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外交”出自哪里)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800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弱国无外交和“弱国无外交”出自哪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弱国无外交以及“弱国无外交”出自哪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弱国无外交”出自哪里

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外交”出自哪里)

这句话出自民国时期的翻译官兼外交官陆征祥,1945年曾有中国记者至比国采访陆征祥,据报导陆征祥曾对未来国情提出简短而著名之警语:“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直接翻译一下就是【弱小的国家没有公正的义理或者议论,弱小的国家没有别的国家愿意和你进行外交活动】,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是一个手里没有筹码,没有能力的人,没有人愿意同你谈判,大家都会无视你的存在,拒绝和你交往。

而此话最就有代表性的就是近代的中国社会。弱国无外交并不是说外小的国家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说在外交事务中起不到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陆征祥,曾当过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和总理,在袁世凯的逼迫下,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由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然而,大错铸成之后,在以后的日子里,陆征祥带着强烈的负罪感,走上了一条漫漫的忏悔之路。

1926年4月26日,他辞去了中国驻瑞士公使一职,不久,于比利时布鲁日的圣安德诺修道院修道。从此,当上了一名神父。但祖国在他心里还一直不能忘怀,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在当地所主办的报纸,还到各地发表演讲,介绍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情况,呼吁欧洲各国人民支持中国抗战。并利用传教的方式反抗纳粹对比利时的占领,一度还上了盖世太保的“黑名单”。

抗战胜利后,他再一次因签署“二十一条”向国人表示忏悔,并祝贺祖国一雪前耻,衷心希望国家从此走上振兴之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陆征祥

为什么说弱国无外交

所谓弱国无外交,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自身实力不足,国际地位低下,就无法获得和世界列强对等的外交话语权。

我举个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战争结束后自然是属于战胜国。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参加巴黎和会,倚仗战胜国身份想捞一把,让意大利获得奥匈帝国部分领土。然而对于实际操纵巴黎和会的英美法列强来说,他们认为意大利这种做法不仅是狮子张大口,而且还有在欧洲南部称霸的野心,坚决不同意。奥兰多费尽唇舌力争,甚至说要是意大利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回国后会被意大利人民赶下台,意大利政府将要改组甚至国内产生暴力革命。这对于英美法的利益恐怕也大有损害。希望各位大佬仔细考虑。

可是不管奥兰多怎样辩解,英美法的头头们就是无动于衷,到了后来干脆不理睬奥兰多了,他要说就让他说去。奥兰多恼羞成怒,愤然离开会场。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挽留他。一段时间过后奥兰多又只好灰溜溜的回到会场。最终,意大利什么也没得到,战争中损耗的人命金钱都打了水漂。

意大利参战本来就比较晚,而且因为国力较小,军队素质低下,人民厌战,参战后连败几仗,毫无建树,对协约国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帮助。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还想在列强手里捞一把,无异于痴人说梦。弱国无外交在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大利总理奥兰多身上得到了真实体现。

顺便说一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做了赔本买卖,还被英美法列强看不起,于是意大利国内某些人走上了极端主义道路,煽动民众,叫嚣要从列强手里讨还公道,要建立新秩序,要在世界上称王称霸,重现当年古罗马雄风。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独裁政权上台。但是这个反动政权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意大利战败投降而覆灭。

“弱国无外交”是什么意思

读音:ruòguówúwàijiāo

“弱国无外交”的意思是:战争时期就绝对没有平等的外交,完全是弱肉强食。

弱国的理解是,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教育、民族意识等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各方面或几方面有弱势的国家。这类的国家在日常的对外交往中经常处于劣势,所以称为弱国无外交。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