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21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嫩(nèn)芽调(tiào)皮B.霎(sà)时依偎(wèi)
C.蹲(dūn)下背(bèi)起D.粼粼(línlín)拆(chāi)散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绵簇,美不胜收。
B.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雨,走近大树,站在那里楞了片刻。
C.直到有一天,抵档不住那繁花满枝、香味扑鼻的含羞树的绣惑后,才克服了……
D.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侵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3.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选项为()
(1)月亮出来了,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2)我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3)妈妈的目光地盯着我。
(4)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地点燃一支烟。
A.冷冷轻轻紧紧静静B.凉凉轻轻紧紧慢慢
C.白白缓缓冷冷悄悄D.白白轻轻紧紧缓缓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B.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C.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看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
D.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
5.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对偶)
B.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比喻)
C.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排比)
D.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比喻)
6.下列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
D、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7.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冰心,现代著名女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B.《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C.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散文集《我与地坛》。
D.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背影》。
二、古诗词填空(8分)
8、根据提示填空。(任意选择4个答题,多答以前4个计算)。
(1)《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5)《龟虽寿》一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
某小组暑期开展以“书信沟通你我他”为主题的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9、李松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就行了,小组同学想写一封信规劝他。你认为下面名言警句中哪三则可以作为规劝的材料?(3分)
①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③志当存高远。
④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乔万尼奥罗)
⑤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可以用来规劝李松同学的三则名言警句是(只填序号)
10、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6分)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①画线句[A]中,“”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2分)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2分)
③在信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2分)
。
四.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8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有朋自远方来()(2)学而不思则罔()
(3)必有我师焉()(4)三十而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13、对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故(学过的知识)而知新可以为(做)师矣
B、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不亦君子(有地位的人)乎
C、三十而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困惑)
D、择(选择)其善(善良)者而从之
14写出二个出自《论语》六则中的常用成语。(2分)
答:
15、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六则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六则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3分)
答:
(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16~20题。(15分)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6.选文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3分)
答:
17.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3分)
答:
18.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答:
19.“小摇篮”比喻,作用是,“小”照应了前面一词。(3分)
20.从选段文字中你可以看出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地形对济南的气候有什么影响?(3分)
答:
(三)短文阅读(共15分,每小题3分)
为你,我说过多少颠三倒四的话张丽钧
①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
②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
③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究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
④我说:“你要多吃一些啊!”我又说:“你可别吃得太多啊!”总企图让你吃遍世上珍馐,又担心你不懂得节制,吃坏了身体吃坏了胃。出差的时候,习惯带一些当地小吃回来,哪怕你在万里之外,哪怕你半年之后才能回家,那也要放在冰箱里,等你回来吃;而当你父亲连篇累牍地往你碗里放红烧肉时,我竟会抢过来一些,怨责道:“别给他那么多!”
⑤我说:“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我又说:“”希望你永远不是那个在安静的教室外面嗫嚅地喊“报告——”的孩子,希望你无论与谁相约都永远先他(她)一步到达。但是,一旦你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就开始用种种可怕的虚拟场景惊吓自己,担心你遇到不长眼的车,担心你只顾埋头赶路没注意到前面的一道沟坎。我派自己的心追踪你,告诉你说:“孩子,别急,慢慢走。”
⑥我说:“你一定要做完了各科作业再睡!”我又说:“别熬到太晚,早点休息吧。”我多么怕你把学习当成儿戏,我多么怕你成为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啊!面对着“抄写八遍课文”这样的“脑残作业”,我想说:“去他的!别做了!”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抄八遍就抄八遍吧”这样没心肝的句子。我好害怕你在抗议中滋长了对知识的轻慢不恭,所以,我宁愿选择暂时站在谬误的一边看你平静地完成一份“脑残作业”。在大考将至的日子里,你埋头题海,懂事地克扣掉了自己的睡眠。你知道吗?当我说“孩子,睡吧”时,我心里却盼着你回答:“妈妈,我再学会儿。”
⑦我说:“衣服嘛,没必要太讲究,能遮羞避寒就可以了。”我又说:“买衣服,别将就,好衣服能带来好心情。”我读大三那年,曾经被一条骄矜地挂在宣化“人民商场”的天价咖色裤子折磨得寝食不安……我好怕那样的不安也会来折磨你。我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可是,当我看到你捡徐磊哥哥的旧衣服穿也欢天喜地时,我又忍不住为你委屈起来。当你到异地求,我嘱你要学会逛服装店,为自己挑几件像样的应季服装。不料,你竞学着我的腔调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
⑧我说:“你千万不要早恋!”我又说:“遇到个好女孩就该勇于向她示好。”我一遍遍教导你:人生,一定要遵从“要事第一”的原则;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只能有一首“主题歌”。所以,在你读高中的日子里,我近乎神经质地提防着每一个和你接触的女孩。当她们打来电话,我会很没素养地劈头就是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后来,你赌气般地不再跟任何女孩交往了,我又开始担心你辜负了上苍的苦心赐予。我发短信告诉你说:“记得本妈妈曾告诫你:不要在一朵花前过久停留。但是现在,本妈妈要隆重补充:特别卓越的花朵除外!”
