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摄影机的使用,以及摄影机的使用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摄像机的使用方法
导语:摄像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造型艺术,具有时间和空间特性。作为艺术它不是记录生活的流水账,拍摄的各种景别镜头画面必须经过组接才能有情趣地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件事情。这就不能像照相那样见到有意义的事就按下快门,而是要从作品的内容、思想、意义考虑全片整体结构,镜头之间的连接要在心中有一个分镜头“腹稿“。
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几个小窍门:
1、镜头不要经常拉近推远,这样让观众容易头昏,比较不专业。拍电影和电视,通常不会进行此项操作。在拍摄之前,考虑好你站的位置,将zoom调好才开始拍。
2、当背景比较嘈杂的时候,尽量离主体近些,有的摄像机有配合你推进时的主体位置去捕捉音效。
a、构图,主体不要离边框太近,当然,不要把被拍主体放在正中间(除非你想要特殊效果)。不过这个您应该比较了解,跟摄影一样。
b、尽量不要左右巡拍,这样非常不专业,有些观众甚至会有晕车的效果。
c、拍室内的时候,角度往往很窄,收不了全景,这时需要一个广角转换器,用在你的摄像机上(大概需要b00元左右。
d、不要跟拍运动中的物体,尽量将之运动轨迹放在一个取景框中。
一、艺术方面
1、拍摄要有景别的概念。
景别指摄像时的取景范围,这是处理镜头画面的具体手法。远景:以表现环境、气氛为主;全景:表现人的全身动姿;中景:表现人的大半身;近景:为人物的胸部以上;特写:人物的肩部以上。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表现重点。要有分镜头的概念,不要一开机就没完没了很长时间不关机,或一个景别到底。
2、要考虑拍摄方法。
a、是指摄像机的工作状态,分为固定或运动状态,固定拍摄叫固定镜头,运动拍摄的镜头叫运动镜头。景别不同、摄法不同的镜头画面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它们都是依据拍摄内容来选择和决定的。
b、要明确录像片的立意,也就是你拍这些镜头目的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拍什么,不拍什么,才能有重点的拍摄。
例如你拍摄发奖大会,实出表现授奖人才是中心意图。应该多拍。题材不等同于主题,发奖大会只是报道的题材,真正目的在于表彰和介绍授奖人,这才是主题。无主题的作品不能算好作品。
c、拍摄的镜头要有联系,要一组一组地拍,每一组包括不同的景别。。照片可以独立成章,一幅照片可以表现一个主题,摄象不同,拍摄很多镜头,它们之间内容互无联系,后期很难编辑。随意拍摄,可能抓到一些有趣的镜头,如果不从全局把握,编辑时段落之间的转场,前后镜头连接不上,编辑完成时很可出现结构松散、主次颠倒、主题模糊、等多种毛病。
二、在技术方面
1、首先要注意对摄象机的'操作:
对于摄影机的操作有哪些基本要求呢?应注意那些问题?
用摄象机拍摄时首先要做到:平、准、稳、匀。这是操作摄象机的基本要领。
平:指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摄影机的水平。如果画面没有保持水平,画面中的固定状态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的被摄体如房屋、电线杆、人物等将歪歪邪邪,不仅给人的视觉效果不舒服,而且给人造成心理上的不稳定、动荡不安的感觉。用三角架拍摄时应调好水平仪,手持或肩扛拍摄时应随时调整寻像器中的水平状态。
准:指运动摄影过程中的画面起幅和落幅的焦点要准确、构图要准确,拍摄时注意跟焦点的技巧。摇画面时要按照落幅站好位置,再从起幅开始摇,这样既可以保证摇摄的速度均匀,又可以兼顾拍摄过程中的画面构图的准确性。
稳:指运动摄影过程中的画面要保持稳定,不能摇晃,否则会给人一种头晕目眩的感受,从而造成心理的不安情绪。手持拍摄时应尽量在一个镜头中屏住呼吸或者让身体找一个依靠点和支撑点,尽量运用短焦距摄影镜头拍摄可减少摄影机的晃动。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也是基本功。
匀:指运动摄影过程中摄影机的运动速度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用三角架拍摄时应调整好三角架的阻尼,手持拍摄时掌握好拍摄要领,运动的起步和停止要有加力和减力过程。
三、手持摄影机的拍摄方法
手持摄影机机拍摄运动镜头的最大困难是保持画面的稳定。而造成画面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身体的晃动。为了减少拍摄时身体的左右晃动,走路时两只脚应尽量放在一条直线上。避免身体上下晃动的最好办法是步子迈小一点,并且腿稍微弯曲一点,因为人的身体的各个关节都是很好的减震器。手持摄影机拍摄时应遵循“走直线、腿弯曲、迈小步、腰放松”的拍摄要领。只要多加练习,掌握拍摄的技巧,就可以用手持摄影机拍摄出比较满意的画面来。另外,拍摄时应尽量选用短焦距摄影镜头。
要注意焦点不要拍虚,先用自动焦点,然后练习用手动对焦点:
a、先不要逆光拍摄,用顺、顺侧、侧光拍摄;
b、开始拍摄,尽量少移动,不要一开机就推拉摇移尤其是变焦距避免拉风箱式的推拉拍摄。
c、拍镜头要成组,景别别要有变化,一个镜头画面的时间不要太长,要像电视片那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拍,拍一个镜头不能没完没了,晃来晃去,推推拉拉,摇来摇去,不是不能移动,而是要有目的。
相机要怎么使用
买到一台心仪已久的相机,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要了解相机,只有熟悉了自己的相机,才能够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现代数码相机的拍照模式大都是使用转盘来切换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转盘上有P,Auto,Av,Tv等等模式,这些模式究竟有什么用?我们在拍照的时候应该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呢?
