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简短的事例有哪些
如下:
1、愚公移山。
传说北山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名叫愚公。
他家门口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进出很不方便,愚公就跟家里的人商量,想挖掉这两座山。
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山上的石头和土往哪儿放呢?”愚公和他的儿子们不管这些,说干就干,把挖下的土和石头运到很远的渤海去,一年才来回一次。
河曲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儿劝愚公别犯傻,这么大年纪怎么能挖得平山呢?愚公说:“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世世代代干下去,哪有挖不平的山呢?”
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感动了玉帝,玉帝派大力神搬走了高山。
2、悬梁刺股。
孙敬是东汉时期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一端房梁另一端系在自己的头发上。
每当他想睡觉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清醒,清醒后便继续读书,就这样他成了一个用悬梁来防止自己睡着的,努力用功学习并最终成为名人。
还有刺股的苏秦,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于是,他决定要争口气。以后,他就废寝忘食地勤奋苦读。
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昏昏欲睡,他就立即用锥子锥自己的大腿,当感到剧烈的疼痛以后,人也便醒了。
3、杰出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这种灯需要特殊的材料做灯芯,爱迪生先后实验了数千种材料,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电灯出现了。
4、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
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5、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事例
一、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二、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
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三、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
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四、刘备的谦虚努力
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忙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再去请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向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争取来交流的机会。
五、美国总统林肯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了多看、多听。他年青时当过农民、伐木人、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
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
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貌,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最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关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名人事例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事例: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演说家,被列为世界10大著名的演说家之一。但是,邱吉尔第一次在议会上发表演讲时,却栽过一次大筋斗——当他讲到一半时,突然忘记了下文,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憋得面红耳赤,只好中断演讲,尴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气馁,潜心研究演讲技巧,经常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邱吉尔终于成为20世纪的著名演说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2。鉴真18岁出家为僧,刻苦学习佛法。742年日本派荣壑、普照来华邀请鉴真高僧去日本担任佛教传戒师,鉴真先后三次东渡失败,船被漂到海南岛。753年,日本第十次派使者来华,功夫不负有心人,鉴真终于随日本使团东渡到了日本九州。
3。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4。相传
,隋代山阴(即今浙江绍兴)有座永兴寺。寺中大法师叫智永,名法极,人皆称之“永禅师”。智永和尚乃晋朝“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他继承祖术,工于书法,但总认为自己的书法功力远远不及祖先王羲之。为此,他发愤图强,练字竟写秃了成千上万支毛笔。据说,智永和尚每当写秃1000支毛笔,便将这千支秃笔捆成一扎,装入瓮中,埋入土里,堆成坟状,并戏称之为“退笔冢”
。
功夫不负有心人,智永和尚的书法终在隋代名噪四方。他晚年书《真草千字文》800余本,分送浙东诸寺院,佛门视若珍宝。为求其墨宝,永兴寺门庭若市,连寺院门槛都被踏烂。于是,智永和尚叫人将门槛外包铁皮,这“铁门槛”又被无数慕名前来者踏破。最后,智永和尚便将寺院门槛改成“石门槛”,这“石门槛”自然经磨耐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