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以下是初一频道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相应括号内.
1.(2分)如图,直线a∥b,直线c是截线,如果∠1=115°,那么∠2等于()
A.165°B.135°C.125°D.11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推出∠2=∠1,求出即可.
解答:解:∵直线a∥b,∠1=115°,
∴∠2=∠1=11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分)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A.∠1=∠3B.∠4=∠5C.∠2+∠4=180°D.∠2=∠3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依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
解答:解: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正确;
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正确理解定理是关键.
3.(2分)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A.B.C.D.
考点:算术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观察得:没有意义的式子为.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4.(2分)“的平方根是±”,用数学式子可以表示为()
A.=±B.±=±C.=D.﹣=﹣
考点:平方根..
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的平方根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及其应用,比较简单.解题时要牢记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5.(2分)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明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明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3,2)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B.(1,2)C.(4,1)D.(1,4)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表格找出小明的位置是从小华向右一个单位,向上4个单位,写出坐标即可.
解答:解:小明是从小华向右1个单位,向上4个单位,
∴小明的坐标是(1,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位置的确定,是基础题,比较简单.
6.(2分)(2013•金湾区一模)将点P(﹣4,3)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P′,则点P′的坐标为()
A.(﹣2,5)B.(﹣6,1)C.(﹣6,5)D.(﹣2,1)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专题:动点型.
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
解答:解:将点P(﹣4,3)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即坐标变为(﹣4﹣2,3﹣2),即点P′的坐标为(﹣6,1).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点坐标的平移变换.关键是要懂得左右平移点的纵坐标不变,而上下平移时点的横坐标不变.平移中,对应点的对应坐标的差相等.
7.(2分)方程2x﹣3y=5、xy=3、、3x﹣y+2z=0、x2+y=6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个.
A.1B.2C.3D.4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整式方程;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项的次数是1.
解答:解: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方程只有2x﹣3y=5;
xy=3,x2+y=6的未知数的次项的次数为2,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x+=1不是整式方程,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3x﹣y+2z=0含有3个未知数,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由上可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1个.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要求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及其特点: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
8.(2分)下列各组数中①②③④,是方程4x+y=10的解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方程思想.
分析:作为一道选择题,该题的方法是把这4组答案分别代入方程,通过“左边=右边”来判断答案.
解答:解:把①代入得左边=10=右边;
把②代入得左边=9≠10;
把③代入得左边=6≠10;
把④代入得左边=10=右边;
所以方程4x+y=10的解有①④2个.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即把x,y对应的值代入到原方程后,左右两边应该相等(左边=右边).
9.(2分)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时,有下列四种变形,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第一个方程左右两边乘以2,第二个方程左右两边乘以3,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时,变形为.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与代入消元法.
10.(2分)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有()
①连接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②若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③平面上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无论x取何值时,点P(x+1,x﹣1)都不在第二象限.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对①进行判断;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
根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对③进行判断;
根据第二象限内的坐标特征对④进行判断.
解答:解:连接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所以①是真命题;若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所以②为假命题;平面上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③为假命题;无论x取何值时,点P(x+1,x﹣1)都不在第二象限,所以④为真命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1分)(2005•宜昌)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8°,则∠2=28度.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两直线相交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有对顶角、邻补角,要根据定义进行判定,再确定大小关系.
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得∠2=∠1=28°.
点评:本题考查对顶角的性质,是简单的基础题.
12.(1分)小强手上拿着一张“8排7号”的电影票,若排数在前,列数在后可写成(8,7).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根据要求,第一个数是排数,第二个数是号数解答.
解答:解:“8排7号”排数在前,列数在后可写成(8,7).
故答案为:(8,7).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读懂题目信息,理解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13.(3分)64的算术平方根是8,平方根是±8,立方根是4.
考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即可.
解答:解:64的算术平方根是8,平方根是±8,立方根是4,
故答案为:8,±8,4.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4.(3分)在﹣,,,﹣,3.14,0,﹣1,,||中,其中:整数有0,|﹣1|;无理数有,,﹣1,;有理数有﹣,﹣,3.14,0,||.
考点:实数..
分析:由于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所以根据以上实数的分类解答即可.
解答:解:整数:0,||;
无理数:在,,﹣1,;
有理数:在﹣,﹣,3.1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分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概念: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15.(3分)的相反数是,它的绝对值是;到原点的距离为的点表示的数是±.
