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打一字迷底 九点打一字谜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010

打一字谜语

打一字谜语:

九点打一字迷底 九点打一字谜

1、二小姐(打一字)——谜底:姿。

解释:二小姐,就是次女,上下结构为姿。

2、员外很给力(打一字)——谜底:勋。

解释:员的外边是力,结合起来就是勋。

3、半个月亮(打一字)——谜底:胖。

解释:半个月亮就是月半,结合起来就是胖。

4、乔老爷上轿(打一字)——谜底:车。

解释:轿字去掉乔,就是车。

5、八尺见方(打一字)——迷底:咫。

解释:八和尺相见,就方,口字是方形,结合起来就是咫。

6、早安(打一字)——迷底:晏。

解释:早就是早上,早上日出,日在上,安在下,结合起来就是晏。

7、梦中夕阳下,女子倩影留(打一字)——迷底:婪。

解释:梦字把夕去掉,女子倩影,意思为女在下,结合起来就是婪。

8、赛前留一手(打一字)——谜底:批。

解释:赛前就是比赛,比前留了一手,手为提手旁,结合起来就是批。

9、日生三子(打一字)——谜底:孴。

解释:日字加上3个子,结合起来就是孴。

10、夫子不出头(打一字)——谜底:天。

解释:夫字上面的头没了,就是天。

字迷大全答案

1.【字谜】:一月七日,猜一个字【谜底】:脂

2.【字谜】:一加一,猜一字【谜底】:王

3.【字谜】:一半儿,猜一个字【谜底】:臼

4.【字谜】: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个字【谜底】:汁

5.【字谜】:一百减一,猜一个字【谜底】:白

6.【字谜】:一夜又一夜,猜一字【谜底】:多

7.【字谜】: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谜底】:佳

8.【字谜】:一个礼拜,猜一个字【谜底】:旨

9.【字谜】:一家十一口,猜一字【谜底】:吉

10.【字谜】: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谜底】:兽

11.【字谜】: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谜底】:面

12.【字谜】:一只牛,猜一个字【谜底】:生

13.【字谜】: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谜底】:器

14.【字谜】:一一箭穿心,猜一字【谜底】:必

15.【字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谜底】:府

16.【字谜】: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谜底】:汕

17.【字谜】: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谜底】:秋

18.【字谜】:七人八只眼,猜一个字【谜底】:货

19.【字谜】:七人头上长了草,猜一字【谜底】:花

20.【字谜】:七十二小时,猜一个字【谜底】:晶

21.【字谜】:王先生白小姐坐在石头上【谜底】:碧

22.【字谜】:九十九,猜一字【谜底】:白

23.【字谜】:九只鸟,猜一个字【谜底】:鸠

24.【字谜】:九号,猜一字【谜底】:旭

25.【字谜】:九辆车,猜一个字【谜底】:轨

26.【字谜】:四个人搬个木头,猜一个字【谜底】:杰

27.【字谜】:一人,猜一个字【谜底】:大

28.【字谜】: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谜底】:拿

29.【字谜】:一人在内,猜一字【谜底】:肉

30.【字谜】: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谜底】:夹

31.【字谜】: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谜底】:夷

32.【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谜底】:告

33.【字谜】:一口咬定,猜一字【谜底】:交

34.【字谜】:一大二小,猜一个字【谜底】:奈

35.【字谜】:一斗米,猜一个字【谜底】:料

36.【字谜】:九点,猜一字【谜底】:丸

10成语故事20字迷(迷面加迷底)20对联

10个成语故事:

(一)揠苗助长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释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二)买椟还珠

【典故】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释读】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三)滥竽充数

【典故】

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释读】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资源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四)邯郸学步

【典故】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释读】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五)井底之蛙

【典故】

《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

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出处】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六)叶公好龙

【典故】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释读】

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叶子高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他们却临阵脱逃了,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

(七)掩耳盗铃

【典故】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处】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释读】

“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八)自相矛盾

【典故】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出处】

《韩非子·难势》

客有鬻于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他两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释读】

“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盾”,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档敌人刺杀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九)水滴石穿

【典故】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释读】

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十)东施效颦

【典故】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释读】

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着眉的样子美丽,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结果只给后人留下「东施效颦」的笑话。

20个字谜(谜面和谜底)

1、非典,非典,携手清除(打一字)排

2字谜(打一字)打断念头心

3字谜(一成语)百米赛跑争先恐后

4字谜(打一字)人对人众

5字谜(打一字)表里如一回

6字谜(打一字)果断有力男

7字谜(打一字)黄昏前后昔

8字谜(打一字)推开又来摊

9字谜(打一字)迁来一口适

10字谜(打一字)四边残缺匹

11字谜(打一字)拉她也不来接

12字谜(打一字)后来者居下屠

13字谜(打一字)重逢观

14字谜(打一字)课桌椅样样齐备木

15字谜(打一字)人人都走横道线丛

16字谜(打一字)一口咬定交

17字谜(打一字)一日进一尺昼

18字谜(打一字)水上码头泵

19字谜(打一字)大框框不能破因

20字谜(打一字)发生大火划禁区烟

20副对联:

1、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2、饥鸡盗稻童桶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3、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4、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5、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6、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7、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

8、雪映梅花梅映雪莺宜柳絮柳宜莺

9、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

10、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11、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12、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

13、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

14、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15、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16、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17、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18、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19、嗟叹嚎啕哽咽喉泪滴湘江流满海

荷花茎藕蓬莲苔芙蓉芍药蕊芬芳

20、逢迎远近逍遥过进退连还运道通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愿我的答案令您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