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我国第一部词典是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以及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什么
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尔雅》,它是是辞书之祖(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后的作品。
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猊(suānní,即龙九子之一,形如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也有认为《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
扩展资料
字典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称为字书(一说字书兼指字典、词典)。字书一词,作为解释文字的著作的泛称,在南北朝时已经通用,但历代史志将其归入小学类,直至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才在小学类中单列字书一类。
见于著录最早的字书,是相传周宣王时出于太史籀之手的《史籀篇》(据近人考证,该书实为春秋战国间秦人所作)。战国至西汉,为中国字书的萌芽时期。代表作除《史籀篇》外,还有秦代李斯的《苍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西汉史游的《急救篇》、扬雄的《训纂篇》等。
它们大都只是编次文字,并无解说。第一部有系统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永元十二年(100)〕。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字书之一。它首创部首编排法,对字义、字形、字音进行全面诠释,为以后字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后仿照《说文解字》编成的字书很多,现存主要有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的《玉篇》,北宋王洙、司马光等的《类篇》,明梅膺祚的《字汇》等。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张玉书等编的《康熙字典》问世后,“字典”一词较“字书”更为通行。取“字典”为书名的,通常认为始于《康熙字典》,也有人认为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中已引用《字典》一书,“字典”一词的出现可上溯至唐以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字典
中国第一部词典是什么
《尔雅》
《尔雅》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后的作品。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本20篇,现存19篇。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
“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这19篇的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从内容的类别来看,可以分为六类:
1、专门解释字义词义的,有《释诂》、《释言》、《释训》;
2、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称,为《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
3、有关天文的,《释天》;
4、有关地理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
5、有关动物的《释鸟》、《释兽》、《释畜》、《释虫》、《释鱼》;
6、有关植物的《释草》、《释木》
扩展资料
词典又作“辞典“,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之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词典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时编的苏美尔-阿卡德语双语难词表;中国最早的词典是中国西汉初编纂的《尔雅》。
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史籀篇》,现存最古的是史游的《急就篇》(公元前1世纪),是一种儿童识字课本。
按意义编排的《尔雅》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是解释字义和分类编排事物名称的字书。扬雄的《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成书于公元1世纪初。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它将汉字分为540部,并按“六书”说明文字。
中国从汉代以后,词典学即分为:
1、没有注解的分类识字课本,
2、有注解,按意义编排的分类字典,
3、按部首编排并解释字的形、声、义字典,
4、按意义排列的方言字汇。
清代官修的《康熙字典》成书于1716年,收47021字。按部首编排近几十年出版的词典,通行最广的是《辞源》和《辞海》。此外《汉语大字典》从1986年起出版。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是《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东汉时期由学者许慎编著的一部文字工具书,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共用133,441字,原书分为目录一篇和正文14篇。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是中国现存最早字典。
《说文解字》特点:
它首立部首排列法,以六书理论解释字形、字义、字音及其互相关系的汉语字典,开创后世字典编排、查检的先河,保存了上古丰富的文字资料,阐发了前人的六书说,并首先运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因形说义,因声求源,是人们认识、掌握上古语音、词汇和读通先秦两汉古籍的重要工具书。
此外,《说文解字》释字时往往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说文解字
关于我国第一部词典是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