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高考语文难不难
总体不难偏重考查应用能力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也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科目,越来越注重活学活用。据考生透露,今年语文科目的语言应用题共有两道,其中一道要求为大学生创业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40字。“我觉得这道题目挺有意思,结合现实,很考应用能力。”有考生表示,除了这道大题外,三篇阅读题也令人印象深刻。“一篇文言文,一篇古诗,还有一篇现代文,题目都不是考死知识,需要知识积累足够才能分析透彻。”
四川2015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5四川高考作文题目: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2015年四川高考语文卷文言文
1.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8高考语文四川延考区2008年8月24日
·2008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宁夏海南卷全国卷3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全国I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2008高考语文四川延考区2008年8月24日
·2008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宁夏海南卷全国卷3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2008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008高考语文全国I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3.2008年到2015年高考语文卷古诗词填空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厉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I卷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答案】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解析】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