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 豆瓣(这是怎么评的)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870

其实绣春刀 豆瓣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绣春刀ii的豆瓣评分怎么那么低,这是怎么评的,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绣春刀 豆瓣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绣春刀ii的豆瓣评分怎么那么低,这是怎么评的

绣春刀 豆瓣(这是怎么评的)

好坏参半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态度

文/梦里诗书

《绣春刀II:修罗战场》是一部绝非狗尾续貂的作品,电影不仅在制作水准和打斗场面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剧情上也有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式的悬疑格局,但也正是为了完成这场由小人物牵连大事件的构思,其在一定程度上也牺牲了不少逻辑性,使最终显得只是差强人意。

准确的说《绣春刀II:修罗战场》并不是《绣春刀》的续作,而是电影的前传,其以明亡清兴最为关键的萨尔浒之战为展开,从一个小人物沈炼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行将崩殂时代的最后挣扎,在电影所呈现的这场官场政治斗争中,每个人其实都只是成为了一颗被人利用的棋子,而每个人都又自以为自己是站在最后的黄雀。

电影里自以为侦破了案件的裴纶是如此,自以为知晓了全局的陆文昭是如此,自以为拥戴了新皇的魏忠贤也是如此,甚至于电影中看似最大的赢家,预想肃清阉党,重振大明的朱由检,在最后真实的历史上何尝不也是成为了一群自诩清流,实则只顾私利的东林党人他们的棋子呢?

在这样一个俨然环环相扣的阴谋下,电影一面对每个人物情感的营造上都有着颇为不错的处理,这种情感的看点是沈炼对画师北斋从伊始时的欣赏到不忍被迫害,再到爱意萌生的自然,也是裴纶这个配角人物,他的重情重义与机灵,不仅推动着整个剧情的合理发展,也调和了这个故事沉重的基色。另一面一场场接重而至,比之前作更为激烈的功夫打斗,也使电影有了比前作更好的视觉享受。

可遗憾的是作为一部有着很好的构思,有着人物情感沉底,在制作上也全面升级的续作,电影的问题在于非但没能很好的去衔接《绣春刀》,自身的逻辑也满是诟病,这种诟病既在于同为锦衣卫的殷澄怎么可能在大庭广众下如此口无遮拦,也在于最后为了决战而决战的刻意,明明有着充分的时间可以斩断木桥阻挡追路,却非要上前去你死我活枉做悲壮,而电影的结局也尤为突兀,既然沈炼与北斋爱的如此动情,为何《绣春刀》里沈炼又对刘诗诗饰演的周妙彤又有着如此的深爱?!

从整体来看,固然《绣春刀II:修罗战场》在剧情格局上远远超越了前者,但实则在剧情完成度上很多细节地方的处理是经不起推敲的,好坏参半的结果,唯令人觉得电影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态度。

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

我就只从编剧的角度来说一下吧。

1,韩大人一开始就知道是咋回事儿,最大的背景是崇祯被东林党忽悠清算了阉党。验尸拖后,是有用意的——东林党等着阉宦余党跳呢。

2,魏忠贤是整个游戏里最高玩家,最后不想混了,居然还指望度人未成,令人唏嘘——帝国忠良啊。

3,选这三个倒霉蛋去做这件事儿,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们活,沈大人凭借野兽本能洞察了这一点,魏公公对沈大人说的是真心话——反正横竖你们要死(即使抄到了公公财产),何不用我的钱赌一把呢?

4,老大这种老实人,在帝国灭亡前夕,那是死定了的。

5,另一个最明白的人是丁修。

6,赵公公是最没眼光的,魏总看人那叫一个准——你小子别赌,赌了一定死,这不,被四个蝼蚁弄死了呗。

7,这件事儿的大背景是被导演藏起来了——阉党的倒台意味着明朝政治力量对比的彻底失衡和垮台序幕,绞肉机已经开始运转,小人物想要活下来,要么去山里,要么去李闯,要么去投奔我大清——总之不能跟大明混,你看看片里的明朝高官都是啥嘴脸。

8,林冲夜奔那一段是全片最佳。韩大人什么都懂,故意恶心老大(其实是扯淡,杀了魏公公以后,他们三个没有任何封赏),说不让你们去南京,言下之意就是,你们死定了——怎么死?魏公公尸体验明后,想怎么死怎么死——不想死?赶快咬赵公公啊,呵呵呵呵呵。。。。最好把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也都咬死算了。。。。

9,关外一段升华了。尤其是说满语那一段——比杀阉党胡搞更大的背景是——天冷了。。。

10,我要是编剧,就让丁修投李闯,沈炼投大清,许多年后,两个人先后拿着一张名单,怀着对帝都的恶意踏入西直门。。。。

总之这批编剧是懂明朝的。

彩蛋1:魏公公仰天长叹,想不到东厂毁在我的手里——帝国强力机关的最终崩塌,真事儿,目前的某机关正在放羊,西域情报系统完全失灵,你是不是想到了神马?嘻嘻。

彩蛋2:当年周大人家里被抄。。。你懂的。

彩蛋3,三个锦衣卫底层的挣扎——一曲忠诚的赞歌,真事儿,我见过这种帝国的螺丝钉很多。

彩蛋4,沈炼同志和丁修同志之所以活了下来,是因为没有丧失野兽的本能。相信本能,掩饰本能,越是禽兽,越要装人。赵公公为自己的野心所迷,老大死于家传的,已经过时的忠诚,老三死于情爱,魏公公死于啥都玩过了,对小皇帝彻底失望和不挣扎,他义女死于非要报恩。未来的东林党即将死于贪鄙,而我大明,则死于纵欲。

为什么电影《绣春刀》系列评价很好

欣赏角度不同,看点不同,对大多数人来说:演员颜值高、演技好,剧情紧凑、符合逻辑,以及武打动作不拖泥带水,应当是《绣春刀》系列经典的主要原因。

而于我而言,却有着另外两份不同的“情谊”,对明朝这个朝代的特有感觉以及对锦衣卫这个特殊“职位”的过往研究。大众化的三点原因加上特有的两点感受基本就构成了我对《绣春刀》系列痴迷的源头。

很多人是因为看了《绣春刀》才爱上了张震的帅,也有很多人因为那句:得加钱,才第一次知道周一围这一位演员,还有人因为老大的义气认识了王千源。绣春刀那一年刚刚上映的时候,除了刘诗诗,电影中能够拿得出手的明星并不多,热度一开始也不如现在这么强烈。很多人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然而你看了以后,你还能不点赞?

《绣春刀》就是这样一部,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热门电影,却硬生生的被演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除了演员的崛起给电影带来的加分以外,剧本的创造以及武打动作场面的设计,也属于相类似的电影中的上佳之作。

最后,请容许我唠叨一些题外话。小时候,古代那么多朝代,不知为何,一直对明朝有着莫大的好奇和兴趣,曾经也幻想过如果穿越,我一定要去明代。《绣春刀》电影所处的时期属于明末崇祯,算是大明朝的衰败前最后的荣华一撇了。魏忠贤是否是有罪的,又岂是史学家几句评语就可以定义的。锦衣卫究竟是类似于今天的城管还是国安部,也曾经让我日夜思考,至今也未有答案!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