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dub中文版 VirtualDub如何设置中文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14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virtualdub中文版的一些知识点,和VirtualDub如何设置中文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VirtualDub如何设置中文

virtualdub中文版 VirtualDub如何设置中文

步骤:

登录steam

点击【游戏】选项

然后右键游戏,点击“属性”,在“语言”中设置为简体中文

点击库中游戏选项后找到《游戏名称》后右键属性后选择语言。

关于格式的问题[rmvd]是什么意思啊

应该是rmvb吧,是real公司的一种可变比特率的视频格式

由于目前的视频格式还是脱离不了“帧”的概念,所以视频文件的容量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兼顾画质、画面流畅性、文件大小以及网络传输速度,多家视频技术公司相继推出各自的编码/压缩方案,企图一统视频格式的天下。

一、格式解析

◇AVI

从Windows3.X时代开始,AVI就成为主流视频格式,其地位好比音频格式中的WAV。在AVI文件中,视频信息和伴音信息是分别存储的,因此可以把一段AVI文件中的视频与另一个AVI文件中的伴音合成在一起。AVI文件结构不仅解决了音频和视频的同步问题,而且具有通用和开放的特点。它可以在任何Windows环境下工作,很多软件都可以对AVI视频直接进行编辑处理。

尽管AVI拥有兼容性好、调用方便、图象质量优良等特点,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AVI文件太过庞大。另外AVI还存在2GB或4GB的容量限制(FAT32文件系统)。

◇MPEG-Ⅰ(VCD)

MPEG-Ⅰ应该是大家接触最多的视频格式,VCD就采用这一编码方式。PAL制式的MPEG-Ⅰ的分辨率为352×240,稍强于VHS画质,而且可以将大约74分钟左右的MPEG-Ⅰ文件存储在一张容量为650MB的光盘中,因而得以大规模普及。

不过以现今的眼光来看,MPEG-Ⅰ无论是画质还是文件大小方面都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逐渐被其它先进编码格式取代也是必然的趋势。

◇MPEG-Ⅱ(DVD)

MPEG-Ⅱ在MPEG-Ⅰ的基础上将画质大幅提升,PAL制式的标准MPEG-Ⅱ分辨率高达720×576分辨率。此外,MPEG-Ⅱ在编码时使用了帧间压缩和帧内压缩两种方式,并且通过运动补偿等技术来改善画质。

从清晰度来看,MPEG-Ⅱ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是MPEG-Ⅱ也并非十全十美。由于MPEG-Ⅱ没能在压缩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其数据量比MPEG-Ⅰ更大,在DVD刻录机没有普及之前难以用于个人制作。此外,MPEG-Ⅱ的压缩数据的码流比较特殊性,各种编辑软件无法随机访问,因此在进行非线性编辑时会导致素材搜索很迟缓。更为重要的是,MPEG-Ⅱ过大的编解码必须依赖强大的处理芯片。

◇MPEG4(DivX、XviD、WMV9)

MPEG4可谓是目前最热门的视频格式了,被称为DVD杀手。MPEG4的画质细腻、音效动感逼真,视听效果接近DVD水平。而且在保证图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MPEG4编码的文件大小可达到原DVD影音文件的1/3左右。更为重要的是,MPEG4的编码率可以自由设定,让用户轻松地在画质与体积之间选择。

目前常见的MPEG4编码技术可以分为DivX、XviD以及MicrosoftMPEG4V3。MicrosoftMPEG4V3编码主要被用于ASF文件,基本上不对DVD构成任何威胁。令人感到意外的是,Microsoft对MPEG4进行修改推出了WMV,目前已经渐成气候。随着WindowsMediaEncoder9的推出,WMV9将会提供接近DVD的画质,而且在版权保护上煞费苦心。

DivX和XviD将矛头直指DVD,它们都具备动态补偿、视觉心理智能压缩等功能,而且还可以配合字幕功能实现等同于DVD电影的效果。在视频采集时,DivX和XviD编码对于系统性能的要求并不高,数据量的降低可以明显减轻CPU与磁盘系统的负担。目前DivX和XviD的编码解码器都是免费的,因此大受欢迎。

◇RealMedia

RealMedia应该说是最流行的网络流媒体格式之一了,正是它的诞生,才使得网络视频得以广泛应用。令人惊叹的是,在用56KModem拨号上网的条件下,RM依旧可以实现不间断地视频播放。此外,RM类似于MPEG4,可以自行设定编码速率,而且也具备动态补偿,在512Kbps以上的编码速率时,RM的画质高于VCD。但是,在相同的编码速率下,RM的画质还是不如MPEG4。

