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的故事(关于吕洞宾的故事)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400

很多朋友对于吕洞宾的故事和关于吕洞宾的故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吕洞宾的故事 关于吕洞宾的故事

吕洞宾的故事(关于吕洞宾的故事)

1、吕洞宾母亲在要生吕洞宾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天而下,飞入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不凡,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

2、后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到了晚上,钟离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

3、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题诗一首「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难先生我的梦」钟离:「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学,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授他法。

吕洞宾的故事

1.吕仙,名岩,字洞宾。蒲州永乐县人。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日巳时诞生。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有人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后来,他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吕”,指他们夫妇两口,两口为吕;“洞”,是居住的山洞;“宾”,即告诉人们自己是山洞里的宾客。他的道号为纯阳子。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

2.中国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飞升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于是将“祠”改成了“观”。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就想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巩固自己的统治,派国师丘处机管领道教,拆毁“吕公观”,大兴土木,修建了“永乐宫”。从修建大殿到绘完几座殿堂的壁画,历110年,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吕洞宾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物,而在民间长期流传中,却象雪球的滚动一般,故事愈来愈加丰富,成为一个箭垛式的传说人物后世佛教徒造谣、毁谤吕祖参黄龙,已见陈撄宁先生数文力斥,请点击吕祖参黄龙可见。又,吕祖言“参禅做鬼终不识!”“声闻缘觉冰消散,外道修罗缩项惊。

3.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可知吕祖绝不提倡“三教同源”。)吕洞宾,俗名吕岩,民间一般称他为“孚佑帝君”、“吕纯阳”、“纯阳夫子”、“恩主公”、“仙公”、“吕祖”等,道家则称他为“妙道天尊”,佛家又称之为“文尼真佛”,为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吕洞宾也是“五文昌”之一,常与关公、朱衣夫子、魁星及文昌帝君合祀。元时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是为“孚佑帝君”之由来。而他的香火跨越儒、道、佛三界。吕洞宾据说本姓李,是唐朝山西省浦州永乐县人,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生,传说异香满室,有白鹤飞入帐中不见,自幼聪颖,十岁便能文,十五岁就能武,精通百家经籍。唐文宗开成二年举进士第,出任江州德化县令一职。不久因宰相李德裕结党营私,吕祖不愿偕同,于是弃官隐居于卢山的深林山洞中,因该洞有两个出“口”,于是便改姓为“吕”,并自称为是洞中的宾客,改名为“洞宾”。后来遇到火龙真人,并得其真传,学得天遁剑法。又于长安遇古仙人钟离权结为知交,旅邸中钟吟诗一首曰“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以试探吕之心愿,吕遂以诗答曰“生在儒家遇太平、残簪缨重带布衣轻、虽能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朝上清”钟闻后知其可渡之人,仍再以术相试,使吕昏困入睡,梦己中第,举进士外放知县,旋升府道而翰林,娶娇妻美妾子嗣昌盛而皆显贵,己则身居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荣华富贵。十载已过,忽获罪,摘官抄族,妻离子散,荣华富贵尽成过眼云烟,己身躯佝偻,踽踽风雪中孤苦无依之流浪老人。黄粱一梦,人生五十寒暑已易,转侧醒来见钟独坐榻旁笑曰:“你在梦中一浮一沉,变化万端,眨眼间人生五十寒暑,得之固则以喜,失之又何足以悲。白云苍狗,过眼云烟,所要者仍在彻悟,人生何似南柯一场”吕顿悟钟乃神仙前来渡化于己,遂决意随钟遁入终南鹤岭,修炼成真,得道时立誓言:“不渡尽苍生、不欲仙而去”。得到真传的吕祖遍游民间,历江、淮、湘、潭、鄂、岳及两浙等地,济世化人五代以后,时局大乱,人民饱受流徙之苦,他经常现身于世,拯救贫苦百姓。他的剑术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嗔,对北宋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道教全真教奉其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

传说,福建省泉州府有座清源山,处在危岩之下,有个洞穴,幽深而巨大。洞穴的入口,地势颇为平坦,仅可骑马,长驱直入洞里。穴顶钟乳纷垂,进洞越深,寒气越重。洞里的深处,有间石室,排列着石床、石桌、石凳,还有一个被薰得黑漆漆的石灶。因为这个洞穴,通称纯阳洞,所以也有人说:吕洞宾是福建人,在那个洞穴里修道成仙的。另说,吕洞宝,名叫纯阳,是唐朝懿宗时代的人,考中进士,咸通年间,历任两县县官,后因僖宗无能,黄巢作乱,吕洞宝痛感人生盛衰无常,遁人当时国都附近的终南山,修身养性。以后如问,无法可知。