先来说说自动档,如果刚刚接触摄影,对于曝光三角还不太了解的同学来说,自动档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代相机大都会有P档和Auto档两个自动档,一般意义上来说,这两个都是自动档,我们只需要按快门拍照就可以了,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P档依然只是一个自动档里的半自动。
Auto档不用多解释,全自动,相机会根据现场光线自动选择快门光圈感光度以及其他一系列设置,对于拍摄者来说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将相机对准想要拍摄的内容取景然后按下快门就可以了。而P档则是程序自动曝光,相机只负责选择光圈快门,对于其他设置,例如白平衡,曝光补偿等等,依然需要由拍摄者来设定。
但是自动档的缺点就是一切都由相机决定,而相机的选择往往只是曝光数据上最合理的却并不是拍摄效果上最适合自己想象的,可能我们想要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结果拍出来确实模糊的,可能我们想要拍出虚化的背景,结果拍出来背景一片清晰。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半自动档。相机上的半自动挡有两个,负责光圈优先曝光的A档,以及负责快门优先曝光的S档(有些相机使用T)。
谈到光圈优先曝光,我们可以想象光线通过一个小洞进入到相机中,而A档就是控制这个小洞的大小,让这个进入光线的洞的大小保持固定,然后由相机来选择合适的快门。空洞开的越大,进来的光线也就越多,同等环境下,需要的快门时间就会越短。
而光圈还控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景深,我们都知道,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就越容易拍出虚化的背景,当我们在拍摄人像题材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光圈优先来控制景深,选定了合适的光圈,让相机自己决定快门速度就好了。
但有一点要注意,景深并不是由光圈单一决定的,它还取决于焦段的长短以及拍摄主体和相机以及背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你拍不出虚化的背景,可能并不仅仅是因为光圈不够大,还有可能是你用了广角镜头,或者你离的拍摄对象太远了或者你的拍摄对象离背景太近了。
而快门优先曝光则是控制光线通过的小洞打开的时间,如果快门比较慢,就表示光线通过的时间长,时间长了量就会大,为了保证照片不会过曝,相机会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来平衡快门。同理,如果用高速快门的话,就表示光线通过的时间很短,进光量就可能会不足,为了保证照片不会欠曝,相机会自动选择较大的光圈。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会使用快门优先,一是要捕捉高速运动的物体的时候,比方说跳起来或者跑起来的人,或者小动物,用高速快门来捕捉瞬间。还有一种就是在拍摄街头的时候,如果选择光圈优先则可能面对光线不足的环境,导致快门变慢,也就不能捕捉转瞬即逝的画面,因此在拍摄街头摄影的时候选择快门优先有助于拍摄效率,像是拍摄静止不动的人使用安全快门以上就可以了,而如果想要捕捉运动中的人,就需要较快的快门速度了。
最后来说全手动档,也就是M档,顾名思义,全手动档就需要所有的相机设置都需要我们来手动设置,包括光圈、快门、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等一切相机设置,相机不负责思考,能拍出什么样的画面,完全取决于你。
因此,全手动曝光最费时也最费力,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太需要全手动曝光,除了在一些需要精准曝光的场景之中,像是风景摄影、建筑摄影、星空摄影等等。虽然说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用到全手动曝光,但是在日常练习的时候也不妨使用一下,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曝光三角的理解,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的去应用其他的操作模式。
摄影机的使用方法
一、拿稳机器
1.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的稳定是动态摄影的第一要件。
2.保持画面的稳定是摄像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不管是推、拉、摇、移、俯、仰、变焦等拍摄,总是要围绕着怎样维持画面的稳定展开工作。而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拍摄时操作地得心应手,从而拍摄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02
二、固定镜头
1.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
2.简单的说,就是在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分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调整的时候幅度可以稍微小一点。
3.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造成画面的抖动。
03
三、拍摄技巧
1.相信各位碰到过一个画面无法将景物的全景拍摄进来,这时候大家一定是将摄影机由右到左或是左到右的扫摄,这也是摄影机的优点之一,但是有许多人在做这个动作时,画面常常摇来摇去或是忽快忽慢,总之看起来非常不顺畅。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身体转动方式不对,或是转动角度太大,还有就是犹豫不决,没有一气呵成。
2.正确的做法是以腰部为分界点,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移动。就像你要过马路时左右观望是否有来车,只有头在左右转动肩膀以下是不动的道理。例如你要拍的景物,需要从甲点扫摄到乙点,首先将身体面向乙点后下半身不动,然后转动上半身面向甲点,此时摄影机是对着甲点的方向,接着按下录像键先原地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