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的读音(鄱阳湖的正确读音)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2110

大家好,鄱阳湖的读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鄱阳湖的正确读音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鄱阳湖的读音和鄱阳湖的正确读音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鄱阳湖读音 鄱阳湖正确读音

鄱阳湖的读音(鄱阳湖的正确读音)

1、鄱阳湖拼音:[póyánghú]。

2、鄱阳湖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境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包括大湖池、蚌湖、中湖池、大叉湖等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地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西北角,每年秋去冬来,水落滩出,沼泽星罗棋布,水草繁茂,鱼虾众多,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

“鄱阳湖”读音是什么

“鄱阳湖”读音是póyánghú。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3960平方公里。“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简介:

鄱阳湖是一个古老的断陷湖盆,约1.35亿年前沉陷成巨大的盆地,距今六七千年前积水成为湖泊。由于历史上长江改道及人类的活动,大量泥沙沉积湖中,导致湖面不断缩小。鄱阳湖汇集了赣、抚、铙、信、修五河之水,再外泄入长江干流。随水量变化,鄱阳湖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节水量、蓄洪的功能。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关于鄱阳湖的诗有:

1、泛鄱阳湖

唐•韦庄

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

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

迸鲤似棱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

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

2、下浔阳城汛彭蠡寄黄判官

唐•李白

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影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3、春过鄱阳湖

唐•释贯休

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

吴山兼乌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虑,始知行路难。

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4、彭蠡湖春望

唐•项斯

湖亭东极望,远棹不须回。

遍草新潮落,连天众雁来。

芦洲残照尽,云障积烟开。

更想鸱夷子,扁舟安在哉。

鄱阳湖的正确读音

鄱阳湖:póyánghú。

声母:p、y、h。

韵母:o、ang、u。

释义:湖泊名。在江西省北境,长江以南。湖身中为细腰,故有北湖、南湖之分。湖受仙霞、黟山二山脉以南及赣江、鄱江、修水等江水,北流经湖口入长江,为我国五大湖之一。

湖泊简介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这里下陷成为盆地,盆地范围广及今江西北部、湖北黄梅地区和安徽宿松、望江一带。至1万年前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时,断块上升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而盆地内则河道纵横,池塘密布。此后由于冰后期的海侵,整个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并成为长江的宽阔河段。

《尚书·禹贡》已记有“彭蠡”,《汉书》则记为“彭泽”。三国时,彭泽分为南北两湖,长江从两湖之间的地峡上流过。后北湖演化为鄂皖交界的龙感湖、安徽境内的大官湖和泊湖。南湖则逐渐南侵,至南朝时湖水直抵新建樵舍附近,使汉初设置的鄡阳县大部分和海昏县一部分被淹没,民间有“沉海昏,起吴城”之说。

隋时因湖水逼近鄱阳山(原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后因地名鄱阳而称鄱阳山。据考,它位于鄱阳县西北的湖中,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未找到此山)而名鄱阳湖。自唐初至明初,湖水逐渐北撤,明清时又南侵。此时湖形似葫芦,北段别称落星湖(因人们以为湖中一小岛是陨星而名)、左蠡湖;南段别称官亭湖(据说因庐山脚下有一官亭庙而名)、族亭湖。

近代,由于淤积和围垦等原因,湖面日益缩小,到20世纪末,湖形已不像葫芦,而像一只昂首欲飞的天鹅。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