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谐音的故事有哪些
汉字谐音的故事有如下:
1、亡羊补牢
某师解书,颇有新见。一日讲“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二句曰:“亡,死也,羊,畜名,补,供也,牢,太牢也,合起来说,就是羊死了,再去供太牢,也不算迟。意即世人不必将活羊宰了去供祭祀。”
2、众寡悬殊
有个人,不学无术,可总爱在孩子们面前逞能。一天,他儿子放学回来在家做语文作业,当写到“众寡悬殊”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问爸爸。
他爸爸一看,以教训的口吻训斥道:“怎么搞的,都上中学了,这个词还不懂?那是形容旧社会穷人苦,许多寡妇活不下去,只好悬梁自尽,这就叫‘众寡悬殊’,以后呀,学习要多动脑筋。”
3、作文用老秤
语文老师:“哪有‘半斤五两’这句成语?”
学生:“考数学时,我答半斤等于八两得了零分。”
语文老师:“记住,作文时不能用老秤。”
4、会字新解
儿子:“爸爸,简化字的‘会’字怎么写?”
父亲:“人字下面一个云字。”
儿子:“为什么?”
父亲:“开会的时候,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这叫‘人云亦云’。”
5、变“大”字
济公想做一件事,老和尚怎么说都不肯让他去。于是,济公说:”你不让我去,我就把你变成个“大”字!“
老和尚问:”怎么变?“
济公一拳把老和尚打倒在地,老和尚躺在地上,看起来就像个”大“字。
谐音字的故事有哪些
谐音字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
1、薏仁做事薏仁当,小叮做事小叮当。
2、你知道星星有多重吗八克因为星巴克。
3、有一个鹌鹑参加舞会的时候去晚了所以大家都叫他晚鹌。
4、吃着吃着停电了,我连忙扒了两口饭,突然灯亮了,我惊呼,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扒拉拉能亮。
5、我最近在一个岛上,朋友问我在哪个岛,我在穷困潦岛。
6、想带你去吃烤紫薯然后在你耳边悄悄告诉你“我紫薯与你”。
7、我去买肉夹馍,让老板多放点辣,刚吃了一口就掉到了地上沾了泥,我哭了,原来这叫“辣馍喜欢泥”。
8、连我都不亲,你亲什么?青岛啤酒吗?
9、医生给我开了点药丸,我不小心打翻了瓶子,药丸噼里啪啦地滚出去,呼原来是好响出去丸。
关于谐音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谐音的故事有:尚书与侍郎、修与羞、一“壶”酒、头名等。
其中尚书与侍郎讲的是,纪晓岚与和珅两人是死对头。他俩一旦见了面,大多时候都会互相挖苦嘲讽一番。两人明争暗斗了许多年,各有胜负。
清朝乾隆年间,有段时间纪晓岚与和珅两人分别在朝担任侍郎和尚书官职。话说就有那么一日,两个人同席吃饭,这时桌下忽然有一条狗穿过。和珅的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指着那条狗问纪晓岚:“是狼是狗?”
纪晓岚一听这话音不对劲啊,他稍作思索,便是灵光一闪。他说道:“您看仔细了就明白,这畜牲呐,垂尾即是狼,上竖即是狗。”和珅无言以对,只能瞪了个白眼,吃下这哑巴亏。
相关内容
“和谐”是汉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思想,这种思想使人们在语言运用上讲求音韵和谐,委婉含蓄。想要表达的话不直接说出来而是运用其他语言手段来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语言中的谐音正是反映这种文化现象。谐音即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代替本字,使语句表达出双层含义,也叫做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