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教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29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电流和电路的一些知识点,和电流和电路教案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教案)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索性的地方特别的多,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接下来我整理了初二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七、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八、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3、导线:输送电能的;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有固定常用的符号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十二、串联和并联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2、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3、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4、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5、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十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1mA=1000?A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初中物理学习技巧一、最大的学习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一直是我最差的科目,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没有兴趣。小时候受到一首打油诗影响“我是中国人,为何学中文,考试不及格,表示爱国心”,所以一直对英语并不感兴趣,所以一直对英文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也特别差,后来四六级考试也难以通过。后来认识了几个外国朋友,出于交流需要,以及对他们文化的兴趣,我的英语成绩虽然不说一日千里,但是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物理学习也是一样,通过认真的学习、思考、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对物理的兴趣,有了兴趣你就容易走进理科这个殿堂。二、建立物理学科知识树,学会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以前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学习就是要把书读厚了,每学到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延伸到更多,这样,自己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语文学习就是厚积薄发,把书读厚了。而我的班主任化学老师说,化学学习就是要把书读薄了。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那么繁杂的物理内容便化成了简单的几个部分,学习起来自然就会轻轻松松、游刃有余。例如:在物理量的定义中,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它们的定义方式都是一样的,而那么多的演示实验,却几乎都是用控制变量法,只要我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的实质,所有的实验便不都迎刃而解了。现在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思维导图,这就是我们当年所谓的知识树,把所有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后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知识树,那么物理学习就会变得很简单。三、物理属于探索性学科,需要勤于动手做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索性的地方特别的多,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个,由此可见物理与实验的不可分割性,这么多的实验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四、复习巩固、加强理解、强化记忆不仅仅是物理这门学科,其他学科也一样,学习不能死记,硬背公式,更不能生搬硬套公式,常言说得好:“理解是最好的记忆”,物理公式从表面上看与数学公式相同,其运算方法与数学公式也相同,但它们与数学公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数学公式只是表达子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有普遍意义,没有实际意义。物理公式每一个字母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表示确定的物理概念,不能单纯的从函数关系去理解。弄清物理公式中每一个量值(字母)的真正涵义,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概念,进而克服把物理公式数学化的错误,才能克服就公式而死记硬背公式的不良习惯。五、多做习题,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巩固学习平日里练兵是为了战主场更好的杀敌,平时的练习也就是相当于军人日常练兵,必须多去做一些习题,在习题中巩固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推导和反向推导物理原理,举一反三和逆向思维是物理习题中常遇到的现象。多做习题,是学习物理必要的一步。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是物理的重点学习内容,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二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电流的发现

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电”。夜间,电流通过电灯,发出明亮的光,照亮了千家万户,照耀着城乡大地;人们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精彩的文艺演出,观看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在钢铁厂、石化厂、自来水厂等各种工厂里,是电流使各种机器开动,生产着各种钢铁、化工产品和饮用水、纺织品等人们必需的产品;微机、电冰箱、空调机、微波炉等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电器,皆离不开“电。人们和电的关系是这么密切,电又这样的神通广大,那么,“电流”到底是什么?“电流”又是怎样发现的呢?

意大利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1737~1798)被人们认为是最早开始电流研究的人。据记载,伽伐尼的发现是一次偶然性的发现。1780年的一次极为普通的闪电现象,引起了他的思考。这次闪电使伽伐尼解剖室内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接触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现象。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弃对这个“偶然”的奇怪现象的研究,他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研究像青蛙腿这种肌肉运动中的电气作用。最后,他发现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丝和铁丝)接触,青蛙腿就会发生痉挛。这种现象是在一种电流回路中产生的现象。在这里,蛙腿的肌肉是导体回路的一部分,肌肉和两种不同的金属丝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流回路。肌肉的痉挛表明有电流通过,起到了电流指示器的作用。根据这种现象,他还制成了“伽伐尼电池”。但是,伽伐尼对这种电流现象的产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认为蛙腿的痉挛现象是“动物电”的表现,由金属丝构成的回路只是一个放电回路。

伽伐尼的看法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自然地联想到海洋当中的一些带电的鱼,如电鳗、电鳐,人们在海中如果被这种鱼触及身体,也会有电击的感觉。这说明在一些动物体内也贮存着电。但是,另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认为电存在于金属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肌肉中,他于1782年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关于所谓动物电,您是怎样考虑的呢?我相信一切作用都是由于金属与某种潮湿的东西相接触才发生的”。两种明显不同的意见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并使科学界分成两大派,他们的论战十分激烈,每一方都指责对方是异端邪说,标榜自己观点的正确。争论的结果是伏打的见解占了优势。但很可惜,因为伽伐尼于1798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再也不能知道这场争论的胜负,再也听不到争论的结果了。

