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孙道临电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孙道临主演的一部黑白影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谢芳和孙道临演的哪部电影
谢芳和孙道临演的哪部电影
回答是剧情片《早春二月》
《早春二月》是由谢铁骊执导,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主演的剧情片,
于1963年7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导演
谢铁骊
片长
120分钟
孙道临老师都演过那些经典角色
个人简介
孙道临(1921.12.18-2007.12.28),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华夏影业公司艺术总监。2007年12月28日上午8点59分,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孙道临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193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的演出,在校期间曾演出过《雷雨》、《生死恋》等剧。
1941年燕京大学关闭,孙道临失学,1943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正式开始演员生涯。后,加入上海国华剧社和北平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学,1947年燕京大学毕业,并加入北平艺术馆。翌年入清华影片公司,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孙道临仍扮演三弟,从此登上银幕。后参加远东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大雷雨》、《乌鸦与麻雀》等影片。因在《乌鸦与麻雀》中扮演华先生,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先后主演《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银幕形象。曾为《王子复仇记》、《白痴》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音。解说的影片《鲁迅传》。
1984年后孙道临自编自导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并在两片中分别饰演男主角。1992年执导了根据肖复兴小说改编的电影《继母》。2001年,80岁的他导演的电影《詹天佑》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出版有诗歌散文集《走进阳光》、盒带《唐诗欣赏》等。
作品年表
·詹天佑(2001,导演)
·继母(1992)
·非常大总统SpeclalPresident(1986,兼编导)
·雷雨Thunderstorm(1984,兼编导)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Mikannotaikyoku
·李四光(1979)
·早春二月EarlySpring(1963)
·51号兵站(1961)
·革命家庭RevolutionaryFamily,A(1960)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
·红色的种子TheRedSeed(1958)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不夜城(1957)
·春天来了SpringHasArrived(1956)
·家Family,The(1956)
·南岛风云(大陆1955)
·渡江侦察记ReconnaissanceAcrossTheYangtse(1954)
·女司机WomanLocomotiveEngineers(1951)
·民主青年进行曲DemocraticYouthMarch(1950)
·乌鸦与麻雀、大雷雨(1949)
·大团圆(1948)
儿时被老师同学称为神童
孙道临出生地是北京薪司附近的四合院。儿时个性内向,有点儿反叛精神。上中学后被老师同学称为神童。15岁写成了短篇小说《母子俩》,后考入了燕京大学哲学系。
一次机缘改变了一生
当时,黄宗江正自译独幕话剧《窗外》,一次路遇孙道临,情不自禁地为他讲起了剧情,并力邀他出演。孙道临答应试试看,想不到演出一举成功,从此又演了《雷雨》、《镀金》、《生死恋》等剧。由此放下哲学书,一头栽进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几年后,孙道临考入唐槐秋的“中旅剧团”,与黄宗江一起开始了从艺生涯。
婚姻生活
电影演员孙道临和越剧演员王文娟于20世纪60年代结婚,但对二人世界的生活一直做低调处理。孙道临在他出版的专集《走进阳光》中,甚至对两人的婚事只字未提。
孙道临出生于北京,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受同窗挚友黄宗江的影响,逐渐走上电影的道路。之后在《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等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角色,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但年届四十的孙道临一直没有理想的意中人。
王文娟是浙江嵊县人,13岁到上海学唱绍兴文戏,因聪明好学,很快挑起头肩花旦的重任。20世纪50年代由她主演的《春香传》《红楼梦》《追鱼》。但因为忙于演艺事业,直到50年代末,已过而立之年的王文娟仍待字闺中。
有段时期,孙道临几乎被越剧醉倒,只要能腾出时间,他就去观看由王文娟主演的越剧。有一次,孙道临直率地去找黄宗江和黄宗英兄妹俩:“嗳,我想结婚了,请帮忙找个对象。”黄宗江说:“算来只有越剧团的王文娟还待字闺中,不知你对她感觉如何,如合得来,这大媒人我包下来了。”孙道临的心事被另一位热心人也察觉出来了,她就是孙道临的同事张瑞芳大姐。在几位好心人的促成下,60年代初,这一对大龄男女终于完婚了。这一年孙道临39岁,王文娟35岁。
当孙道临因主演《早春二月》受批判、王文娟因拍摄《红楼梦》被戴上专演才子佳人的帽子时,两人又共渡劫难。80年代,他俩迎来了新的艺术青春。年过古稀,夫妻两人又携手合作,把越剧《孟丽君》移植到荧屏上且好评如潮。
孙道临电影艺术馆
孙道临电影艺术馆是国内第一个以影人命名的艺术馆。