关于吕洞宾的故事

1、吕洞宾成仙

唐朝时,在一个叫永乐乡的地方,住着一户吕姓人家。这吕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并且都在朝廷上当过官。吕洞宾就出生在这样的人家。

据说吕洞宾出生的时候,吕夫人的屋里异香扑面、仙乐飘荡,一只白鹤从祥云瑞雾中缓缓降下,飞入吕夫人的床帏中,就不见了。随后不久,吕洞宾就降生了。可能因为吕家是书香门弟的缘故,或者原本吕洞宾就是天上的神仙。

他一生下来就气宇不凡,具有很多神异的地方。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家人就请来一位叫马祖的禅师给他看相。马祖禅师一看到吕家的这位小公子,就感到很惊奇,因为吕洞宾跟平常的小孩子很不相同。

于是便不无称赞地说道:“贵家小公子气貌远非一般人能比,恐怕是天上的神仙投胎转世来的。想来有朝一日,他会出家求仙,重返仙界的。”

吕家的人听了马祖禅师的话,想到这小孩将来要出家,似有一点不快。但是又想到,如果真能成仙,便能为百姓解救苦难,也就合家欢喜。

吕洞宾睡下之后,很快就进入汉钟离送给他的梦境中。在睡梦中,吕洞宾梦到自己这次一举考取了状元,并且官运鸿通,一路平步青云,很快就做到朝庭宰相的位置,并且子孙满堂,极尽荣华。

但是因为权倾一世,很快引起奸臣的忌恨,就处处受到陷害,接着就失去皇帝的宠信,并且被判了很重的罪,最后落得个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到他老了以后,就剩下他一个人,穷困潦倒,独自颤立在风雪中。

当他正感到饥寒交迫的时候,他睡醒了。这时汉钟离的饭还没有煮好。

汉钟离见他醒来了,就笑着对他说道:“这黄粱饭还没有煮好,你就已经梦游到神仙国去了,可见这梦实在太短暂了。”

吕洞宾感到很惊讶,连忙恭身问道:“老道长何以知道我做的梦呢?”汉钟离说道:“你身在俗世,心系浮尘,你的梦又有谁会不知道呢?可是这荣华也太易逝了。所以无论你得到什么,不用高兴;无论失去什么,也不必悲伤。这红尘人世,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吕洞宾对汉钟离的考验都以平淡的心境来对待。汉钟离于是对吕洞宾说:“我已经试了你十次,你都已顺利过了尘俗关,可见你是可以得道的,但是要想成仙,你还得立三千功、八百德才行。”

从此以后,吕洞宾就用从汉钟离那里学来的道法和仙术,以及后来从火龙真人那里学来的剑法,不断四处济世救人,斩妖除孽,为民造福,立下了不少的功德。吕洞宾立满了三千功,积满了八百德,终于成了天上的神仙。

2、三戏白牡丹

洞宾既辞辛氏之酒,又慕洛阳之花。一日游至洛阳,见一女子游玩而至,年方二八,轻盈秀雅,窈窕妖娆,眼含秋波,眉如新月,过处人人注意,行来个个皆思。

洞宾思曰:“广寒仙子,水月观音,吾曾见过,未有如此妖态动人者。倾国倾城,沉鱼落雁,宜颂矣。”不觉心动,前近问之。曰:“乃歌舞名妓山牡丹也。”

吕曰:“良家女子则不可妄议,彼花柳中人,吾可得而试之。况此妇飘飘出尘,已有三分仙气,观其颜色艳丽,独钟天地之秀气,而取之大有理益。”

于是自化为绝样才子,以剑作随行童子,丹点白金一锭,竟往牡丹之家,纳其物而拜之。那女子露朱唇以答礼,启皓齿以陈词,更兼洞宾少年美貌,天称其心,注意频观,妖态毕露;含情凝笑,百媚俱生。

比乍遇之时,又增十倍矣。请问洞宾姓名,洞宾以回道人答之。洞宾更通赂艳,牡丹深加眷恋。俄尔酒至,对饮剧欢。酒至半酣,牡丹持酒醉劝,呈婉转之喉,歌新艳之曲。此时洞宾以为掌上之舞,般般出众,种种动人。洞滨忘却仙凡,不觉大醉。

醉而就寝,牡丹媚态百端,洞宾温存万状,鱼水相投,不为过也。云雨之际,各呈风流,女欲罢而男不休,男欲止而女不愿。且洞宾本是纯阳,岂肯为此一泄;牡丹正当阴盛,终无求免之心。自夜达旦,两相采战,皆至倦而始息。

