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裕泰茶庄在北京都有那些分店
吴裕泰销售网络,详见http://www.wuyutai.com.cn/xswl/list.php?catid=65
东城区
2007/07/06·安德路
2007/07/06·东单
2007/07/06·鼓楼
2007/07/06·工体
2007/07/06·东内小街
2007/07/06·青年沟
2007/07/06·雍和宫
2007/07/06·朝内小街
2007/07/06·美术馆
2007/07/06·南池子
西城区
2007/07/06·阜成门
2007/07/06·西绒线
2007/07/06·赵登禹路
2007/07/06·黄寺
2007/07/06·缸瓦市
2007/07/06·甘家口
2007/07/06·西便门
2007/07/06·三里河
宣武区
2007/08/30·马连道店
2007/07/06·南菜园
2007/07/06·广安门
2007/07/06·虎坊桥
2007/07/06·菜市口
2007/07/06·天桥
崇文区
2007/07/06·两广路
2007/07/06·磁器口
2007/07/06·崇文门
2007/07/06·光明楼
2007/07/06·天坛
2007/07/06·安乐林
海淀区
2007/07/06·北洼路
2007/07/06·双榆树
2007/07/06·西三旗
2007/07/06·田村路
2007/07/06·小马厂
2007/07/06·新源店
2007/07/06·金源
2007/07/06·清河永泰
2007/07/06·魏公村
2007/07/06·会城门
朝阳区
2008/03/11·常营店
2008/02/04·孙河店
2008/01/10·广顺店
2007/12/13·青年路
2007/12/13·慧忠北里
2007/11/26·林翠路
2007/09/12·高井店
2007/08/24·百子湾
2007/07/06·东坝红松园
2007/07/06·松榆里
丰台区
2007/08/30·万芳店
2007/07/17·万年花城
2007/07/06·草桥
2007/07/06·马家堡
2007/07/06·五间楼
2007/07/06·云岗
2007/07/06·丰台路口
2007/07/06·石榴园
2007/07/06·大成路
2007/07/06·东高地
石景山区
2007/07/06·鲁艳西
2007/07/06·鲁谷
2007/07/06·苹果园
2007/07/06·石景山
2007/07/06·八角
郊区县
2008/03/11·南环里店
2007/11/26·北七家
2007/07/06·房山
2007/07/06·密云
2007/07/06·顺义石园店
2007/07/06·天通苑二店
2007/07/06·机场天竺
2007/07/06·回龙观龙腾苑
2007/07/06·昌平西关
2007/07/06·昌平东关
北京吴裕泰茶庄有哪些特色
"吴裕泰茶庄"原名叫"吴裕泰茶栈",由吴锡卿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创办。
吴姓家族当时在北京开办了多家茶庄,资产相当富足。北新桥的吴裕泰,前门大栅栏的吴德泰,崇文门外大街的吴鼎裕,宣武门内大街的吴恒瑞,西单的吴新昌,清河的吴德利,通县和天津的乾泰聚分号以及裕胜茶庄等等,都是吴氏家族开办的茶庄,可以算得上是茶叶行业里的"泰斗"。而吴锡卿也被人们称为"茶叶吴",足以可见其影响之大。
"吴裕泰茶庄"位于东四北大街,当时经安徽、福建、浙江等地运进京城的茶叶,都经大运河到通县,再运进东直门到北新桥,所以吴裕泰茶庄座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
"吴裕泰茶庄"宽敞整洁,占地20多亩,高门大院,花园式建筑。在当时规模已是很大。
晚清时期,京城饮茶成为一种风气,特别是八旗子弟,讲究午饭、晚饭后都要泡茶饮茶。这些人饮茶并非单纯为解渴,而是为了讲排场,因此对茶叶十分挑剔,他们讲究选用上等的茶叶,喝盖碗茶。吴裕泰的茶叶质量好价格便宜,自然光顾的人比较多。
吴裕泰茶庄经营上追求精益求精,以拼配花茶为主要特色。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喝不起名茶,大多购买花茶喝。所以,吴裕泰经营的茶叶,不仅满足了皇帝国戚、高官厚吏的需要,而且也使普通百姓买得起,从而扩大了顾客源,一直生意兴隆。
北京吴裕泰和老舍先生《茶馆》中的老裕泰有什么关系或者渊源
没有关系或渊源。
老舍先生《茶馆》中的“老裕泰”只是北京茶馆的一个缩影,是时代背景的缩影,并不是特指某一个茶馆。
吴裕泰始创于1887年,公司由吴裕泰茶栈、吴裕泰茶庄演变、发展而来。自1887年(光绪十三年)徽州歙县人吴锡卿创号开始,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
扩展资料:
吴裕泰茶庄的历史故事:
1、门洞里的茶铺
从东直门到鼓楼有条东西五里长的大街,从崇文门到北城根雍和宫豁口有条南北十里长的街,这两条街的交叉点就叫北新桥。徽州歙县的吴老先生随从一位举人进京会试,出门时带了些茶叶,到了北京举人忙着应试,吴先生的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逐渐也和住地周围的北京人熟悉了起来。
为感谢邻居对他们的照顾,他把从家里带来的茶叶送给了邻居。没想到,这些人喝过这些茶后赞不绝口,极力劝说吴先生摆个地摊卖茶叶。数日后就在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大门洞里摆起了起了茶摊,没几天茶叶便销售一空。
细心的吴先生发现在内城这满汉居住最密集的地方,无论贫富贵贱,人们有事没事都喜欢喝茶。举人落榜后要继续留在北京苦读,等待下科再考。他派吴先生回歙县老家替他取些银两,吴先生回到家乡,铆足了劲儿,尽其所能带回了大量的茶叶,正式开始了在北京的茶叶生意。
2、百年徽商
论起吴氏家族做起茶叶生意,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门洞(即“吴裕泰”现址)就是“吴裕泰”乃至整个吴氏企业的发祥地,是毫无争议的。据说这里原来是个破败的豪门府第的大门。就在这个没有门牌的大门洞内,
吴家做起了茶叶生意,当时包装纸上只印刷有“北新桥路东大厅便是”的字样。吴家经过数年努力积累了一些银两,便把这个大门洞买下来,大门洞经过修缮,建成店铺门面,起用了字号。
1887年(光绪十三年),茶栈正式悬匾开张,至今已有126年历史。当时吴裕泰茶栈以仓储、运输、批售为主。
自此,吴家更加锐意进取、苦心经营,渐渐在京站稳了脚跟。为了扩大经营,吴家就把与这个大门洞后面相连的荒芜府第(约十五亩)全部买了下来。吴老太爷重新修建整个院落,建成环绕群房大约五十多间。在院落南端(骆驼胡同路北)还修建了宽大的门楼,京人称为吴裕泰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