1800年春季,即19世纪第一个年头的春天,有关电流起因的争论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怎么会引起这种突破呢?这又要从伏打说起,伏打在他自己看法的指导下发明了著名的“伏打电池”。这种电池是由一系列圆形锌片和银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装置,在每一对银片和锌片之间,用一种在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中浸过的纸板隔开。银片和锌片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作为电解液,它们构成了电流回路。现在看来,这只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电池,是由很多锌电池连接而成为电池组。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伏打能发明这种电池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电池可以说是伏打赠给19世纪的宝贵礼物。他的这个发明为电流效应的应用开创了前景,并很快成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由此,伏打和与他同时代的别的国家的不少科学家,得出了各种有趣的结果,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上不时登出各种各样新发现的消息。有了电池,英国的化学家戴维(1778~1829)才有可能奠定电离理论基础,并且分离出钠、钾、锶、硼、钙、氯、氟、碘等元素,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并进而促使他的助手法拉第建立了电解定律。

伏打虽然发明了电池装置,但并不了解这种装置的道理。戴维阐明了这种装置的道理,指出这类电池的电流来自化学作用。但不管怎样,伏打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可以人为控制的持续电流,为今后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伏打本人由于这项贡献,被许多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据说1801年法国的拿破仑曾亲临现场观看了伏打的实验表演,并授予他一枚特制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发现电流的贡献。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我们身边的静电现象

●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毛料衣服上刷动时,可以将灰尘及微小脏物吸入刷内,有什么原理呢?

答:毛刷与毛料衣服摩擦后带电吸引轻小物体,故灰尘及微小赃物附着在毛刷上。

●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线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听到轻微的劈啪声,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干燥的天气,毛衣与皮肤或衬衫摩擦后积聚了很多电荷,脱衣产生的火花,听到的劈啪声是电荷的放电现象。类似现象还有,见面握手和拉门把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或门把手,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这些都是静电的放电现象。

●运油车上都拖着一根铁链子,铁链子有什么用吗?

答:在运油过程中,油罐内的油会与油罐内壁摩擦,使罐体带上电荷,如果这些电荷越聚越多,极容易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使油罐发生爆炸。而铁链是导体,可以把积聚的电荷导入大地,避免危险发生。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为什么会经常粘有很多灰尘呢?

答: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静电,从而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荧光屏上吸附了很多灰尘。

●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经常会发现头发会被梳子吸引,并且头发越梳越蓬松,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其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冬日,空气比较干燥,当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因梳子与头发摩擦,而使梳子和头发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而头发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显得蓬松,摩擦的次数越多,头发所带的电荷越多,排斥力也就越大,头发越蓬松。

●你知道地毯里面为什么会编入金属丝吗?

答:人走动时鞋底与地毯摩擦会使地毯上带有大量静电,静电放电容易引起火灾,金属丝则可以把这些静电导入大地,防止危害的发生。

●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的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撒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撒开的越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什么是电流和电路

第一、电流→通常人们把电荷的有规律的运动叫做电流。

电流分为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两种。交流电流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着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例如人们普遍使用的电网中的三相、单相交流电(我国交流电频率为50Hz,线电压380V,相电压220V)。

直流电流是指方向不随时间发生周期性改变的电流,它一般由直流发动机、化学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产生;它主要应用于各类生活小家电、各种电子仪器、电解电镀、直流电机电力拖动等。电流的符号用I表示,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用A表示。比安培小的单位有毫安(mA)和微安(uA),它们之间的换算单位1A=1000mA,1mA=1000uA。

第二、电压→指静电场或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其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作的功,用字母U表示,它的电位为伏特;1V=1000mV,1mV=1000uV。

第三、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各种导体中的电阻率(ρ)存在,它一方面允许电流通过,另一方面又阻碍电流的通过,这种阻力叫做导体的电阻;用字母R表示,其单位为欧姆Ω,比欧姆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当某段电路两端施加1V电压,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1A,则这段电路的电阻为1Ω。

电阻、电压、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欧姆定律I=U/R,或者U=IR。用文字表达就是在同一电路中,当电阻一定时,流过导体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文章分享结束,电流和电路和电流和电路教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