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分析师 是什么
行业研究员,或称为分析师,是对一个行业进行判断分析,以对方向、前景等进行报告的工作。一般在证券业及管理咨询公司等。由于各个行业分别,所以现在出现专人专才的研究。医药行业分析师要求深入理解医药行业的背景历史现状发展方向等。起薪一般不高,学历要求硕士以上居多,部分知名券商要求博士。
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医药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
1、转型创新。这一定是最好的路径,创新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但因为创新药本身研发周期是5-8年,需要布局研发团队,支出比较大的研发投入,不是今年想布局明年就能做出来,所以转型创新虽然是一条最好的赛道,但需要时间。
2、如果创新对他而言有一定难度,不妨考虑第二条路径,发展难仿药,比如说呼吸剂,产品专利已经过期了,但由于本身剂型上的难点,可能还是具备一些生产壁垒,这块可能是第二条路径,假设创新不行,可以考虑发展难仿品种,比较典型的健康元等公司都做得非常好。
3、如果第二也比较难,第三条路径是延伸产品线,上市一款仿制药短期会面临集采,一款不行就生产10款、20款,最后总有产品能进入集采,带来增量,只要每年保证产品上市的梯队,未来也可以实现现金流、实现盈利,这也是一条路径,当期也有部分公司往这方面布局。
4、对于仿制药企业我们总结来看,现有管线大家更多考虑集采未来的影响,未来是什么稳态的情况,我们会更多考虑未来新的管线、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方向,是化学仿制药大概的特点和研究方式。
5、中药处方药也是当期整个市场关注相对没有那么高的细分领域,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中药企业大部分在研产品相对偏少,可能更多是分析现有产品线的梯队,这块跟当下大家关注创新的方向有一些脱离,所以导致中药现在当期关注度不是那么高。
一方面我们需要去关注它现有的产品大的品类是什么,大品类的领域是不是大的领域,产品价格会不会有压力,往后看竞争格局怎样,是不是会进入医保,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生物产业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制造和生产生物制剂的产业。而生物制药则主要包括可以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使用的基因工程药物、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以及组织工程等。
由于生物制药是基于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原理设计,能够解决传统医药不能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在重大疾病的治疗和重大疫情的预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的私募融资蓬勃发展,2020年融资金额超107亿美元。IPO融资总金额超过147亿美元,45家医疗行业相关企业中,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占12家。2020年我国医药及生物技术行业并购总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的私募融资蓬勃发展,2020年融资金额超107亿美元
2020年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的私募融资蓬勃发展,2020年度共发生交易243起,同比增长超过100%;总融资金额超过10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90%;单笔融资规模约44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42%。
近年来我国医药及生物技术行业IPO融资金额呈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IPO融资总金额超过147亿美元
IPO方面,2020年共有超过50家企业上市,数量是2018年的两倍之多;IPO融资总金额超过14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2%;单笔IPO融资规模约3亿美元,同比降低27%。
2020年45家医疗行业相关企业中,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占12家
2020年,共有395家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募资总额达到近4700亿元。其中,医疗行业相关企业共有45家,募集资金约635亿元,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占比约11.4%和13.5%,相较2019年均有显著提升。
在这45家医疗行业相关企业中,医疗器械企业占15家、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占12家;在上市板块分布中,有30家选择了科创板,募资总金额约490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66.7%和77.2%。
据统计,2020年全年,港股医药及医疗行业新增上市企业22家,比2019年增加了4家,同比增长了22%。值得注意的是,从上市时间来看,该板块的新股主要集中于2020年下半年上市,共有16家医药和医疗企业在此区间先后登陆港交所。
据普华永道预测,2021年将有170家企业到香港上市,全年融资总额介于4200亿至4600亿港元。香港IPO融资总额有望创下新高,重新夺回IPO总融资额全球冠军。
同时,普华永道认为,香港作为亚洲生物科技公司最佳上市平台的地位正在逐步形成。2020年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数量比2019年有所增加,预计这个趋势在2021年将会延续。
2020年我国医药及生物技术行业并购总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
2020年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并购交易共15起,同比上升约15%;总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约25%;单笔交易金额约73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11%。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