考点:实数的性质;实数与数轴..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解答;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解答.
解答:解:﹣的相反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到原点的距离为的点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以及实数与数轴,要注意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6.(3分)用“>”“8,
故答案为:>.
(3)∵>,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将至,大家复习好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大家快来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4分,不选、错选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如图所示的图案是一些汽车的车标,可以看做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B.C.D.
2.点P(﹣1,5)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有下列四个论断:①﹣是有理数;②是分数;③2.131131113…是无理数;④π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是()
A.4个B.3个C.2个D.1个
4.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之间关系为()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不能确定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4B.±=4C.=﹣3D.=﹣4
6.估计的大小应在()
A.7与8之间B.8.0与8.5之间C.8.5与9.0之间D.9与10之间
7.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8.如图,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
A.30°B.60°C.90°D.120°
9.下列命题:
①若点P(x、y)满足xy<0,则点P在第二或第四象限;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当x=0时,式子6﹣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3;
其中真命题的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2015的坐标为()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如图,小岛C在小岛A的北偏东60°方向,在小岛B的北偏西45°方向,那么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的度数为.
12.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内,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
13.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5,3),(6,3),(7,3),(4,1),(4,4),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或者翻译成中文为.
14.如图,△ABC的角平分线CD、BE相交于F,∠A=90°,EG∥BC,且CG⊥EG于G,下列结论:①∠CEG=2∠DCB;②CA平分∠BCG;③∠ADC=∠GCD;④∠DFB=∠CGE.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计算:﹣|2﹣|﹣.
16.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a+3和2a﹣18,求x的立方根.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呢16分)
17.如图,EF∥AD,∠1=∠2,∠BAC=80°.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
因为EF∥AD,
所以∠2=(),
又因为∠1=∠2,
所以∠1=∠3(),
所以AB∥(),
所以∠BAC+=180°(),
因为∠BAC=80°,
所以∠AGD=.
18.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1)请你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猜想的结果,并验证;
(2)请你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试写出用含n的式子表示的等式(n为正整数).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如图,已知直线AB∥DF,∠D+∠B=180°,
(1)求证:DE∥BC;
(2)如果∠AMD=75°,求∠AGC的度数.
20.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沿AA′的方向平移,使得点A移至图中的点A′的位置.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所得△A′B′C′(其中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
(2)(1)中所得的点B′,C′的坐标分别是,.
(3)直接写出△ABC的面积为.
六、(本题满分12分)
21.如图所示,A(1,0)、点B在y轴上,将三角形OAB沿x轴负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为三角形DEC,且点C的坐标为(﹣3,2).
(1)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2)在四边形ABCD中,点P从点B出发,沿BC→CD移动.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请解决以下问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①当t为多少秒时,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②求点P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
七、(本题满分12分)
22.如图,已知直线l1∥l2,且l3和l1,l2分别交于A,B两点,l4和l1,l2相交于C,D两点,点P在直线AB上,
(1)当点P在A,B两点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ACP,∠BDP,∠CP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八、(本题满分14分)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且|a+2|+=0.
(1)求a,b的值;
(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
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恒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4分,不选、错选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如图所示的图案是一些汽车的车标,可以看做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B.C.D.
【考点】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可旋转与翻转,将题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D.
【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D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
故选:D.
2.点P(﹣1,5)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直接判断的判断即可.
【解答】解:∵P(﹣1,5),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5,
∴P点在第二象限.
故选:B.
3.有下列四个论断:①﹣是有理数;②是分数;③2.131131113…是无理数;④π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是()
A.4个B.3个C.2个D.1个
【考点】实数.
【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解:①﹣是有理数,正确;
②是无理数,故错误;
③2.131131113…是无理数,正确;
④π是无理数,正确;
正确的有3个.
故选:B.
4.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之间关系为()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不能确定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
【分析】根据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判断两角的关系即可,注意不要漏解.
【解答】解: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
如图(1)所示,∠1和∠2是相等关系,
如图(2)所示,则∠3和∠4是互补关系.
