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34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

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

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

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3、心神安定下来,捉

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1、写了观蚊如鹤、神

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

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3、明察秋毫、

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

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

6、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7、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

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说:学习知识,进

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3、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

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6、子曰:“岁寒,。”孔子说:碰上寒

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7、子曰:“其恕乎,

,。

孔子

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8、子曰:“由,诲女知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春》答案

【答案】:1、和莺生境

2、示例:春风化雨春风得意春风满面阳春白雪妙手回春雨后春笋枯木逢春

3、③示例:一坛上好的黄酒要酝酿数十年。(用本义)小明他们正在酝酿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用比喻义)

4、C

5、(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3)花里带着甜味儿。

6、不同意。此处用“闹”字更好。“叫”只是单纯地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闹”则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蜜蜂争喧的场景,内涵要丰富得多。

7、相似点:眨呀眨的闪烁着。野花的特点:遍地都是,色彩鲜艳。

8、“春在田畴”;“春在河畔”;“春在天空”;“春在果园”。(或:“田畴春意现”;“河畔春意闹”:“天空春意飞”:“果园春色美”。类似均可。)

9、春天有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是我们栽种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10、热爱生活,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的人。(或:热爱生命,用心去感受春天,感受生命的灵气与活力的人。)

11、(1)示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的

第五单元

1.A2.A3.D4.略5.父亲为我们吃豆腐一家四口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6.用了叠词的方法体现了父亲的慈爱赫家庭的温馨。7并不冷的特点与后文形成对比,更能体现出家庭的温馨8.用了对比和反插的方法,体现出家庭的温馨赫亲情的可贵9.B10.(1)王充喜欢看书,但不喜欢死扣文章。10.(2)王充读遍了众流百家的著作。11.12略

28课

1、辟娲榛榛蓬

2、狐改为孤涯改为崖明改为敏桨改为浆

3、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4、女娲依照自己的模样用掺和了谁的黄泥创造了“人”。

5、她从湖中看到了自己的面容,觉得世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想自己的生物。

6、我认为女娲在古代人们的心中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是女神中的地王,是创造世界万物的女神的形象。

7、盘古开天辟地

8、宇宙模糊一片什么也没看见,闷得怪心慌。随着天的每日高一丈,地的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随之每日增加一丈

9、“直挺挺”一词既写出盘古在天地之间的姿势,也表现了他的坚毅与执着

10、盘古的身躯变成了巍峨的山脉,毛发变成了青翠欲滴的草木,血液变成了木。

1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