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620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多少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扩展资料:

1、《中国制造2025》指导思想如下: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2、《中国制造2025》基本方针如下:

(1)创新驱动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2)质量为先

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3)绿色发展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4)结构优化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5)人才为本

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中国制造2025

外文名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发布时间

2015年5月8日

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含义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基本含义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1、“十三五”期间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

2、“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

二、具体目标

1、关键技术装备实现突破: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具备较强竞争力,关键技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2、智能制造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基本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完成一批急需的国家和行业重点标准;初步建成IPv6和4G/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与工业融合的试验网络、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3、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断成熟: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断丰富完善。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4、重点产业智能转型成效显著:有条件、有基础的传统制造业基本普及数字化,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60类以上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创新。

三、关键技术装备研制重点

1、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精密及重载装配机器人;六轴关节型、平面关节(SCARA)型搬运机器人;在线测量及质量监控机器人;洁净及防爆环境特种工业机器人;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

2、增材制造装备: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及高品质电子枪、光束整形、高速扫描、阵列式高精度喷嘴、喷头;生物及医疗个性化增材制造装备。

3、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多传感器元件芯片集成的MCO芯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高性能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装备;高端调速装置、伺服系统、液压与气动系统等传动系统装备。

4、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系统装备;智能化高效率强度及疲劳寿命测试与分析装备;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检测诊断装备;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故障诊断与分析装备。

5、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轻型高速堆垛机;超高超重型堆垛机;高速智能分拣机;智能多层穿梭车;智能化高密度存储穿梭板;高速托盘输送机;高参数自动化立体仓库;高速大容量输送与分拣成套装备、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

扩展资料:

中国制造2025未来发展的十大领域:

1、电子信息领域。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

3、航空航天装备领域。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

7、电力装备领域。

8、农业装备领域。

9、新材料领域。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意思

中国制造2025是指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

扩展资料:

中国制造2015的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参考资料:中国制造2025—百度百科

中国制造2025什么时候上市

2022年5月19日。根据我国中央电视台发布,《中国制造2025》在2022年5月19日正式公布上市,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是哪一年提出的

制造业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经济命脉所系,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15年5月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用了70多年时间建立了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