为了改变RealMedia不适合高画质视频存储的缺陷,Real公司推出了RMVB格式。VB即VBR,是VariableBitRate(可改变比特率)的英文缩写。影片的里静止画面和运动画面对压缩比率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始终保持固定的比特率,会对文件容量造成浪费,而且在大动态视频场面时画质不佳。

RMVB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自始自终保持固定压缩比的方式,引入了动态压缩比率,将较高的比特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歌舞、飞车、战争等),而在静态画面时则灵活地转为较低的编码率,合理地利用了比特率资源。这样在平均编码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改善视频画质。

◇MOV

MOV是由Apple公司主推的视频格式,可通用于MAC系统与PC平台。MOV格式的视频文件可以采用不压缩或压缩的方式,其压缩算法包括Cinepak、IntelIndeoVideoR3.2和Video编码。虽然普通人对MOV格式的文件接触不太多,但MOV在视频编辑时还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Adobe公司的专业级多媒体视频处理软件AfterEffect和Premiere都在底层支持MOV,允许直接编辑。客观而言,昔日辉煌的MOV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也不适合作为视频文件输出的最终载体。

常见多媒体格式特性对比

MPEG-ⅠMPEG-ⅡDivXXviDWMVRMRMVBMOVAVI

默认PAL制352×288720×576可变可变可变可变可变320×240320×240

默认NTSC352×288640×480可变可变可变可变可变320×240320×240

最大音频通道288882822

默认编码率1.5Mbps4~8Mbps可变可变可变可变可变800~1600KbpsNA

视频质量一般很好编码设定编码设定编码设定一般较高一般很好

动态补偿无有有有有有有无无

编码硬件要求一般高较高较高较高一般较高一般低

解码硬件要求很低一般较高较高很高较低较高一般很低

可编辑性较好一般很差很差很差很差很差较好很好

扩展名MPG、MPEG、M2V、DATMPG、MPEG、VOBAVIAVIWMV、ASFRM、RAMRMVBMOVAVI

二、画质比较与技术指标

不可否认,画质对于一种视频编码格式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在相同压缩比的条件下,画质最出色的视频格式自然受到广大用户的推崇。为此,我们选择了两种编码速率进行测试,分别是1.5Mbps和512Kbps,从实际表现来看究竟谁才是最优秀的视频存储格式。视频来源是高品质的DVD影碟,编码后采用HyperSnap截图。

◇1.5Mbps高码率测试

从画质对比的截图来看,我们不得不被MPEG4以及RMVB的表现而打动(因为印刷效果的限制,我们无法通过图片来展现这种区别。注:原文发表于PCDIY杂志)。客观而言,此时它们与DVD画质的差距微乎其微,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在MPEG4与RMVB的较量中,两者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准,MPEG4总体上更胜一筹,不过说实话,在动态画面下,这种细微的差别是很难察觉的。MPEG4分支下的DivX、XviD和WMV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其中DivX与XviD的表现更是如出一辙,很多人认为XviD就是DivX5.0之后的免费版,甚至在名称方面都有些类似。至于MPEG-Ⅰ(VCD),由于编码算法的原因,其画质自然无法与以上几项技术相提并论。

◇512Kbps低码率测试

512Kbps的低编码速率对于各种编码技术而言都是一种考验。如果不能在低编码速率下展现出可以令人接受的画质,那么这项技术至少不适用于互联网络。在此项测试中,DivX和XviD画质比VCD略逊一筹,倒是RM与WMV令我们刮目相看,能够提供与VCD相近的画质,甚至还稍微出色一些。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DivX和XviD的本意就是打破DVD视频在高画质领域的垄断,而WMV和RM带有流媒体的烙印,在低编码速率下拥有更多的补偿技术,改善了画质。

三、实时编码测试

测试使用的编码软件包括RM(HelixProducerPlus)、DivX(UleadVideoStudio6+DivX5.05)、WMV(WindowsMediaEncoder9)、MPEG-Ⅰ(UleadVideoStudio6)和MPEG-Ⅱ(UleadVideoStudio6),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中文版+SP3。

◇低端配置测试

这款低端配置的主要配件为Celeron550MHz(366MHz超频)+440BX+256MBPC100SDRAM。使用PII以及低频PIII、Celeron、Duron的用户都可以参考一下。

