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推荐管仲当宰相什么意思
是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的。齐桓年(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到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但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
管仲当年辅佐公子纠(齐桓公的弟弟),管仲与公子纠一伙认为公子小白(齐桓公)已死,再没有人与他争夺君位,从鲁国出发,六天后到达齐国。一到齐国,没想到齐国已有国君,新君正是公子小白。
鲁庄公得知齐国已有新君后气急败坏,当即派兵进攻齐国,企图武装干涉来夺取君位。双方在乾时会战,管仲建议当趁小白人心未定速攻,但鲁庄公却说:“如果一切如你所料,小白早就被射死了。”不听管仲的话,结果遭遇伏击,鲁军大败,公子纠和管仲随鲁庄公败归鲁国。
齐军乘胜追击,进入鲁国境内。齐桓公为绝后患,遣书给鲁庄公,叫鲁国杀公子纠,交出管仲和召忽。否则齐军将全面进攻鲁国。鲁庄公得知后与大夫施伯商量,施伯认为齐国要管仲不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是为了任用他为政。
因为管仲的才干世间少有,他为政的国家必然会富强称霸。假如管仲被齐国任用,将为鲁国的大患。因此施伯主张杀死管仲,将尸首还给齐国。但鲍叔牙用计称齐桓公恨管仲入骨,一定要生杀管仲。
且鲁庄公新败,闻齐国大兵压境,早吓得心颤胆寒,没有听施伯的主张。在齐国压力下,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和召忽擒住,准备将二人送还齐桓公发落,以期退兵。
管仲清楚这是鲍叔牙的计谋,于是让押运工人快马加鞭赶去齐国,最后平安到了齐国,经鲍叔牙的建议,齐桓公同意选择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
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齐桓公的贤达大度。齐桓公迎接管仲后,一连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斋戒三日,拜了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其后,管仲果然尽心尽力辅佐齐桓公,最终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扩展资料:
管鲍之交:
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
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
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
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仲
女孩子说她是王守义的传人是什么意思
王守义,王守义十三香的创始人。驻马店市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4年,是我国最大的纯天然调味品生产企业,前身是兴隆堂调味品厂,在纯天然调味品行业中独占鳌头,产品形成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知名品牌。
兴隆堂的继承人王守义从祖父的手中继承了这一秘方之后,在原配方基础上,不断挖掘中国传统调味品之理论,并加以实践、研究,根据特定的地理、人文、风俗习惯,容纳中国传统调味和医疗保健为一体的食疗观念,将配方完善改进,并取名“王守义十三香”,延续至今日。实际上“十三香”并非十三种原料构成,而是以花椒、胡椒、丁香、草果、大茴、桂皮、木香等二十多种天然中药材炮制加工而成,实可谓大自然的浓缩,纯天然的精华,健康生活的好伴侣。
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有较强的生命力,适合现代生活的需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以“诚信”为本,产品遍布全国各地,远销周边国家。根据市场需求,新产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成为调味品行业独具魅力的一道风景线,逐渐形成了以“十三香”“麻辣鲜”“鸡精”“包子饺子”调料为主导产品的四大系列、二百多种规格的产品。
相亲时,女孩子说她是王守义的传人是什么意思
女孩子说她是王守义的传人
“能传于后世的人;接班人,后代。”
这种情况一是说她确实是王守义的后代传人;另一方面有可能说自己是做厨房调料的‘匠人。’让你有个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