⑨我说:“孩子,你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我又说:“还有什么比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事呢?”我曾嘲笑一个接了母亲班的女孩,说她们母女在单位的公共浴室里互相搓背简直是一道独特的凡间风景。我愿意看你远走高飞,不愿意让你始终窝在这座你出生的城市里。但当你独自沐浴了六载欧罗巴的阳光,当你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顶博士帽,我却频频梦见你回归,在梦里,我清清楚楚地听见你说:“妈妈,我已厌倦漂泊。”我也清清楚楚地听见自己说:“孩子,回来吧,回来了我带你去东来顺吃涮羊肉!”
……
⑩不曾被矛盾重重的想法折磨过的心,不是母亲的心。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才会昧,才会惑,才会颠三倒四,才会出尔反尔。孩子,你可知道?当你走得太快,我祈盼着用爱截住你;当你走得太慢,我祈盼着用爱赶上你。所以,无论我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无论这些话让你觉得多么无所适从,我都希望你懂得我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与归宿。
21.从全文看,母亲有哪些颠三倒四的具体表现,请举出其中的三个方面。(3分)
答:
22.根据语境,在文中第⑤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3分)
答: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的画线语句。(3分)
答:
24.文中妈妈看似矛盾的话语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母爱,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母爱的感受。(3分)
答:
五、名著导读(4分)
25、《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来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的思考和感悟。
六、作文(60分)
26、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我改变了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
参考答案见下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中学语文,有很多课文需要背诵,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欢迎作答,希望对你检测自己有帮助。
亲爱的同学,走进中学的大门已有两个多月了,通过这段时间语文的学习,你增长了智慧,提升了能力,丰富了感情,成熟了思想。今天,到了展示你学习成果的时候了!只要你心情愉悦地与命题人对话,与作家作品对话,你的个性和才华就会得到最好的展示。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短文中的一些成语在商家厂家的广告词中被改得面目全非,请你给它们恢复本来面目。
商家厂家为吊人们胃口,可谓煞费心机。东边是有杯无患,西边是鸡不可失。这儿是钙世无双,那儿是百礼挑一。餐巾纸爱不湿手,赛车场骑乐无穷。默默无蚊者,只能是百衣百顺;牙口无言者,为的是肠治久安。今日随心所浴,明天饮以为荣,真可谓商机不可失,你方唱罢我登场。(任选四个回答,本题4分)
()改为()()改为()
()改为()()改为()
2.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认真书写,将汉字工整、美观地写在括号里。(4分)
①玲珑tī透()②cù然长逝()
③忍俊不jīn()④头晕目xuàn()
3.请解释下列加横线成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1)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可望而不可即:
(2)可是,等到他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具体而微:
4.考考你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了多少名言、格言、警句。请在下面内容中选择你喜欢两项,各写一句名言警句(每句1分,共2分,如果全做,只看前两项)
珍惜时间:
勤奋学习:
勤劳俭朴:
珍视友谊:
5、下面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济南的冬天》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B.《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就一定能胜利。
C.《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D.小说《落难的王子》表达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厄运能使人坚强起来。
6、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光雾山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B.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D.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认真钻研课文。
B.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D.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下列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拟人)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拟人)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比喻)
D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排比)
9.按要求填空。(6分)
①朱自清在《春》的结尾用一个句子赞美了春天的强劲有力,这个句子是: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④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⑤《童趣》节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⑥《我的信念》作者是波兰著名的科学家,她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曾两次获得奖。
10.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两题。
班会上,班长(①)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上一个“隹”字,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ī—”“zhuī—”“根本没这个字!”大家(②)地说。“难怪大家不认识,”班长说,“这是我造的字,它读作‘tuī’,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是()(2分)
A.①煞有介事②异口同声B.①装腔作势②议论纷纷
C.①一言不发②众说纷纭D.①郑重其事②七嘴八舌
(2)这次班会要讨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下面的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分)
⑴、这苹果不大好吃。(2)、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3)、开刀的是他父亲。(4)、我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18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叙述的内容。(3分)
13.当“我”迈出第一步时,我的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3分)
14.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说说“我”最终克服恐惧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3分)