对于低端配置,我们采用电视卡录制节目的方式,测试用的电视卡处理芯片为BT878,不具备实时编码能力,因此对于各种编码技术而言都是公平的。此外,考虑到视频源的质量,除了MPEG-Ⅰ/Ⅱ,其余都采用512Kbps编码速率,而且各种参数选择默认值。

低端配置实时编码测试

1分钟内丢帧数流畅度

RM无法看到可以接受

DivX355勉强接受

WMV9无法看到较差

MPEG-Ⅰ345勉强接受

MPEG-Ⅱ停止测试完全无法接受

从测试情况来看,RM似乎更加适合低配置用户,而MPEG-Ⅱ过高的数据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该配置的处理能力。非常遗憾的是,最实用的DivX与WMV9在低配置机器上有些力不从心。

◇中端配置测试

中端配置为Duron1.1GHz+KT133A,其它配件与低端配置相同。这应该算是典型中低端配置,新Duron所支持的SSE指令集得到各种视频软件的优化。此次测试的编码速率为1Mbps。

中端配置实时编码测试

1分钟内丢帧数流畅度

RM无法看到完全可以接受

DivX152完全可以接受

WMV9无法看到可以接受

MPEG-Ⅰ0完全可以接受

MPEG-Ⅱ235可以接受

当CPU主频跨越1GHz的台阶之后,整个系统基本上能够应对各种视频编码技术。毫无疑问,对于如今大多数Pentium4以及AthlonXP兼容机而言,应付各种视频编码已经轻松自如,由此也可以预见,软件编码技术将最终取代硬件编码芯片,特别是在家用领域。

四、视频格式转换

1.转换为MPEG

在所有的视频格式中,MPEG的兼容性仅次于未压缩的AVI,所以我们只要将其它视频格式转换成MPEG,即可很轻松地再转换为其它视频格式(当然有些时候并不需要经过MPEG这一中间环节),因为几乎所有的视频格式都可以由MPEG编码得到。

◇AVI转换为MPEG

MPEG-Ⅰ和MPEG-Ⅱ分别是VCD和DVD的标准编码方式。尽管AVI的通用性比较好,但是AVI有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占用的磁盘空间实在太大了,因此不适合存储长时间的视频。这时不少人会选择将AVI转换成MPEG-Ⅰ/Ⅱ格式,并且制作成为VCD/DVD。

目前MPEG-Ⅰ/Ⅱ编码软件有很多,但是其中公认最为出色的莫过于TMPGEnc,它的输出格式相当标准,各种设置参数细致入微,而且转换后的MPEG-Ⅰ/Ⅱ文件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与画质。

TMPGEnc受到视频发烧友的喜爱

在TMPGEnc主界面选择Video/AudioSource,导入待转换的视频文件。TMPGEnc支持的文件包括AVI和MPG,其中AVI文件既可以是未压缩的标准AVI文件,也可以是DivX、XviD之类的MPEG4编码;而MPG主要用于重新编码,或者在MPEG-Ⅰ与MPEG-Ⅱ之间转换。

选定待转换的视频文件之后,点击右下角的Setting按钮,此时可以对编码类型、制式、长宽比例进行详细设定。

设置MPEG编码参数

为了加快编码速度,大家还可以进入Option菜单下的“EnvironmentSetting”,为CPU的多媒体指令进行优化,TMPGEnc支持SSE和3Dnow!,而且还支持多CPU并行处理。

309da17选择CPU能支持的多媒体指令集

除了TMPGEnc,我们还可以选择LSX-MPEGEncoder、PanasonicMPEGEncoder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其功能都差不多,相对来说TMPGEnc的界面更加直观,容易上手。

309da18LSX-MPEGEncoder

◇流媒体转换为MPEG

尽管TMPGEnc很出色,但是它支持的格式较少,无法实现MOV、ASF、RM、WMV等格式向MPEG转换。此时,我们可以请EOVideo帮忙。对于ASF、RM、MOV、WMV等流媒体格式我们无法直接进行编辑处理,但是如果将它们转换成MPEG或者AVI格式,那就另当别论了,EOVideo中的Converter选项就能实现这一功能。EOVideo甚至允许我们直接转换成标准的VCD或者SVCD格式。这对于有刻录机的朋友而言是非常方便的,转换后的文件可以直接刻录成VCD/SVCD。

309da19EOVideo可以转换出标准的VCD/SVCD格式

首先将需要转换的MOV、ASF、RM、WMV文件选择到EOVideo的列表中,然后切换到Convert界面,在这里选定好输出格式。唯一的遗憾是EOVideo不能直接将其它格式的媒体转换成MPEG-Ⅱ,不过大多数MOV、ASF、RM、WMV的视频质量一般不会高过VCD,如果转化为MPEG-Ⅱ实属画蛇添足。

