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什么时候 春末夏至是什么时候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2390

夏至是什么时候 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么时候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么时候 春末夏至是什么时候

夏至是公历每年6月22日前后,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

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0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但是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热仍比地面反辐射放出的热量多,气温继续升高,故夏至日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节。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夏至三候

《礼记》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模荣。”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孔古人云:“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夏至,至者,极也,夏至就是夏天到了。从这一天起,一年里最热的伏天就开始了。

夏至习俗

夏至有很多习俗,最盛行的是吃面。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夏至吃面的习俗。清代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道:“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不过同是吃面,不同地方仍有不同的吃法。北京一带人们爱吃炸酱面,先炸好酱,然后再把面条煮熟,用凉水过一下,再调上炸好的酱,就可以吃了。有些人家还拌上些黄瓜丝、水萝卜丝、黄豆芽等,味道更佳。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常常把面拼为薄饼,烤熟后夹上豆荚、青菜、豆腐和腊肉等,先祭祖,祭完祖再吃,还可以馈赠亲友。

有些地方这一天还时兴称重量。据说在夏至这一天称了体重后,高温酷暑都不怕。现在夏至称重的习俗很少了,不过古时候缺医少药,一旦生病就难以很快痊愈,人们对夏至称重情有独钟。这也寄托了人们希望自己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称重时,男女老少一个挨一个排队过秤,还有人报重,场面十分热闹,就像过节一样。称完重,还得吃麦饭或麦粒。麦饭怎么做呢?夏至前一天晚上,妇女就要把新元麦用凉水浸泡,泡上一晚后,元麦就变得圆滚滚的。到中饭时,将元麦与大米掺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切碎的新鲜洋葱一起下锅煮,煮开后再用文火炯,炯上一二十分钟就可以了。这种麦饭比较粗,也比较香,因而要慢慢吃。吃麦粒就更简单了,直接将麦子煮熟就可以给小孩吃。

广东很多地方夏至时还流行吃狗肉,那里有句俗话:“夏至狗,没处走。”我国其他地方一般是人冬时吃狗肉,认为可以壮阳、暖身。而他们认为夏至这天吃狗肉也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有句话可以道出他们的观点:“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就是说,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身体就能抵抗寒风暴雨的侵袭,会少感冒,身体好。

请问夏至是几月几号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扩展资料:

夏至的饮食习俗:

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在南方,此日称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以外,还有些地方有夏至吃狗肉的习惯,甚至于喝凉茶,吃荔枝也不少见。夏至期间,应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尽量避免发火,饮食也宜以清淡为主。

参考资料:四海网——夏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夏至分别是什么时候

夏至(6月22日)是白天时间最长,冬至(12月22日)是白天时间最短。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夏至冬至习俗:

一、吃面

“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这天我们南方地区就有吃面的习俗。因为从夏至开始就要进入炎热的三伏天,这个季节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疾病,面条是软化食品容易消化。再说长寿面长寿面有长寿的意思。喜面喜面有喜庆意思。

二、撑夏

撑夏就是撑下巴,说是夏至以后人喜欢打瞌睡,整个人无精打采,身体消瘦,这天吃鸡,有鸡来撑住下巴,免的打瞌睡。

三、吃苦瓜

吃苦瓜预防苦夏,夏至以后慢慢地就要进入酷热的季节,炎热干燥人的身体容易上火,苦口良药,苦瓜清热泻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夏至日

百度百科-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