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啸阅读答案(什么是海啸百度)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400

海啸阅读题答案

什么是海啸阅读答案(什么是海啸百度)

做《海啸》这道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你知道正确的答案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海啸》的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海啸》阅读原文: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海啸》阅读题目:

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3分***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3.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4.从内容看,本文第②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第④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全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顺序。***3分***

《海啸》阅读答案:

1.①海啸浪的波很长②周期较长③海啸波的传播速度快④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等

2.举例子列数字说明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3.不能去掉。用上这个词,说明海底地震并不是海啸产生的唯一原因。

4.型别发生地区逻辑。

《感悟自然》阅读原文:

楼房越来越小,天空却越来越小;道路越来越宽,车速却越来越慢;人口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躁动、喧嚣的年代和社会。可是,再回首,透过诱惑的荆棘和纷乱,还是能发现一小片属于自己的蓝天,还能够感悟自然的心语。

清晨,灿烂的太阳为我升起,照耀我那本已没有感悟的心灵,让我再次体味人生,品味生活。生活由于阳光的灿烂而灿烂,由于自然的感悟而丰富多采。湛蓝的天空是我心灵散步的所在,千姿百态的白云是我来不及采摘的绚丽花朵;空中飞过拖着哨音的鸽群将我的思绪带向远方。

月明风清,白云浮动,微风徐徐,柳丝摇曳,光影斑驳,徜徉在银色的月光中,品一杯浓郁芳香、沁人心脾的清茶,聆听音乐大使们的或明或暗、或抑或扬、或隐或亮的妙笔心声,你不能不为这声音的文字而感动。那是一种超然和浪漫,更是唯美优雅的诗意和抒情。维也纳的森林带来诱人的清新,兰色多瑙河奔涌著异国的风情,伏尔加河的纤夫诉说著劳作的辛苦;黄河呐喊著中华民族的魂魄,春江花月夜荡漾著美景良宵,梁祝倾诉著凄婉哀怨的希望,二泉映月讲述著平静安宁和淡淡的忧伤。

置身于浩瀚的海边,感悟大海的灵魂和大海的诗篇。夏目的大海浮躁、喧嚣,像是要驱走难挨的酷暑;春日的大海‘陪静、安详,像美丽羞怯的少女,在憧憬美好的爱情王子的到来;秋目的大海开阔、高远,像成熟的***以平和的心情品味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冬日的大海深邃、悠远,像不惑之年的男人,刚毅、清醒被赋予责任和义务。

在细雨濛濛的时节,散步于江南水乡的小城,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是艺术的完美再现,陶冶着你的情操。岸边的柳丝是少女飘逸的长发,风情万种;翠绿欲滴的竹林是少女婀娜的身姿,撩人心魄;脚下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亲切温馨,是通向自然的幽径;偶尔水面漂过的乌篷船是历史的记录,载着鱼人的辛苦和希望。

漫步在山间的小路,巖壁上倒挂的不能称其为瀑布的流水,同样让我感悟到瀑布挂前川,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小溪微弱的涓涓流水,磨蚀著光秃岩石的棱角,日月轮回、年复一年,打磨出圆润的鹅卵石,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细水常流、滴水穿石,这样的生命也透著平静的辉煌和安详的灿烂。

自然不因人类的延续而存在,人类的延续却离不开自然的存在。我用心感悟自然,自然也用心语回报我的感悟。我不带走自然的一苹一木,不带走自然的一山一水,我却带着自然的心情、自然的美好、自然的想像、自然的音容笑貌和自然赋予我的自然走进生活。

《感悟自然》阅读题目:

1.第1段中,“透过诱惑的荆棘和纷乱”,“诱惑”在这里的语境中具体指代什么?

2.文中画波浪线的“心灵散步”,如何理解呢?

3.第3段的画线句子中,音乐被比喻成“声音的文字”,作者为什么会把音乐说成文字呢?你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吗?

4.可能不少同学在心目中都渴望经历一种灿烂和燃烧的辉煌,那么你赞同文中所说的细水长流的平静和安详的生活方式吗?说说你的见解。

5.文章结尾说“我带着自巷赋予我的阜攀走进生活”,你能理解这里的两处“自然”的不同内容吗?

《感悟自然》阅读答案:

1.“诱惑”在文中指代现实中对的名利的追逐,对物质享受的拥有欲望。***言之成理即可***

2.“心灵散步”的意思是放下心中的俗念,在自然中去放飞自己的思想,得到精神上的宁静与满足。

3.“音乐”之所以被看作“声音的文字”,是因为在声音和音符中渗透著音乐大师对自然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有丰富而又实在的精神内涵,而不仅是流动的音符。

4.本题无论你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你说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就可以了。

5.两处“自然”,第一处“自然”就是现实中的自然世界,而第二处“自然”则是指从自然来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所领略到的一种美好恬淡的心境。***符合大意即可***

科学认识海啸阅读答案

1.本文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况。

1.海啸的由来

2.海啸的科学原理

3.海啸爆发的偶然性

2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C)

A,由于海啸是日文的翻译,根据“最早得知的命名权原则”应该是日本人最先发现的。A错误。

B导致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各种海洋地质的突变。

海啸的成因有三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诸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坡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就像这次印度洋发生的海啸;三是由核爆炸、人工地震等引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核爆炸试脸,曾经诱发海喻。

B说的是其中一方面。

C海啸的产生往往是受震源的条件、水深、深度和震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通常海啸的产生受震源条件、震源水深、震源深度和震级大小控制。震级大于里氏6.5级、震源深度在25千米以内的地震会产生海啸,根据此句话C是正确的。

D由于海啸产生的主要诱因在海底,所以它造成的危害都非常小。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D错误。

4“通常海啸的产生受震源条件、震源水深、震源深度和震级大小控制。”的"通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删去,删去说明海啸的产生一定是由后面所叙述的控制,缺乏科学性;因为还有其他可能性,故而以通常注之,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严谨。遂不能删去。

《科学认识海啸》阅读求答案!!!

1、诱发:由一种(事件、疾病等)导致发生另一种(事件、疾病等)

2、海啸的成因有三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称“地震海啸”,;三是由核爆炸、人工地震等引起。可以简写为海啸的成因包括:气象变化、地质变化、核爆炸和人工地震等

3:形成灾难性海啸的条件是:震级在里氏7、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40千米以内,会形成灾难性海啸,

4、举例子

5、B

6、海啸的产生受(震源条件)、(震源水深)、(震源深度)和(震级大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