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木不成林。打一字
谜底是:相
解题过程:两个木只能组成林字,如果不是林字那就不都是木字,而木的谐音字是目,木和目组成相字。
扩展资料
相xiāng
1、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相符。相继。相间(jiàn)。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姓。
组词:
相对[xiāngduì]
1.互相朝着对方;面对面:~而坐。两山~。
2.指性质上互相对立,如大与小相对,美与丑相对。
3.属性词。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跟“绝对”相对):~高度。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的。
4.属性词。比较的:~稳定。~优势。
二木不成林(打一字)
二木不成林打一字——谜底:相
解释:二木不成林,可知并非两个“木”。而“目”与“木”同音。二木指的便是“木”与“目”。因此,此字为“相”。
义
读音一[xiāng]
1、互相。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3、姓。
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
读音二[xiàng]
1、相貌;外貌。
2、物体的外观。
3、坐、立等的姿态。
4、相位。
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
6、相态。
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
8、姓。
9、辅助。
10、宰相。
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
扩展资料:
一、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相,省视也。从目从木。
白话版《说文解字》:相,察看。字形采用“目、木”会义。
二、字形演变(如图)
三、组词
相同[xiāngtóng]
彼此一样,没有区别:面积相同。内容相同。
相信[xiāngxìn]
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我相信他们的试验一定会成功。
禄相[lùxiāng]
有禄的相貌。旧时相术认为人的形体、气色等与人的贵贱、贫富、夭寿等有关。
丞相[chéngxiàng]
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后时设时废,名称常变。明初沿置,不久即废。旧时常用作宰相的通称。
独木不成林;后面一句是什么
独木不成林,一人不为众。这是一句谚语,用来比喻个人力量是单薄渺小的,要有人帮助,才能成大事。
出处:
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译文:
高的树底下才有阴影,独木难长成森林。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扩展资料:
独木不成林相近句:
一木不成林
百花方为春
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
一人不为众
经典谚语分未:
节约类
1、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2、节约就是大收成。
3、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
事理类
1、欲望太强不生子。
2、杀了太重,打了太轻。
3、无牙离食,无财离亲。
学习类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惜时类
1、时间是宝贵的财富。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思想类
1、鸟靠翅膀,人靠智慧。
2、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3、要捉狐狸,就要比狐狸更狡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谚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木不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