自此洞宾连宿数晚,云雨多端,并不走泄。牡丹深怪,以为有此异人,吾今尽其技之所长以迎之,不怕彼不降也。是夜呈飞鸾之势,效舞凤之形,尽春意之作为,竟不能得其一泄。

牡丹自觉困倦,乃谓之曰:“君异人也。吾今骨软神疲矣。”洞宾以久恋风尘,恐道友知觉,乃托言欲归。牡丹极留之,至涕泣不忍舍。洞宾乃为之约而去。

3、吕洞宾收徒

吕洞宾修道成仙几千年,有一天心血来潮,想收个徒弟,于是来到人间,变化成一个叫花子,来到京城,一边要饭一边暗自观察过往行人。一个月来吕洞宾观察过的人已经好几万,最后发现只有三个人符合自己的择徒标准,一个是商人,一个是官员,还有一个是农夫。

吕洞宾恢复本来面貌,把三人用法力转送到一座废弃的道观,并对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并告诉他们:“我只收一个徒弟,你们却又三个人。到底谁能跟我上天宫成仙得道还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

说罢取出一个丹炉放在三人跟前,说道:“我现在要炼一颗仙丹,能够使人长生不老。你们三人在一旁帮忙,谁功劳大,就可以得到这颗仙丹,并成为我徒弟。”

4、狗咬吕洞宾

吕洞宾成仙后,一次路过河边,见一男人淹死在河里,他将死尸捞上来,并且杀了路边的一条狗,挖它的心脏救活男人。没想到男人一醒来,破口大骂:“我本想死,为何要救我?”

吕洞宾又用泥土捏了个心脏,填在狗的胸膛中,救活了狗,然后被活过来的狗追咬。

5、吕洞宾画鹤

吕洞宾经过汉钟离的十试,修练后便成了仙人。于是,他云游四海,普渡众生。

一天,吕洞宾游览完岳阳楼,来到洞庭湖畔的一家小酒店中。他听附近的人们说,这家小酒店的主人辛氏为人宽厚,乐善好施,童叟无欺。虽然来他小店的顾客也不算少,但家境并不富裕,每天的收入仅够糊口。

吕洞宾想看看店主家为人是否如传言的那样。于是信步进了酒店,拣一处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呼唤店主辛氏为他上酒上菜。

店主辛氏见吕洞宾,身着黄色长衫,腰系黑色丝带,头戴一项华阳巾,双眉入鬓,凤眼朝天,仙风道骨,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对他毕恭毕敬地伺候。可是,吕洞宾酒足饭饱之后,却分文不付,大摇大摆地离店而去。

店主辛氏竟也没有向他讨要酒饭钱。第二天中午,吕洞宾又到辛氏酒店大吃大喝了一顿,仍然是一句话不说,一分钱也不付,抹抹嘴巴就走。就这样,他一连在这家小酒店中吃喝了达半年之久,而店主辛氏一直没有开口向他要账。

这一天,吕洞宾又来到辛氏的酒店饮酒,酒足饭饱之后,他把店主辛氏叫过来,对他说:“我欠你的酒账太多了,现在请你给我拿几个鲜橘子来。”店主辛氏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欠的酒账与橘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疑惑,但还是答应着,给吕洞宾拿来了几个刚刚摘下来的鲜橘子。

只见吕洞宾接过橘子,剥下几片橘皮,走到酒店正面的白墙前面,登上旁边的椅子,在雪白的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这鹤与真鹤一般大小,画得栩栩如生,仿佛马上就要展开翅膀飞起来了。

吕洞宾对店主辛氏说:“有客人来店中饮酒,只要你招呼它一声,它就会飞下来,按照你歌声的节拍,跳起舞来。现在就用这只鹤来报答这几个月以来你对我的款待吧!”吕洞宾说完扬长而去。

后来,客人们来这里饮酒,辛氏只要招呼它一声,那黄鹤就真的应声从墙上下来,在客人面前跳出多姿多彩的舞蹈,为客人们助兴。跳完后,它还会自动地飞回到墙上去。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觉得非常奇异,便想亲眼看一看,于是都争先恐后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饮酒,借此一睹黄鹤起舞的风采。店主辛氏的生意越来越好,没几年他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大富翁。

这一天,吕洞宾又来了。店主人辛氏一见是自己的恩人来了,立即摆上美酒佳肴,热情地款待。席间,吕洞宾问店主辛氏:“近来生意如何,客人来得多吗?”

店主辛氏非常高兴地说托您的洪福,自从您给我画了那鹤之后,我这里每天顾客盈门,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

吕洞宾听罢,便从怀中取出玉笛,吹了一曲,那黄鹤便从墙上飞落了下来。吕洞宾跨上鹤背,黄鹤展开翅膀,腾空而去。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