在转换时,我们还可以控制输出画面的大小和帧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希望转换后的文件用于VCD/SVCD,那么请不要调整这些设置,因为其格式是固定的,不然转换后的文件将只能在电脑上播放。

设置完一切选项之后,我们只要在Output中填写文件输出路径,然后执行转换即可。

◇DVD/VCD转换MPEG

尽管VCD和DVD分别采用MPEG-Ⅰ和MPEG-Ⅱ编码技术,但是为了兼容家用播放机,它们采用了DAT和VOB格式保存。相对而言,由DAT向MPEG-Ⅰ转换十分简单,支持该功能的软件也很多,譬如DAT2MPG、VCDCutter等。

用VCDCutter转换DVD

将DVD光盘中的VOB格式转换成MPEG-Ⅱ的软件相对来说比较少,大多数视频转换软件都只能转换成MPEG-Ⅰ,此时画质损失比较明显。不过国内豪杰公司的豪杰视频通2.0具备VOB转MPEG-Ⅱ功能。在主界面选择“转为MPEG-Ⅱ”之后,在列表中将DVD光盘中的VOB文件导入即可。

豪杰视频通2.0简单易用

不过,豪杰视频通2.0的这一功能并不完美,因为此时无法将字幕添加到MPEG-Ⅱ文件中。其它有类似功能的软件有DVDtoVCDConverterPlus、MovieJack、DVDPro等。

2.转换为DivX/XviD、RM、WMV

在了解各类视频格式向MPEG的转换之后,接下来我们再学习如何将未压缩的AVI或者MPEG转换成DivX/XviD、RM、WMV、MOV等视频格式。

◇转换成DivX/XviD

DivX/XviD都采用编码器加外挂程序来制作的,在安装好编码器之后,我们即可通过VirtualDub、FlaskMPEG等软件将未压缩的AVI或者MEPG转换成DivX/XviD。

在VirtualDub选择编码器

以VirtualDub为例,首先打开需要转换的文件,然后依次点击“视频”→“压缩”,选择DivX或者XviD编码器。通过配置功能,我们还可以对编码器的各种参数进行详细设定。

DivX/XviD编码器仅包含视频压缩,音频部分则需要我们通过“音频”→“压缩”菜单,选择MP3或者WMA编码。

最后,选择“另存为AVI”并指定保存路径即可开始转换。

◇转换成RM/RMVB

RM凭借其高人一筹的压缩率,在流媒体视频领域中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为了更好地推广RM格式,Real格式开发出RM的制作工具RealProducerPlus。

选择“RecordFromFile”

打开RealProducerPlus就会出现一个选择菜单,对于视频格式的转换只要选择“RecordFromFile”就可以了,RealProducer支持的视频格式很多。

由于RealProducer的压缩比是可以调整的,所以大家最好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编码率,一般而言选择DualISDN就可以基本满足需要,并且制作出来的RM视频体积很小。

选择合适的编码率

至于RMVB,需要最新版本的HelixProducerPlus才能制作。在“Inputfile”处点击Browse按钮,导入需要转换的文件。HelixProducerPlus支持的视频格式很多,包括MPEG、AVI、WMV、MOV等。

选择合适的VBRDownload

HelixProducerPlus的参数设置十分细致,点击窗口右方的Audiences,在Templates选框中选择一种VBRDownload。如果不选择VBRDownload模式,就只能制作普通RM,而不是RMVB。随后,我们需要设定编码速率、音频压缩选项,整个过程并不复杂。回到主界面后,点击Encoder按钮即可开始转换。

◇转换成WMV

在WindowsMediaEncoder向导的帮助下,WMV的转换十分简单。以7.1版本的WindowsMediaEncoder为例,首先进入“转换文件”对话框,然后导入需要转换的视频文件并选择编码参数,这里支持的格式相对较少,只能是AVI或者MPEG。WindowsMediaEncoder毕竟是微软的推出的产品,其易用性十分出色,整个转换过程十分简单。

在WindowsMediaEncoder中选择配置文件

3.DVDRip

所谓DVDrip,就是用DivX、XviD等压缩技术对DVD的视频文件进行重新编码压缩(或不压缩),音频部分采用MP3或AC3编码,然后将视频、音频部分合并成一个AVI文件,最后再加上外挂字幕文件而形成的一种多媒体格式。由于它用较小的编码率还原了最接近于DVD质量的画面与声音,因此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影音发烧友的热烈追捧。