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馆内将设孙道临生平陈列、中国电影史回顾陈列、600平方米场景式展示厅、小剧场、电影放映厅等。整个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
孙道临籍贯嘉善,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多次为嘉善的文化活动出谋划策,为家乡的经济、文化活动增光添彩。对建设孙道临电影艺术馆,他表示:“建这座电影馆对我是莫大的鼓舞和动力,但这座电影馆不是对我个人的褒扬,我个人只是中国电影史中的沧海一粟,这座电影馆是嘉善建设文化事业的载体,其涵义远远超越于个人的意义。能够为故乡的文化事业做点贡献,我深感欣慰。”
浙江省嘉善县投资1.15亿元的文化艺术中心日前落成。2月2日,嘉善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落成暨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开馆仪式。孙道临先生及其夫人,著名越剧表演家王文娟女士、女儿孙庆原,著名电影艺术表演家梁波罗、孙渝峰,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先生等参加了仪式。仪式上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对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建成开放表示了由衷的赞誉,孙庆原代表父亲孙道临对家乡人民建造孙道临电影艺术馆表示了衷心感谢。
新落成的嘉善文化艺术中心座落于县城新城区,与嘉善县人民禁止字符大楼相连,占地149亩,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包括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嘉善博物馆、嘉善文化馆和嘉善青少年宫。
为了表达家乡人民对孙道临先生的崇敬之情,中共嘉善县委、县人民禁止字符特地决定在嘉善文化艺术中心内建造“孙道临电影艺术馆”,这是国内第一个以电影人命名的艺术馆。艺术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两处展厅面积各1000多平方米,由上影集团设计和布展。其中一处展厅除了系统地介绍孙先生的艺术生涯外,还展示了全国一百年来电影发展的历史。展厅内设置有五处场景,分别是《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雷雨》重要片断,运用了腊像和与声光音效综合展示,还有仿全息摄影幻影成像多媒体《感情的海洋》--《非常大总统》街头拍摄记实,和孙道临日常办公的仿全息摄影幻影成像多媒体。另一处展厅展出了“老电影海报”。另有一大三小的电影放映厅,其中两个厅已装修完毕,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放映设备。
杰出贡献
孙道临先生原籍嘉善,是中国电影艺术界的著名代表人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在《雷雨》、《日出》、《家》、《茶花女》、《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等一百多部舞台剧和影视剧中,塑造了“觉新”、“李侠”、“肖涧秋”、“江梅清”、“李四光”等一系艺术形象,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某同志曾为孙道临先生题词:“孜孜不倦、光彩照人。”
孙道临主演的一部黑白影片
《渡江侦察记》《家》《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大雷雨》《乌鸦与麻雀》
孙道临,原名孙以亮,1921年生于北京,。
孙道临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在校期间曾演出过《雷雨》、《生死恋》等剧。
1941年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燕京大学被迫关闭,孙道临失学,1943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正式开始演员生涯。以后,又辗转加入上海国华剧社和北平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便返回燕京大学,于1947年毕业,并加入北平艺术馆,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1948年,金山组织上海清华影业公司将《大团圆》改编成电影,孙道临仍扮演三弟,从此登上银幕。
1949年孙道临参加了上海远东影业公司《大雷雨》的拍摄,并在昆仑影业公司完成《乌鸦与麻雀》一片的拍摄。此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上影厂继续从事表演创作。主演及参演了《民主青年进行曲》、《女司机》、《南岛风云》、《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万紫千红总是春》、《革命家庭》、《早春二月》等10余部影片的拍摄,其中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塑造了性格迥异的银幕形象。表演深沉、自然,富有激情,都是中国电影表演画廊中的佳作。
1984年后自编自导了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并在两片中饰演男主角,进入90年代,孙道临依旧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在重大社会活动中,主持节目,成为中国影坛一颗灿烂之星。
孙老先生如今已是国际影坛知名人物,然而他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关注的是创作,尤其是花费了他36年时间酝酿创作、执导的电影《詹天佑》。为了这部影片,让年近八十高龄的他,三年来不顾天寒地冻,炎炎烈日,走南闯北,沿着整个中国铁路线几乎跑了一圈,体验詹天佑百年前修建铁路的甘苦,寻找有关詹天佑点点滴滴创作素材,如今《詹天佑》终于应运而生。最近,中国电?quot;华表奖"刚刚在京颁发,孙道临执导的大型人物传记片《詹天佑》荣获了最佳故事片奖。
孙老先生的嗓音浑厚,吐字清晰,感情丰富。他所配音的影片有《王子复仇记》,解说的影片《鲁迅传》,都极有魅力。或许影迷观众只晓得孙道临老先生演过众多难忘的角色,还不知他还是一位诗人。
关于孙道临电影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