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叫什么名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谁怎么读)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74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叫什么名字,以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谁怎么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是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是是董其昌。这句话出自明朝·董其昌的《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是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董其昌作品

董其昌,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人,曾居松江。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

他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除此之外,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也是在说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我国首个中国旅游日(2011年5月19日)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设为节日主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是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是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出自明·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正如李志敏所说:“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历任湖广提学副使、福建提学副使、河南参政,因病辞职。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继位,授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参修《明神宗实录》。天启五年(1625年),出任南京礼部尚书,因事辞官。崇祯五年(1632年),出任太子詹事。崇祯七年(1634年),回归乡里。崇祯九年,去世,谥号“文敏”。

造句: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行路方式,我们总会到达心中所想的彼岸的!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言,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并使我受益匪浅。

3、老师对我们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要做井底之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公元1589年,(万历十七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举进士,开始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仕途生涯。当过编修、讲官,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他对政治异常敏感,一有风波,他就坚决辞官归乡,几次反复起用。

主要成就

董其昌作画强调,使绮丽多姿的山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的色彩。但是他兼长书法、诗文,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董氏的创作,因而成为文人画追求意境的典范。

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是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是董其昌。

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董其昌这句话出自明朝董其昌的《画旨》:画家六法,一日气韵生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彷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和出处介绍: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擅画山水,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画旨》是一部山水画论著,全书共有一卷中国画论经秦汉到西晋的萌芽,于东晋、南北朝蔚然独立,历唐、宋、元的繁荣,至明清二代,重在传承总结,集其大成董其昌《画旨》力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观点鲜明。

导引了其后三百年中国画的风格走向论体系完备等《画旨》再申逸品高于神品之旨与之相关是标举士气并极言文人画为正宗院体不可学董氏以为逸品之加于神品之上是出于自然而后神也逸品的特点在于韵他举沈周学倪瓒画其师赵同鲁以其又过,原因在于沈周力胜于韵,故相去犹隔层。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是谁写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原著作者刘彝(《画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到底是谁说的,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很多说法:

一种说是杜甫,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这样的句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说应该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写的,《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意思是: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万卷原指:皇帝的试卷,读万卷书意为: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行万里路意为:走入仕途,为皇帝办事。

现解释为: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关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叫什么名字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谁怎么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