故选:C.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4B.±=4C.=﹣3D.=﹣4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对A进行判断;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对B进行判断;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
【解答】解:A、原式=4,所以A选项错误;
B、原式=±4,所以B选项错误;
C、原式=﹣3=,所以C选项正确;
D、原式=|﹣4|=4,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6.估计的大小应在()
A.7与8之间B.8.0与8.5之间C.8.5与9.0之间D.9与10之间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由于82=64,8.52=72.25,92=81,由此可得的近似范围,然后分析选项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82=64,8.52=72.25,92=81;
可得8.5,
故选:C.
7.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作图—基本作图.
【分析】判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的方法有:可以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等,应结合题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解答】解:图中所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则利用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故选A.
8.如图,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
A.30°B.60°C.90°D.12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DB=∠B=30°,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得到∠ADE=2∠B=60°,然后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到∠DEC的度数.
【解答】解:∵AD∥BC,
∴∠ADB=∠B=30°,
∵DB平分∠ADE,
∴∠ADE=2∠B=60°,
∵AD∥BC,
∴∠DEC=∠ADE=60°.
故选B.
9.下列命题:
①若点P(x、y)满足xy<0,则点P在第二或第四象限;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当x=0时,式子6﹣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3;
其中真命题的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第二、四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对①进行判定;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②进行判定;根据平行公理对③进行判定;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数性质对④进行判定.
【解答】解:若点P(x、y)满足xy<0,则点P在第二或第四象限,所以①正确;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所以②错误;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③错误;
当x=0时,式子6﹣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3,所以④正确.
故选C.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2015的坐标为()
A.B.C.D.
【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
【分析】结合图象可知:纵坐标每四个点循环一次,而2015=503×4+3,故A2015的纵坐标与A3的纵坐标相同,都等于0;由A3(1,0),A7(3,0),A11(5,0)…可得到以下规律,A4n+3(2n+1,0)(n为自然数),当n=503时,A2015.
【解答】解:由A3(1,0),A7(3,0),A11(5,0)…可得到以下规律,A4n+3(2n+1,0)(n为自然数),
当n=503时,A2015.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如图,小岛C在小岛A的北偏东60°方向,在小岛B的北偏西45°方向,那么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的度数为105°.
【考点】方向角.
【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画图正确表示出方位角,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作CE∥AF,由平行线的性质知,CE∥AF∥BD,
∴∠FAC=∠ACE,∠CBD=∠BCE,
∴∠ACB=∠ACE+∠BCE=60°+45°=105°,
故答案为:105°.
12.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内,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为(﹣3,4).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
【解答】解:∵点P在第二象限内,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
∴点P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
∴点P的坐标为(﹣3,4).
故答案为:(﹣3,4).
13.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5,3),(6,3),(7,3),(4,1),(4,4),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或者翻译成中文为study(学习).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分别找出每个有序数对对应的字母,再组合成单词.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序数对分别对应的字母为(5,3):S;(6,3):T;(7,3):U;(4,1):D;(4,4):Y.所以为study,“学习”.
14.如图,△ABC的角平分线CD、BE相交于F,∠A=90°,EG∥BC,且CG⊥EG于G,下列结论:①∠CEG=2∠DCB;②CA平分∠BCG;③∠ADC=∠GCD;④∠DFB=∠CGE.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③④(填序号)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角平分线、垂直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依次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EG∥BC,
∴∠CEG=∠ACB,
又∵CD是△ABC的角平分线,
∴∠CEG=∠ACB=2∠DCB,故①正确;
②无法证明CA平分∠BCG,故②错误;
③∵∠A=90°,
∴∠ADC+∠ACD=90°,
∵CD平分∠ACB,
∴∠ACD=∠BCD,
∴∠ADC+∠BCD=90°.