16.文中的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3分)
17.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读完本文之后,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二)阅读《春》的第五段,然后回答问题(10分)
①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8.请把上面的4句话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请概括上述文字的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20.“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引号?(2分)
21.在这段中写鸟儿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有什么作用?(2分)
22.“卖弄”一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换成“显示”,好吗?为什么?(2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23.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6分)(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2)是知也()_________(4)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仁以为己任。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用原文回答“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2分)
27.用原文回答“任重而道远”中的“重”和“远”分别指什么?(2分)
28.“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以“读懂______”(父亲、母亲、爷爷、老师,朋友……)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书写(4分)
二、积累与应用(20分)
1.有杯无患改为有备无患;鸡不可失改为机不可失;钙世无双改为盖世无双;百礼挑一改为百里挑一;爱不湿手改为爱不释手;骑乐无穷改为其乐无穷;默默无蚊改为默默无闻;百衣百顺改为百依百顺;牙口无言改为哑口无言;肠治久安改为长治久安;随心所浴改为随心所欲;饮以为荣改为引以为荣2.略3.略4.略5.D6、b7、b8、b9、略10、略11、(4)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2.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13.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14.“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15.重音在“能”字上。写出了我渐渐有了自信。16.(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17、略
18.④②③①19春风图20.春天那吹动杨柳的风儿吹在脸上一点儿都不觉得寒冷。因为这是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所以用引号,表明的是引用别人的话。21.春风带来了美妙的声音,作者从听觉人手来写春风的可爱。22.不好。卖弄,是炫耀的意思,这里是贬义褒用的手法,把鸟儿那种招人喜爱的样子写了出来,从而写出春风的可爱。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4.(1)huì教导,rǔ同“汝”,你;(2)zhì知”通“智”,聪明。25.(1)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2)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3)把“仁”当作自己的责任。26.任重而道远27.重:仁以为己任远:死而后已。28.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五、作文(30分)
2018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
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4分)
(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
(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
(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
(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
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
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比喻)
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8分)
(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童趣》)
(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
二、阅读(59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2分)
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
(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7分)
终身食鱼
汉刘向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注]郑相:郑国的宰相。
7.解释加点的字。(3分)
(1)馈:________(2)嗜:________(3)故:________
8.郑国的宰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丙)阅读文言文,完成9——11题。(11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之狐。狐曰:“子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无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③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子:你②长:掌管,统治③走:跑
9、解释加点字:(6分)
①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
③是逆天帝之命也()④虎以为然()
⑤故遂与之行()⑥兽见之皆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11、由文中的寓言故事,后人概括出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2分)
(二)诗歌鉴赏
12、熟读下面这首诗,从诗歌内容和修辞角度进行赏析(4分)。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①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①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点一盏灯
刘墉
今夜,我为你点亮门灯,因为实在太晚了!
我知道那盏小小的灯,不可能照亮你漆黑的路,但是我不由得将它点亮,告诉你在家中有着许多悬念的心。
是的!那是许多悬念的心,大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电视、聊天,但是每个人的耳朵都在门外,每一双眼睛都情不自禁地向门口瞟。
直到你的脚步声,在前门石阶上出现,那许多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你说打电话时家里正占线,因为歌剧团等着你伴奏,所以没再拨;练完则急着赶车,心想不久就能到家,便也省了。
这番话听来似乎有道理,问题是,你有没有想到亲人悬念,可不是只悬念一下,就不再悬念了?那是一直地念,且愈念愈焦,愈悬愈高的?这许多颗心,竟不值得你多拨几次电话吗?
