共有17个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能够在全省统一调度使用养老保险基金,其他地方仍在实行县市级统筹。统筹层次不高,难以发挥社会保险的互济和调剂功能,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由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而且转移接续困难,影响了劳动者参保的积极性,有的地方允许退还外来务工人员所缴的个人账户部分养老基金,形成“退保潮”,使养老保险制度名存实亡。

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

目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与企业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

制度框架是: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或单位负担,个人不缴费;资金实行现收现付,单位之间互不调剂;养老金标准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工龄长短计发。其中,国家机关公务员退休后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全额发给,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比例发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按基础工资和岗位工资两项之和的一定比例发给,具体比例见下表

机关工作人员

(按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按基础工资和岗位工资)

工龄待遇比例工龄待遇比例

不满10年40%不满10年50%

10_20年60%10_20年70%

20_30年75%20_30年80%

30_35年82%30_35年85%

35年以上90%35年以上90%

现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对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