∵EG∥BC,且CG⊥EG,
∴∠GCB=90°,即∠GCD+∠BCD=90°,
∴∠ADC=∠GCD,故③正确;
④∵∠EBC+∠ACB=∠AEB,∠DCB+∠ABC=∠ADC,
∴∠AEB+∠ADC=90°+(∠ABC+∠ACB)=135°,
∴∠DFE=360°﹣135°﹣90°=135°,
∴∠DFB=45°=∠CGE,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下一页更多精彩“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复习测试题\x0d\x0a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x0d\x0a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x0d\x0a(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A)0个(B)1个(C)2个(D)3个\x0d\x0a2.一条河流两次拐湾后的流向不变,那么两次拐湾的角度可能是()\x0d\x0a(A)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左拐130度;\x0d\x0a(B)第一次左拐50度,第二次左拐130度;\x0d\x0a(C)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右拐50度;\x0d\x0a(D)第一次左拐50度,第二次右拐50度\x0d\x0a3.如右图,不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x0d\x0a(A)∠B+∠BCD=1800;(B)∠1=∠2;(C)∠3=∠4;(D)∠B=∠5.\x0d\x0a4.已知∠A与∠B互余,∠B与∠C互补,若∠A=50°,则∠C的度数是()\x0d\x0a(A)40°(B)50°(C)130°(D)140°\x0d\x0a5.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x0d\x0a(A)(B)\x0d\x0a(C)(D)\x0d\x0a6.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为()\x0d\x0a(A)6(B)(C)-6(D)\x0d\x0a7.一只小狗在如图的方砖上走来走去,最终停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x0d\x0a(A)(B)(C)(D)\x0d\x0a\x0d\x0a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x0d\x0a(A)近似数5.0与近似数5的精确度相同。\x0d\x0a(B)近似数3.197精确到千分位,有四个有效数字。\x0d\x0a(C)近似数5千和近似数5000精确度相同。\x0d\x0a(D)近似数23.0与近似数23的有效数字都是2,3。\x0d\x0a\x0d\x0a9.如图,∠2+∠3=180°,∠2=70°,∠4=80°,则∠1=()\x0d\x0a(A)70°(B)110°(C)100°(D)80°\x0d\x0a\x0d\x0a10.如图,直线EF分别交CD、AB于M、N,且∠EMD=65°,\x0d\x0a∠MNB=1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x0d\x0a(A)∠A=∠C(B)∠E=∠F(C)AE‖FC(D)AB‖DC\x0d\x0a\x0d\x0a二.用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15分)\x0d\x0a11.10名学生计划“五一”这天去郊游,任选其中的一人带20根香肠,则10人中的小亮被选中的概率是_________.\x0d\x0a12.如图所表示的数学公式是12题b\x0d\x0a\x0d\x0a13.如图(3),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620,则∠2=_______度\x0d\x0a\x0d\x0a14.如图,AB⊥AC,AD⊥AE则图中互余的角有_______对.\x0d\x0aCE\x0d\x0a\x0d\x0aD\x0d\x0a\x0d\x0aBAF\x0d\x0a15.如图,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那么第n个图案中的白色地面砖有________块.\x0d\x0a\x0d\x0a三.仔细做一做(共55分)\x0d\x0a16.(5分)某商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购物满100元者发对奖券一张。在10000张奖券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若某人购物刚好满100元,分别求此人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奖的概率各是多少。\x0d\x0a\x0d\x0a17.(5分)\x0d\x0a\x0d\x0a18.(6分)已知x=,y=-1,求的值\x0d\x0a\x0d\x0a19.(6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确定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x0d\x0a(1)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达到100C时水会沸腾;(2)没有水分,种子发芽;(3)从一个班级中任意抽取5人,结果这5人都是男生;(4)明天本市有雨;(5)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联播;(6)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x0d\x0a答:不确定事件有:必然事件有:\x0d\x0a\x0d\x0a不可能事件有:\x0d\x0a\x0d\x0a20.如图,a‖b,b‖c,写出图中各个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只写结论,写对一个得一分,最多得8分)\x0d\x0a\x0d\x0a21.(8分)如图,∠l=∠2,DE⊥BC,AB⊥BC,那么∠A=∠3吗?说明理由.(请为每一步推理注明依据)\x0d\x0a结论:∠A与∠3相等,理由如下:\x0d\x0a\x0d\x0a∵DE⊥BC,AB⊥BC(已知)\x0d\x0a∴∠DEC=∠ABC=90°()\x0d\x0a\x0d\x0a∴DE‖BC()\x0d\x0a\x0d\x0a∴∠1=∠A()\x0d\x0a由DE‖BC还可得到:\x0d\x0a∠2=∠3()\x0d\x0a又∵∠l=∠2(已知)\x0d\x0a∴∠A=∠3(等量代换)\x0d\x0a\x0d\x0a22.(8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者都相同。\x0d\x0a(1)小明认为,搅均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不是白球就是红球,因此模出白球和模出红球是等可能的。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x0d\x0a(2)搅均后从中摸出一个球,请求出不是白球的概率;\x0d\x0a(3)搅均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要使摸出红球的概率为,应如何添加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