其实我不应该苛责你,因为那是许多年轻人都犯的毛病,他们只顾自己玩,很少想到以父母的心来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是父母,当然没有所谓的“己所不欲”,也便难免将这些牵挂痛苦施之于父母了。
记得我在你的年岁,每次读到《孝经》或《论语》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都心想孔子说得有点过分,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大家是独立的个体,也当然有自主权。
但是今天,再看到这两句话,感觉就不同,我坚信:当孔子说的时候,他一定已经有了孩子,因为只有自己经历到看见子女受伤的痛苦,以及对出门在外的孩子的悬念之后,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为什么子女爱父母,似乎总不如父母爱子女的多呢?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牺牲与奉献,远不及父母所给予的。你应当记得我在《点一盏心灯》那本书里讲的故事。
一个原本对邻人漠不理睬的主妇,偶然听见邻居孩子的哭声,又见一股浓烟从邻人的屋里冒出来。当她冲进去将孩子抱起时,原本不怎么大的火势突然扩大了,使她几乎陷身火窟,从此,她居然对那救出的孩子特别关心。而当人问她原因时,她说:“因为我差点为这孩子送了命!”
说实在的,如果她事先知道火势会突然变大,恐怕不敢进去救孩子。但是她既然冒了生命的危险,作出那样的'牺牲,也就会增加对那孩子的爱。
同样的道理,哪个父母不是对子女做了万般的牺牲与奉献?而子女有几个在青少年时,就大大地回馈父母?当然,那奉献愈多的人,愈会付出爱!
所以,这世上不是被爱得愈多的人,愈懂得回报爱。反而爱得愈多的人,愈会加深地去爱!直到有一天:
他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来自前人的爱有多么伟大。
所以,今夜我点亮了门灯。希望当你在漆黑的夜色和寒冷的北风中归来时,能远远看见家门前一盏灯。你敢说当你看到这晕黄的灯光时,没有一股温馨从心底升起吗?
我相信,当有一天你独自生活,踏过今夜这样的路,走到自己漆黑的阶前时,必然会怀念我的这一盏灯。
而后你结婚,寒夜归来,看见门灯正亮,便在心里高兴地说:看!我的妻子为我点了灯,她在等我呢!
而后,你有了孩子,大到可以深夜未归,你更会为他点上门前的灯!
于是,你终于深深地体验到:
每盏门灯后,都有一颗,甚至许多颗悬念的心!
1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苛责()火窟()回馈()温馨()
14.既然“我知道那盏小小的灯,不可能照亮你漆黑的路”为什么还要“不由的将它点亮”呢?(4分)
15.“许多悬念的心”在悬念什么?哪一句话最能表现“许多颗悬念的心”?(4分)
16.作者在本文中讲述《点一盏心灯》里的故事是要说明什么道理?(4分)
17.文中哪段话道出了父母爱子女多,子女爱父母少的现状?(4分)
18.怎样理解“走到自己漆黑的阶前时,必然会怀念我的这一盏灯”?(5分)
19.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谈一谈读完本文的感受。(5分)
20、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6分)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
21、口语交际:(6分)
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2分)
A答:
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2分)
B答:
22、请你为成都打造旅游城市写一则广告用语:(2分)
答:
三、作文(60分)
(一)从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
(1)我最想做的
(2)我尝到了生活的滋味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告别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告别意味着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已是隆冬天季节了,春天还会远吗……
请你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一、1.依贤机俱2.A3.(1)勿施于人(2)明察秋毫(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提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4、B
二、(一)(甲)5.宝/宝/我/也6.是作风廉洁,不贪取财物的人。
(乙)7.(1)赠送(2)爱好(3)所以
8.因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9、(每题0.5分,共3分)①食:吃②使:派
③逆:违背、反抗④然:对的、正确的
⑤故:所以⑥皆:都
10、翻译:看看野兽们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2分)
11、狐假虎威意思:狐狸凭借老虎摆威风,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吓唬人。(成语写对得1分,意思写对得1分,共2分)
12、【今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赏析]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本题得分尺度适当放宽)。
(二)13.kēkūkuìxīn
14.它能体现着家的温暖,告诉你在家中有许多颗悬念的心,亲人的热切地盼望你平安归来。
15.怕你出事,惦念你是否平安。每个人的耳朵都在门外,每一双眼睛都不自禁地向门口瞟。
16.他们对父母的牺牲与奉献,远不如父母所给予的。
17.哪个父母不是对子女做了万般的牺牲与奉献?而子女有几个人在青少年时,就大大地回馈父母?
18.漆黑与微弱的灯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对父母的爱,家的温馨就会感到异常的珍贵。
19.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20略21、略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