制作DVDRip影片的软件有很多种,但是大多数都要结合其它的软件使用,太过繁琐而且有诸多版权限制,因此我们推荐大家使用DVDx2.0。

DVDx2.0主界面

将DVD光盘放入驱动器。然后选取File菜单下的“OpenIFO”,然后指定到DVD光盘下的VIDEO_TS目录。IFO文件用于存储DVD视频相关信息,它一般位于VIDEO_TS目录之下,而且分为几段,其中第一段为片头文件的信息,我们不必理会,只要针对其它各个IFO文件依次进行转换即可。选择一个IFO文件之后,DVDx会自动对其进行分析,并弹出一个复杂的界面要求我们确认各种参数。下面我们对于几个关键的参数进行说明,没有提及的参数可以使用默认值。

各种DVDrip参数设置

Angle:少数制作精良的DVD光盘有多视角模式,因此我们在转换时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全部视角,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款DVDRip播放软件能够支持视角切换,因此即便选择了“All”也无济于事。

DeCSS:这一功能用于破除DVD的版权保护限制,因此我们必须把两个选项全部选中。

Audio:由于DVD光盘一般都带有多种语言,我们必须在这里选择其中一种。此外,选中“Dolby”还可以令转制后的DVDRip具有更好的音效。

Subtitle:为了提高DVDRip的画面质量,建议大家选择None,这样DVDRip就不会将视频与字幕合成在一起从而影响画质,我们将另外制作字幕文件。

IDCT:选择CPU的多媒体指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用的CPU进行选择。

DeinterlaceFilter:由于DVD是逐行扫描的,因此我们在转制时要消除影片的“拉丝”现象。选定“OddField”后可减少转制后的数据量。

完成设置之后单击“OK”,然后选择Setting菜单下的“OutputSetting”。在这里需要关注的仅仅是音频/视频编码器以及输出分辨率。为了使DVDRip能够对应国内的PAL制式,方便后期处理,建议大家将ExportSettings下的Resolution设定为“720×576”。AudioLame设置可以保持默认值,因为Lame是目前最出色的MP3编码器。

输出设置

对于VideoCodec(视频编码器),我们就要格外留心了。点击“VideoCodec”之后,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码器。建议选择XviD或DivX编码方式。不过XviD编码器的默认值略显保守,应该将Bitrate设定为1000~2000Kbps之间。

尽量选用XviD或DivX编码方式

最后,选择File菜单下的“SelectOutput”设置一下AVI文件的输出路径,并按下Encode按钮即可开始制作DVDRip。制作速度主要取决于我们的CPU与内存,在AthlonXP1800+与DDR333内存的配置下,XviD几乎可以做到实时编码。

接下来我们还要制作字幕文件,这就要用到VobSub软件了。在VobSub程序组中执行VobSubConfig,从弹出的窗口中选择“Open”命令,然后在该对话框中将“文件类型”选择为IFOandVOB,并选择VIDEO_TS目录下的VTS_01_0.IFO文件。此时VobSub会要求我们选择字幕文件的输出路径。

VobSub的字幕设置面板

经过VobSub分析VTS_01_0.IFO文件之后,会出现该DVD光盘包括的各种语言列表,此时我们只要点击中间的大按钮即可。随后,VobSub将读取字幕信息,这一过程相当缓慢。当VobSub读取字幕信息完毕之后,会弹出一个面板让我们选择字幕语言以及字幕的颜色、位置、透明度等参数。最后,不要忘记将生成的字幕文件改成与对应AVI文件相同的名称(扩展名不变),并放在同一个目录中

请问 谁有可以对avi文件进行剪切的工具

影视剪辑快手(VirtualDub)是一个免费的用于高效截取和处理影像的多媒本线性剪辑软件,可以搭配您的影像补捉卡做即时的动态影像捕捉。

其功能包括:截取速度快;存放空间小,能够处理大于2GB的电影短片;优化的线形编辑功能;灵活添加字幕;支持Motion-JPEG、MPEG-1、MPEG3音频文件;能够即时或近似即时影像处理;影像操作排序等功能。同时支持批量处理,只需设定即可自动运行,方便快捷。

更多功能介绍请参考用户中文版帮助文档。

这是专门用于处理AVI视频的一个免费软件,

个人推荐“VirtualDub-MPEG21.6.19”,因为这个版本不仅可以处理AVI,像*.DAT、*.VOB、*.WMV也提供了支持。

总之这是一款很精干的视频处理软件。

关于virtualdub中文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