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笔字型的发明者是谁
五笔字型的发明者是王永民
五笔字型输入法(简称五笔)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因为发明人姓王,所以也称为“王码五笔”。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五笔是目前中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最常用的汉字输入法之一。五笔相对于拼音输入法具有重码率低的特点,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五笔字型自1983年诞生以来,先后推出三个版本:86五笔、98五笔和新世纪五笔。
“五笔字型”发明人是谁
年8月,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电脑汉字输入方案通过了技术鉴定,一项被誉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电脑技术—“五笔字型”诞生了,举世称难的汉字进入电脑的世界难题终于迎刃而解,古老的汉字首次突破了每分钟输入电脑百字大关。汉字走进了信息时代的大门,在现代化建设中开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王永民(1943—)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特别爱思考,爱制作。十来岁他做过脱坯机、捕鼠器、小火车、小飞机等,还为母亲改造纺车。他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就说过:“翻开我们学过的物理、化学课本,上面印的都是外国人的头像。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有伟大的发明,把中国人的头像印在课本上?”1962年他以南阳地区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学系。
王永民是从1978年开始研究中文电脑输入技术的。当时数以万计的方块汉字在计算机面前陷入了困境。汉字不能高效地输入电子计算机,中国就将被挡在信息时代的大门之外。世界最大的电胸公司美国IBM耗资6500万美元研究数年而没有成果,使得这项研究成了一道世界级的难题。王永民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赤子之情,开始了艰难的研究工作。他不顾多种疾病缠身,奋战五个春秋,把甲骨文、《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新华字典》中的数以万计的汉字逐个进行分析解剖,抄写了12万张卡片,利用文字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论、人机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优势,对汉字结构规律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汉字形码设计三原理”,用巧妙的构思,首创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把千百年来庞杂无羁的汉字,第一次纳入科学的轨道,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仅仅使用电脑25个键输入汉字,速度每分钟突破百字大关,使“汉字输入电脑不能与西方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反返了”。
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但他没有满足。从1984年起,他又以十年不懈的努力,在发展完善五笔字型的同时,把这项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到全国和世界转化为生产力。现在“五笔字型”获得了美、英、中三国专利,成为我国第一项出口美国的电脑技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五笔字型”为核心的高科技产品,每年都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请问五笔字根是谁发明的
五笔的创使人——王永民王永民,汉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3年12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地区南召县贫农家庭。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通诗文、书法、篆刻和音乐。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以多学科最新成果之运用、集成和创造,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了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汉字输入电脑每分钟100字大关并获美、英、中三国专利。1983年后,又以15年之力推广普及,使之覆盖国内90%以上的用户;曾五次应邀赴联合国讲学,以“五笔字型”在全世界的广泛影响和应用,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84年又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1988年4月成为国务院特别命名的十名“全国劳动模范”之一。1994年后陆续发明“98王码”、“阅读声译器”、“名片管理器”等五项开创性专利技术。1995年8月赴美学习,1997年5月回国。于1998年2月“十年磨一键”发明了我国第一个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能同时处理中、日、韩三国汉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98规范王码”,同时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汉字键盘输入的“全面解决方案”及其系列软件,成为我国汉字输入技术发展应用的里程碑。王永民教授从1996年起研究用数字键输入汉字的方法,首创“首部余部取码法”,于2000年8月实施完成了“五笔数码”汉字输入专利技术,开发了“王码6键”和“王码9键”两套成品软件。现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王码电脑公司、北京王码网公司总裁。自我白描是“一介书生,半个农民”,座右铭是“科学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行为准则是“爱国、务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