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五一加班工资怎么算
在每年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很多人多会放假休息,不过也有很多人都会加班,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五一加班一般都是有加班工资的。那么2021年五一加班工资怎么算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2021年五一加班工资如何计算除了5月1日法定假日的三份工资外,其余假期都是公休假日,所以是工资的两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因此:
5月1日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1
5月2-5日加班费: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4
五一加班费应该发1天还是3天一般来说,五一当天加班费应支付3天。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信息,用人单位在5月1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日、时工资300%的加班工资;5月2日至5月5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它可以选择为工人安排补休,而不是加班费。不给予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日工资或者小时工资200%的加班费。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折算为每月21.75天,小时工资在日工资的基础上除以8小时。确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对工资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约定的,按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
五一期间三类人员不得加班雇主不能强迫雇员加班,也无权扣除工资。用人单位未事先与劳动者和工会协商,或者用人单位安排的加班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同时,在下列情况下,员工不得加班:
1、孕妇不应延长工作时间;
2、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加班;
3、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加班。
2021五一放假加班费怎么算2021五一劳动节哪几天算加班
2021五一放假加班费怎么算
1、在5月2日—5月5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2、在5月1日(劳动节当天)当天,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五一劳动节哪几天三薪
2021年五一劳动节法定节假日只有一天,就是5月1日当天,也就是农历3月20日,星期六。如果单位安排你5月1日加班,是需要支付三倍工资的。而五一假期其它时间段加班按照以下规定计算工资:
1.5月2日只5月5日这四天加班应支付2倍工资,如果不能支付两倍工资则需要给加班的人安排补假。
2.根据《劳动法》第44条规定,加班费计算方法为: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其工资300%的工资;劳动者在休息日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不少于工资的200%。
劳动节加班工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但并非5天假期,
1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因此,用人单位在5月1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2而5月2日、5月3日是周末,5月4日与5月5日分别是4月25日(周日)与5月8日(周六)的调休。因此,用人单位在5月2日-5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且若不能安排调休,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公司加班不给加班费怎么办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补偿金。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含加班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加班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随时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不受时效的限制;在劳动关系结束后一年内,如果劳动者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支付的,则仲裁时效重新计算。
索要加班费时需要劳动者提供证据,这种举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正常公司加班记录或打卡记录,二是人证和录音证明,三是通过加班期间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据来举证。
要是公司安排员工加班不按照法定的时间进行的话,那公司的行为就是违法的,此时员工可以采取法律措施来进行维权。而现实中,如果出现了公司加班不给加班费的情况,此时员工也是可以采取合法的措施来保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法律人士帮助,以得到更全面的法律保护。
劳动法加班补休有何规定
按照起实施的劳动法规定,是否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必须支付加班费,而不能以调休或补休形式代替。
《劳动合同法》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在不同规定的时候优先使用特别法,在特别法没有规定的时候适用一般法的规定。《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由此可见,休息日加班后,企业可以首先安排补休,在无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费。换句话说,双休日加班后,是安排补休还是支付加班费,决定权在企业,职工没有选择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平时晚上的加班和国定假日的加班,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加班工资。
2021五一法定节假日工资怎么算
法律主观:
不论是否法定节假日进行加班,只要劳动者超出法定工作时间进行工作的,那么都可以认为是加班,只不过工作日与法定节假日的加班报酬不同。一、法定节假日工资怎么算20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150%*日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200%×日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300%*日工资报酬);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100%带薪)。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三倍工资的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300%。二、节假日加班费什么时候发1、加班费属于劳动法中的工资范畴。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2、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三、拖欠节假日加班费怎么办1、一般情况下,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应根据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标准确定。在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下,劳资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内自由约定合理的加班费计算基数。2、用人单位应该每月进行加班统计,并有劳动者签字确认,声明加班时间以该加班统计为准。3、考勤制度应与加班制度相呼应,且用人单位保存考勤记录不得少于2年。4、工资单上明确加班工资。5、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加班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随时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不受时效的限制;在劳动关系结束后一年内,如果劳动者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支付的,则仲裁时效重新计算。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工作日超出八小时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得支付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则是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客观:《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在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时,不能将正常工资抵消加班工资。原劳动部发布的《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明确规定,凡是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补休的,均应该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150%、200%的工资;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则应该另外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所以,如果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其所在单位应该按某日工资标准的300%向其支付加班工资。所谓的法定节假日,指的是1月1日、5月1日、5月2日、5月3日、10月1日、10月2日、10月3日和农历新年的初一、初二、初三,每年共10天。法定休假日期间企业安排员工加班加点的,应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另外,员工依法享受产假、看护假、节育手术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当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员工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嫁、丧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其假期的工资。加班工资算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发布通知,按照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后,职工全年约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有所调整。这次调整首次应用“月计薪天数”(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来计算加班费基数,因此劳动者节假日的加班费与此前相比略有减少。应付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目前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计薪天数针对节假日多一天对加班费到底有无影响的问题,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证实,“《通知》理清了一个概念,就是‘月计薪天数’。加班工资应以此计算,而月计薪天数只与双休日有关,与法定节假日无关,因此对加班费并无影响。”因此在这个新增的“月计薪天数”的意义上,加班费确实比以前按“月工作日”算减少了,但今后无论法定节假日增加到多少天,都对加班费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