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陈玉成。(打一字)
陈玉成。(打一字)(打一字谜)谜底:瑛查看答案
(zw.liuxue86.com)之小知识:猜谜方法的具体玩法.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发、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象画法】此谜是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慧)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能力如何,曾国藩给了他哪13个字评价
自汉唐以来从了,未有如此贼之悍者。
虽然现如今我们看太平天国的内容总是会觉得有些荒谬,但是在那个时期却也出现了不少非常得力的将领,其中陈玉成就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代表,他在17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率领500名将士,杀死了城防的守卫军,而且还将他们的旗帜全部都插满了整个城头,也因此一战,他的名气渐渐打开了,他是继石达开之后最为年轻的一名将帅,在战场上的战功也非常的令人瞩目。
陈玉成所率领的部队在安徽地区十分的勇猛,是击溃清军的主要部队之一,那个时候安徽也是太平天国里面唯一一个领土一直在增加的地区。后来陈玉成就被洪秀全封为了英王,而且还被作为了一个典范,可以说当时陈玉成是非常受到洪秀全的重视。而且陈玉成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品德的人,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所以在后来他被俘了之后,即便面对着高官厚禄,他也一点都不为动容。
当时的曾国藩可以说是用尽了各种方法,想要让陈玉成投降归顺朝廷,可是无论怎样,陈玉成都是一口回绝的,所以年仅26岁的陈玉成在多次拒绝朝廷伸过来的橄榄枝之后,还是被凌迟处死了,可是即便这样,曾国藩对他的评价却还是十分的高,他认为陈玉成是自汉唐以来从了,未有如此贼之悍者。
也就是说,虽然陈玉成和曾国藩两个人是站在对立面的对手,但是曾国藩对这名年轻的对手还是十分欣赏的,他认为自从唐代和汉代以来,从来都没有看见过如此强悍的反叛分子,这样的评价无疑透露出了陈玉成的能力有多强,以及他的品格有多么值得学习。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陈玉成呢
陈玉成(1837—1862),原名丕成,后来“天王见其忠勇,改做玉成”。对他的评价,个人认为应该总结为12个字:一身是胆、力挽狂澜、英勇不屈。
一身是胆的少年英雄
陈玉成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勤劳的农民,他幼时曾经入蒙馆读书,因家贫辍学,一度给人放牛帮工。1850年秋,14岁的陈玉成随众亲属参加金田起义,当时罗大纲屡次充当太平军作战先锋,陈玉成就徒步前往拜谒,充当其“近侍”,随其左右战斗在第一线。
身先士卒。太平天国西征攻打武昌期间,实际上担任监军的陈玉成亲自缒城先登,攻克武昌城;随后又率领18勇士夜袭湘军水师,焚毁大小船只300余号。孤身渡江。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年仅20岁的陈玉成接替罗大纲担任冬官正丞相,不顾清军层层封锁驾小舟冲入镇江,帅守军里应外合,连破敌营120余座,解镇江之围。随后,与各友军协力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
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
太平天国内乱后,太平军损失十余万精锐,实力大损。,清军趁机恢复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天京,曾国藩的湘军主力也顺长江东进,攻陷江西重镇九江。陈玉成临危受命,被封为又正掌率,成为太平军文武官员中仅次于蒙得恩的二号人物,通过收编捻军逐步恢复力量,驻扎在当时的安徽首府——安庆,作为天京城的坚强屏障。
咸丰八年(1858年)八月,陈玉成与李秀成合兵,连克浦口等地,攻破江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九月,在三河镇歼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6千余人。咸丰九年四月(1809年),陈玉成因功被封为英王。咸丰十年(1810年),湘军主力东进包围安庆,陈玉成坚持“守宁必守徽”的原则,四援安庆,猛攻围城的湘军曾国荃部,但安庆依然陷落,守军1万6千人战死,天京失去了随后一道屏障。
英勇不屈的慷慨志士
同治元年(1862)春,陈玉成为补充力量,派部将陈得才等率师去陕西等地招兵,自己退守庐州,兵力单薄遭到清军多隆阿所部包围,攻打甚急。四月,已经暗中投降清军的前捻军首领苗沛霖派人送信说:孤城独守,兵家大忌,英王盖世英雄,何必为这股残妖所困。如到寿州,他可帮120万人民,攻打汴京。陈玉成早有向北方发展的谋划,一时轻信,突围到寿州后被苗沛霖诱捕,解送清营。
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在中军帐,排列布置旗帜枪炮,耀武扬威要求陈玉成下跪。陈玉成大骂道:“尔本吾败将,何向吾作态”。面对清军的诱降,陈玉成回答:“大丈夫死则死耳,何绕舌也?”被关押期间,胜保的幕僚裕郎西往见陈玉成,他谈吐风雅,侃侃而谈历代兵法,旁若无人,无一语及私。同年五月初八,陈玉成在河南延津被凌迟处死,年仅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